亚洲一区无码精品,久久AV电影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社會新聞
    廣州2.5萬賣假地質報告事件:專業(yè)評定頻遭質疑(3)
2009年07月24日 02:43 來源:CCTV《新聞1+1》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主持人:

  所以我想知道,如果有這么一批空白的單子,每一張單子上面應該有編號嗎?

  王錫鋅:

  這也是管理方面的貽誤,我們必須去關注的,假如我們開出一大批空白的調查信,加蓋了公章,毫無疑問,如果流漏出去可能會帶來某種利益的交換,損害政府的公信力,這樣的情況下,管理必須對已經加蓋了公章的空白文書進行必要的監(jiān)控。

  主持人:

  您是說要必須嗎?

  王錫鋅:

  必須要進行監(jiān)控,如果沒有這樣的監(jiān)控,人員截留一些,就變得非常容易。而且更重要的是,這種截留、盜賣不會,或者很難被發(fā)現(xiàn)。因此監(jiān)管措施,包括文書的編碼、編號,第二,這種文書發(fā)出以后,要有存根,要能夠在機構內備案。

  主持人:

  但是我們看到,記者在網上查詢的時候,在所有的備案合同當中是沒有這些文件在內的,也許它完全就沒有編號,所以就可以逃開了。

  王錫鋅:

  這兩者正好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為如果有編號、有存根,它必須要拿到網絡上進行公開的備案,否則有存根,沒有備案,人們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因此為了逃過這種備案的監(jiān)管,沒有編號其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xiàn)象。

  主持人:

  但是讓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一共五百張空白的單子,現(xiàn)在我把它交給了地質調查院,你去做一個地質調查報告,你每一份都要拿回來是嗎?這一百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字,到年底一清算,多多少少不就清楚了嗎?

  王錫鋅:

  如果沒有編號,我們僅僅只有一個總數(shù),這也就是我們強調,為什么這些加蓋的公章代表了政府部門的文書要有編號,要有存根,只有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內部監(jiān)督。

  主持人:

  那么好,如果說在地質調查院,這些空白的單子流失出去了,但是我想問,就算我用兩萬五從你手里面買到了,難道我就能拿去挖土嗎?

  王錫鋅:

  事實上,如果僅僅拿到這樣一個調查報告,我們看到地質調查院所出具的調查報告,只是證明了我對某一個地方進行了調查,可能確定這個地方有某種地質的災害、地質隱患、地質風險,這種地質風險并不能夠直接導致挖土施工或者治理的行為,從拿到這樣一個報告單到真正能夠挖土賣錢,其實還有一個很長的程序要走。

  主持人:

  是嗎?

  王錫鋅:

  比如我們拿到這樣一個調查報告單,接下來一步是這個調查報告單按照正常的程序,其實是區(qū)一級的國土部門接到什么地方舉報說可能有地質災害,它來申請廣州市的地質調查院,派專家進行現(xiàn)場的勘測。

  主持人:

  單子應該回到這個地方。

  王錫鋅:

  對,單子應該回到申請的區(qū)國土部門。區(qū)國土部門拿到調查院的專家鑒定結論以后,它要去對鎮(zhèn)或者村這一級下發(fā)一個治理通知書。

  主持人:

  也就是說只有行政權力才行。

  王錫鋅:

  必須要有區(qū)國土部門的治理通知書這個行政決定,才能夠帶來施工挖土的行為。

  主持人:

  我們就很費解了,假如我是一個想挖土掙錢的人,我花了兩萬五從你手里面把這個買過來了,豈不是我還是再去找國土部門,這可能嗎?

  王錫鋅:

  所以公眾會產生這樣一種質疑,我如果沒有這個權利、分工合作的利益鏈條,其實拿到這張調查單可能也是一張廢紙,并不能直接可以去開山挖土。要想開山挖土必須要過很多關,首先區(qū)國土部門這一關要拿到通知書,拿到通知書才有可能做。即使拿到通知書也不是誰都可以去開山挖土的,建設部門還需要對有施工資質的企業(yè)進行審核,現(xiàn)在我們看到,拿到個人可以花錢買到的通知書,可能是調查院內部管理混亂了,拿出來以后,他可以有這張調查通知書一路綠燈,直接實施挖土的行為,它恰好表明兩種情況,一種是最壞的,就是整個構成了利益鏈條,另外一種情形,有可能是各個部門本來應當進行的監(jiān)管,在這里完全失效了。

  主持人:

  這兩種可能究竟哪種是現(xiàn)實,我們需要有更深的調查,有政府部門更多的公布信息,才能夠知道最終的情況。但是要知道,從前面的片子當中我們可以判斷,并非這些專家沒有足夠的知識水平,也并非沒有嚴密的監(jiān)管制度,監(jiān)管這是一個極端的個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在鑒定領域出現(xiàn)問題,并不在少數(shù)。稍候繼續(xù)《新聞1+1》。

【編輯:吳翔
    ----- 社會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