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聲】
原北京交響樂團首席大提琴手 奧列格 (在此,我特別就自己的行為深表懊悔,特此向這位女士和公眾道歉)
(解說)
近日,一段拍攝下一位外籍人士在火車上對中國女乘客行為無禮且惡語相向的視頻,在中國的網絡廣泛傳播。迫于輿論壓力,外籍男子通過其供職單位----北京交響樂團發(fā)表了公開道歉,最終被交響樂團解聘。更早些時候,5月8日晚,一名英籍男子酒后在北京宣武門地鐵附近對一名女子進行猥褻,有人發(fā)現后進行制止并被北京警方拘留審查。這兩段短短的手機視頻,激起了全國的憤怒聲浪。5月18日,北京市公安部門宣布開展清查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yè)的“三非”外國人的“百日行動”。在一些西方媒體上,北京也第一次與排外聯系在了一起。2008年奧運會主題曲《北京歡迎你》至今還在傳唱,這次行動是否意味著北京不再歡迎外國人?
(同期)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 中國社科智訊顧問 唐鈞(北京精神講包容嘛 我覺得這也應該是其中之一 但是你來是可以 你來必須是合法的 執(zhí)法不應該有身份和國籍之分 因為很明顯 在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所以我覺得這些事情沒有必要 跟國籍去聯系起來 更不必要去煽動這種 極端的民族主義的東西)
(解說)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對外交往的活躍,來華外國人越來越多。從2000年開始,進出中國的外籍人次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現在已經是每年五六千萬人次。而根據中國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現居住在北京并接受普查登記的外籍人員有將近十萬人。而在北京生活的外籍人員中,韓國人規(guī)模是最大的,他們中大部分都生活在北京的東北四環(huán)的望京區(qū)域中。據韓國MBC電視臺報道,北京公安的100天的專項整治讓在華韓國人進入“非常狀態(tài)”。因為有傳聞稱,目前在華非法滯留的韓國人可能多達2萬,幾乎每6名在華韓國人中就有一人是非法滯留。易知路中文學校是位于望京新城四區(qū)的一家漢語培訓學校,學校負責人表示,現在學校學員共有40多個,以來自使館輸送過來的韓國、歐洲和阿拉伯國家的商務人士居多。此次公安部門的整治對學校并沒有影響,不過她也坦言,學校也曾經一度有過因簽證過期而被迫退學的學員。
(同期)
蒲育 易知路中文學校負責人(比如說倒退十年以前 我們做對外漢語 當時就感覺對外國人來說 我們要盡大可能提供所有幫助 最大優(yōu)待 但是慢慢 外國來得越來越多 中國人對自身價值的認識 也越來越強 當然這種感覺越來越少了 我們還是抱平常心的 如果我們每天把他們(學員) 像上帝一樣看 我們肯定也受不了)
(解說)
如何看待來中國的外國人?實際上屬于中國發(fā)展過程中“成長的煩惱”。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員莫紀宏認為,一方面,在傳統(tǒng)的“外交無小事”“來者是客”的觀念下,執(zhí)法者和民眾對外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優(yōu)待”,另一方面,正是因為這些特殊的待遇,卻讓一些民眾產生了情緒。而且,與社會經濟發(fā)展并不同步的是涉外法律的相對滯后。目前正在使用的《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實施細則》頒布于1986年12月,新的《出入境管理法》,現在人大常委會還在進行二審。
(同期)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員 中國社科智訊顧問 莫紀宏(為了鼓勵外商的投資 還有促進高科技人才的引進 這三十年來在有一些領域 比如外國人的所得稅 還有外資企業(yè)所得稅 外商投資 還有知識產權保護等等領域 我們恰恰是給了外國人超國民待遇 所謂超國民待遇 是因為在經濟領域 發(fā)生了一些超國民待遇 結果就被無限地放大 被社會公眾放大 被外國人自己放大 認為好像高中國人一等 這都是長期養(yǎng)成的壞毛病 你把他慣壞了 現在又不敢惹他 這個顯然執(zhí)法機制有問題)
(解說)
