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贛鄱大地:多民族共居共樂何以實現?

分享到:
分享到:

探訪贛鄱大地:多民族共居共樂何以實現?

2024年10月29日 22: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中新網北京10月29日電 題:探訪贛鄱大地:多民族共居共樂何以實現?

  中新網記者 劉子衿

  江西省地處鄱陽湖流域,贛江縱貫南北,故又稱“贛鄱”。因人文淵藪,素有“文章節(jié)義之邦”的美譽。

  近日,記者跟隨2024年“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主題文化活動”走進南昌、撫州、吉安市,探訪各族群眾同心共筑和美家園的故事。

  從“異鄉(xiāng)客”到“好巴郎”

  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江西省道德模范阿卜杜拉·吾拉西木是南昌西湖區(qū)恒茂華城社區(qū)居民。如今已是65家燒烤店老板的他告訴記者,2002年初到南昌時,也曾面臨語言不通、創(chuàng)業(yè)經費不足的窘境,“社區(qū)把我們第一年店鋪租金降了一萬元,外出工作的時候,鄰居還幫我們照看小孩?!?/p>

  如今,阿卜杜拉組建了以新疆籍經商戶為主的文明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社區(qū)各項工作。有外地游客慕名而來,即使不在店里吃飯,阿卜杜拉也會邀請他們到家里聊聊天、打打牌,人們稱其為“好巴郎”(“巴郎”維吾爾語意為“小伙子”)?!叭绻麤]有南昌的兄弟姐妹,我什么都干不成,現在生意做起來了,也想跟各族朋友一起把日子過好?!卑⒉范爬f,希望未來能開100家店,號召更多新疆老家的朋友來贛奮斗。

  恒茂華城社區(qū)現有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13個民族近4000人,設立民族事務服務窗口,定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普法宣傳等活動,為各族居民提供經商務工、就醫(yī)入學、法律援助等便民服務。

圖為江西南昌恒茂華城社區(qū)便民服務站。中新網記者劉子衿 攝

  “富口袋”也要“富腦袋”

  瑤族青年鄭馨貴是吉安市峽江縣金坪民族鄉(xiāng)的一名家庭農場主,父母都是越南歸國華僑。2011年,他結束外出務工,回鄉(xiāng)發(fā)展果業(yè)?!耙婚_始大家只會種橘子,浪費土地,還容易遭凍、干旱。”在他看來,在哪都是勞動,不如給家鄉(xiāng)做點貢獻。

  近年來,他流轉數十畝土地建設家庭農場,帶頭開發(fā)桑葚、翠冠梨、水蜜桃等新果品。村民跟他學會了“錯峰種植”,各家產量也逐年提升。

  金坪鄉(xiāng)有漢、京、侗、傣、瑤、壯、苗、彝、畬9個民族。201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嚴丹介紹,這里是多民族歸僑的融居之鄉(xiāng),“各族交往交流交融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匯聚周邊農戶和全國各地游客的八寨集市定期在金坪民族風情小鎮(zhèn)舉辦。來自吉安青原區(qū)東固畬族鄉(xiāng)的黃予心每次都會參加,擺攤售賣畬族特色箬葉米果和蓮子、筍干等農副產品。黃予心是東固畬族鄉(xiāng)直播團隊負責人,但比起線上助農,她更喜歡線下和游客面對面?!拔乙娺^坐飛機專程來體驗市集的外地朋友,他們當場‘種草’米果,還郵寄給家人?!?/p>

  嚴丹說,富口袋還需富腦袋,金坪堅持推動農文旅融合,著力走出一條農業(yè)富鄉(xiāng)、旅游興鄉(xiāng)、文化活鄉(xiāng)的高質量發(fā)展之路。

圖為黃予心(中)在江西吉安金坪民族鄉(xiāng)八寨集市售賣畬族特產。中新網記者劉子衿 攝

  用好“紅色文化”“民族文化”資源

  在吉安市茨坪鎮(zhèn)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講解員每天都會向游客講述粟裕率部參戰(zhàn)水南戰(zhàn)役的英勇事跡。館長袁海曉表示,在基本館陳原有講解基礎上,增加各民族支援抗戰(zhàn)的故事、抗戰(zhàn)期間黨的民族政策等內容,能夠推動革命文物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有機銜接、深度融合。

  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館積極推進院校共建,已推出《南昌起義他們正年輕》《理想照耀中國》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課程,打造紀念館里的“第二課堂”,近兩年已面向全國各族學生開展現場參觀教學400余場、思政教育活動60余次,吸引6500余名青少年參與。

圖為游客在江西吉安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參觀。中新網記者劉子衿 攝

  采訪活動臨近尾聲,“井岡星火”文化惠民活動在井岡山市茨坪鎮(zhèn)南山火炬廣場舉行。歌舞表演《映山紅》帶觀眾重溫崢嶸歲月;唱演節(jié)目《走向復興》則由身著特色服飾的多民族演員共同完成?!肮蚕硎⑹篮椭C,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唱詞鏗鏘,觀眾掌聲不絕。(完)

【編輯:劉陽禾】
發(fā)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xié)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