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y Goh 史岱文森高材生:成績好不分種族
2006年夏天畢業(yè)于史岱文森高中的Jacky Goh是一名普通的華裔學生。他的頭發(fā)總是精干利落,衣著也非常得體。Jacky的父親是醫(yī)生,母親是技師。他在學校參加了游泳隊、物理小組和英文寫作小組,他的數(shù)學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Jacky從小學習彈鋼琴,每年都會參加各種校內外音樂比賽,是學校聲樂隊的一員。他從來不晚交作業(yè),他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之一。最重要的,他的平均成績是96.38分。
如果只單單看Jacky的成績單,他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典型的“模范少數(shù)族裔學生”。許多人一提到模范少數(shù)族裔學生,就會聯(lián)想到那些帶著厚厚的眼鏡,每天都在圖書館里拼命學習,考試分數(shù)總是高得讓人乍舌的那種亞裔學生。
雖然人們對這樣的亞裔學生的成績充滿了無限的敬佩,但也多多少少對他們帶有一些偏見。比如說,有些人認為,模范少數(shù)族裔學生只是會考高分,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分數(shù)”二字,“第二名”對于他們來說是不可饒恕的,他們的創(chuàng)作能力和獨立性卻比同校的其它族裔學生要差。這些,都是一些人對于亞裔學生的“模式”想法。
然而事實并不是這樣。雖然在大多數(shù)學校里,華裔學生的成績突出,考上名校的機率大,但他們并不是人們眼中的“書呆子”。他們和其它美國孩子一樣,從小接受美式教育、在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體制下凸現(xiàn)獨立性。
從初中開始,Jacky Goh的成績就一直是班上前三名,他認為這是他最大的驕傲。但偶爾學校的一些壞學生開他的玩笑,說“中國人都是書呆子”,“你除了會拿100分就是回家?guī)湍銒寢屪鲲垺钡取?/p>
Jacky說:“他們只看到我在圖書館學習,看到我考試成績高,但他們沒看到我在游泳隊的成績也非常好,在課堂上我也是積極發(fā)言的學生。我和他們都一樣,從小吃麥當勞長大。只是因為我成績好,我是華人,他們才認為我除了啃書本什么都不會!
Jacky從小學2年級開始就參加各種課后補習班,每個暑假他都會去上英數(shù)夏令營。由于家長對他的鼓勵,和他對自己學習成績的“引以為豪”,Jacky的成績多年來都保持在班級前三名。去年夏天,Jacky以高分考入了哥倫比亞大學,成為了一名會計系的學生。在哥大讀書期間,他加入了英文俱樂部,這學期他還打算加入學校合唱團,這個暑假他將與7個美國學生一起去中國背包游云南。
Jacky的大學生活非常精彩。在每天花3小時在圖書館讀書查資料的日子里,他一樣會抽時間聽搖滾樂、練鋼琴,或者鍛煉身體。他說:“我考試成績高,只能說明我用功了,不能說我比誰聰明。相信每一個學生只要用心讀書,都會有一樣的好成績!
不僅拼分數(shù) 更追求全面發(fā)展
亞裔學生成績突出似乎成了一種模式。在許多人眼里,他們愛學習,他們是名牌大學的最愛,他們以“成績單分數(shù)”做為成功的評判標準。其實不然,雖然亞裔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頗為注重,但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了解到,最佳教子方法是讓孩子在家長和學校的正確引導下,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專長。
華裔家長對孩子們的期望向來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看到越來越多華裔學生不僅能夠取得高分,考取名校時,人們也看到他們在社會工作中獻出的力量。
許多新移民后代不僅從事醫(yī)生、律師,或其它高收入、高科技行業(yè),許多華裔子女也開始踏上從政路,希望以自己的出現(xiàn)改變主流社會對“模范少數(shù)族裔學生”所存在的偏見;蛟S,在多年后,這個稱呼將不復存在,因為出色的亞裔移民后代將擔當起社會各個階層的重任。(薩莎)
[上一頁]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