與網絡上的熱議紛紛相比,在北新橋曲曲折折的胡同里,有一個名叫“the hutong”的小院顯得格外僻靜。馬克是澳大利亞人,04年來到中國從事活動策劃,07年開始注冊了“胡同”公司,向外國人傳播中國文化。200平方米左右的四合院,籠罩一顆棗樹的樹蔭之下。廚房里十幾個外國游客正在學習包餃子,把鍋碗瓢盆弄得叮當作響——這里就是馬克每天“辦公”的地方。
(同期)
馬克 胡同學;顒涌偙O(jiān) (我自己的愛好是中國茶葉 我特別喜歡讓外國人多了解 中國茶葉的歷史 然后就是品茶 我覺得對外國人是一個窗戶 可以進來 多了解中國 我多喜歡中國 因為每天我起來 就是起床在中國 我知道百分之百有一個挑戰(zhàn))
(解說)
因為16歲時中藥治好了自己的關節(jié)炎,馬克很早以前就對中國心生向往。后來,馬克成了一名導游,每年都會帶團到中國香港等地,并開始喜歡上中國的茶。憑著網站營銷,馬克的胡同學校越來越受歡迎,有時一天能接待三四撥兒學員前來學習茶道和中國菜。但馬克覺得賺錢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也不喜歡別人叫他“老外”,也并不覺得自己享受了到了“超國民待遇”。
(同期)
馬克 『胡同』學;顒涌偙O(jiān)(比如說我是澳大利亞人 如果中國人想去那邊工作 你不可能隨便去 隨便掙錢 然后不扣(稅) (中國)環(huán)境肯定有變化 對人的規(guī)則也肯定有變化 我也尊重政府的選擇 有的時候有一些鄰居 過春節(jié)也送給我們一些餃子 我也送給他們一些禮品 從澳大利亞(帶來的)那種交流很隨意的 你對人怎么樣 他們也肯定對你怎么樣 對嗎)
(解說)
與一些來中國“淘金”的外國人不同,馬克的合伙人、喜歡養(yǎng)生的譚克唯,認為來中國是追求一種生活方式。譚克唯父親祖籍山東,母親是愛爾蘭人,他自己則出生在澳大利亞,并在那學習了中醫(yī)。因為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和哲學,他于04年來到中國,現在胡同學校為在中國的外國人提供中醫(yī)服務!
(同期)
譚克唯 Alex Tan (我第一次來中國 一兩年就走了 但是在這兒見到了我的愛人 所以現在我覺得 這里有點家的感覺了 我覺得大多數北京人 和中國人都非常熱情 相比世界上其它國家的人來說 在以前更是如此 也許在三里屯 我聽說外國人在喝酒 因為某些原因和中國人打起來 但在以前從來沒有這樣的事)
(解說)
在談及公眾熱議“三非”的問題,馬克和譚克唯都反應平靜。馬克表示,每個國家都有法律法規(guī),中國人口多,整治和管控是可以理解。而譚克唯表示,現在很多中國人也會到澳大利亞工作和生活,流動已經是社會發(fā)展趨勢,必要的不是對流動的約束,而是管理。
(同期)
譚克唯(當我們身在外國 我們必須尊重當地的法律和文化 以及當地的居民 社區(qū)非常重要 如果我和中國人作鄰居 我愿意幫助我的鄰居 就像我住在澳大利亞時一樣 中國人可能覺得這里很多外國人 如果你去其他國際大都市 那兒有更多的中國人每個國家都要慢慢改變人口結構、融匯各國文化。有些事物確實需要管制、有些好的事物也需要促進。)
(解說)
馬克已經和一位美籍華裔女孩結婚,如今已膝下有子,每天騎車往返于胡同和家里,辛苦并快樂著。譚克唯也已是3個孩子的父親,并對中國的道教產生了強烈興趣。雖然兩人現在每過兩年就要繼續(xù)申請一次簽證,但是這并不影響他們想長期留在中國的想法。
(同期)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員 中國社科智訊顧問 莫紀宏(過去在國際法上 有一些不太公正的外交保護 二戰(zhàn)之后 原來外交領域的一些原則 慢慢地被人權問題替代了 不管是本國政府還是你居住國的外國政府 他要給你人權的基本保障的話 前提就是說你也要向這個政府 這個國家履行相關的義務 這種是對等的 我們講建設法制國家 依法辦事 不僅要對本國公民 它同樣也是適用于外國公民的)
(解說)
在最近的“新聞”背景下,一些“舊聞”也頗值得注意。2011年10月,一位名叫瑪麗亞•費爾南德斯的烏拉圭女士,在杭州游玩時,跳入西湖救上落水女子,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2012年5月,一位叫做陸杰森的美國人,在南京一家快餐店門口,與一位赤腳乞討老人共享薯條的溫馨場景,感動了無數網友。據北京公安局最新數據,目前北京已有721名外國人獲得了在中國永久居住的“綠卡”。尊重是相互的,友好也是相互的。北京到底是不是歡迎你?取決于每一個人自己的態(tài)度。
編導 楊茜 張楠
攝像 康登淋 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