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行·看振興)大荒地村備耕充滿科技味:農忙不再憑力氣

分享到:
分享到:

(鄉(xiāng)村行·看振興)大荒地村備耕充滿科技味:農忙不再憑力氣

2024年04月02日 16:0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wǎng)吉林4月2日電 題:大荒地村備耕充滿科技味:農忙不再憑力氣

  中新網(wǎng)記者 蒼雁 石洪宇

  四月的東北正值水稻育苗期,趙廣文坐在房間里一邊喝著茶,一邊操縱著遙控器,愜意地為溫室大棚里的稻苗灌溉。

  趙廣文的家鄉(xiāng)曾出現(xiàn)在美國作家邁克爾·麥爾所著的《東北游記》中。書中記錄了吉林市昌邑區(qū)孤店子鎮(zhèn)大荒地村的變遷,61歲的趙廣文就是變遷的親歷者。

  種了一輩子地,從10公頃到110公頃,趙廣文也從農民變成了農場主。這幾天,他正和工人研究如何設置全自動播種機的語音播報。這是為了今年備耕,農場新購置的大件。

大荒地村農民在溫室大棚里勞作。 蒼雁 攝

  溫室大棚里1000多噸育苗基質土,不日將長出綠油油的稻苗。這些土壤含有稻苗生長所需的肥料和微量元素,無需人工再“配料”。“都是農科院的配方,長成的長粒香口感很好?!?/p>

  曾因荒地而得名的“大荒地村”現(xiàn)已是中國糧食大省吉林的綠色有機稻米生產基地,邁克爾·麥爾寫道:“在東北,能夠對中國的過去一探究竟。但沒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這個國家的未來?!?/p>

  在大荒地村,如今的“農忙”早已不需要農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趙廣文也不必在田間地頭長時間勞作。新購進的遙控噴灌機可以遠程實施灌溉,苗期管理期間,趙廣文坐在家里便能“督促”稻苗的成長?!耙徊窟b控器就能完成自動灌溉?!彼f,這里的農民每年都會引進高科技。

大荒地村進入育苗期,農民在用全自播種機撒種。 蒼雁 攝

  大荒地村逾800公頃良田,由10多位種田大戶和家庭農場引領耕種。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晶表示,科技的運用解放了農民的雙手。

  王晶舉例,種田大戶都能準確估算無人機、灌溉機等設備的工作效率,還能把種地經驗與新設備結合起來。育苗期間,種田大戶們可根據(jù)日照、溫度、水質的酸堿度來調整育苗進度。

農民使用智能播土機進行播土。 蒼雁 攝

  東北黑土地上的智慧農業(yè)技術,正從備春耕開始貫穿整個農業(yè)生產過程。傳感與監(jiān)測技術、大數(shù)據(jù)與云計算、農業(yè)物聯(lián)網(wǎng)與遠程管理,都已經被運用。

  50歲的王洪宇是大荒地村新的農場主,2024年春耕是洪宇家庭農場第一次經歷“農忙”。37公頃流轉土地,王洪宇料理起來得心應手?!鞍唁z頭換成遙控器,‘農忙’不再忙。”王洪宇笑稱。

  “大荒地,地不荒,落地窗前稻花香?!边@是在大荒地村流傳頗廣的民謠。曾經的荒地不僅實現(xiàn)了糧滿倉,更在科技的加持下種出了“新田地”。(完)

【編輯:付子豪】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