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東西問丨張振玉:玻璃小碟如何見證中西方技術交流史?

分享到:

東西問丨張振玉:玻璃小碟如何見證中西方技術交流史?

2022年05月17日 19:38 來源:中國新聞網參與互動參與互動

  (東西問)張振玉:玻璃小碟如何見證中西方技術交流史?

  中新社福州5月17日電 題:玻璃小碟如何見證中西方技術交流史?

  ——專訪福州市博物館館長張振玉

  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中國福州市博物館里,珍藏著一件宋朝料器的登峰之作——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

  這個小碟何以見證中西方玻璃“和而不同”?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福州市博物館館長、福州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張振玉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進行闡釋。

  現(xiàn)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料器具有怎樣的歷史?

  張振玉:作為中國古代文明與時代藝術的結晶,料器流光溢彩、變幻瑰麗,是東方人精致、細膩、含蓄的藝術語言。在古代,料器屬于名貴工藝品,只有少數(shù)皇親國戚、豪門富賈才能享用。

  業(yè)內關于料器的起源有諸多說法。但普遍認為,至少在戰(zhàn)國時期,中國古人就已經掌握了料器的制作工藝。有專家推測,古人在鑄造青銅器時,濺出的鉛銅溶液與陶土混合,意外形成了料器的雛形。工匠在此基礎上加以發(fā)展,從而形成料器的制作工藝。

  早在商代,當時的冶金、煉丹、原始瓷工藝是玻璃制造的重要萌芽條件。到了西周,玻璃燒制技術真正成型,目前中國從西周時期多處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玻璃珠、管可以印證。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玻璃迎來了重要發(fā)展時期,品種增加,色彩也較之前華麗。從出土料器中可推證,秦時料器已為普通裝飾品,且有加色嵌鑲者,如藍料之充耳,上嵌孔雀石加銀絲者。

  在漢代,玻璃被稱為“五色之玉”,玻璃仿玉制品開始成為風尚。魏晉南北朝,鉛鋇玻璃得到發(fā)展,至遲北魏時期,中國已經采用了玻璃吹制技術。唐代起,玻璃制品開始扮演重要角色,如唐代的各式三彩器。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中,仕女的腕上戴著一串透明飾物,也被專家們認為是料器手釧。唐朝詩人韋應物在《詠琉璃》中曾對琉璃不吝夸贊:“有色同寒冰,無物隔纖塵?!?/p>

東漢“鉛鋇玻璃耳飾、琉璃料珠”。<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發(fā) 喻湘泉 攝
東漢“鉛鋇玻璃耳飾、琉璃料珠”。中新社發(fā) 喻湘泉 攝

  宋代,玻璃工藝水平又有了進步。河北定縣一座北宋培基中出土的33件舍利玻璃瓶,器壁如薄紙、如晶明,是北宋玻璃制造技術進步和吹制玻璃水平發(fā)達的明證。料器在民間的使用也趨于普遍,多被用在裝飾品和佛教用品上。元代玻璃仿玉已達可以亂真的地步。

  清代是中國古代琉璃發(fā)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琉璃品種繁多,工藝技術高超??滴跞迥?,康熙帝詔令內務府造辦處,專門設置琉璃器皿“作坊”,為區(qū)別燒制琉璃磚瓦廠而新取名為“玻璃廠”。從此,“玻璃”之稱廣為流傳。

  中新社記者: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為何被稱為宋朝料器的登峰之作?

  張振玉:現(xiàn)藏于福州市博物館的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口徑8厘米,底徑5厘米,高2.5厘米,可放置于成人的手掌中;其腹部呈24片菊瓣形,宛如一朵盛開的菊花。這件精美絕倫、傳世千年的藍料精品,貴氣不失穩(wěn)重,精巧不失品質,品鑒不失神韻。

福州市博物館館藏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福州市博物館供圖
福州市博物館館藏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福州市博物館供圖

  此碟的珍貴之處在于:制作工藝復雜。它以孔雀藍料澆筑成型,器型規(guī)整,呈半透明狀,顏色純正艷麗??谘靥庤傆秀y箍,扣銀厚度均勻,與器身貼合得比較好。

  成品率低,傳世極少。這件小碟是一次性澆筑而成的,古時候不似現(xiàn)代有各種精準的儀器可做輔助,靠的是手感,稍有不慎就會帶來不完美的結果。因此,制作成品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為皇室貴族所專用。另外,從宋代至今已過千年歲月,能夠保存、流傳至今,實屬不易。

  顏料珍貴。因為提取藍色的原材料來源于異國他鄉(xiāng)的天然礦石,資源稀少,開采也十分困難,極難獲得,故自古以來藍色在藝術家眼中是奢侈的色彩。據(jù)說,米開朗基羅未能獲得珍貴的顏料,他的畫《埋葬》未能完成;維米爾在繪畫中運用了極少的藍色為畫面點綴,卻因此深陷家庭債務的泥潭。福州館藏的這件文物,以珍貴的玻璃原料為材質,融合古代比黃金還貴的藍色顏料,通過被譽為“火中的指尖絕技”的料器工匠精湛技藝,成就了藍料精品,那更是貴上加貴。

  在全國博物館館藏文物中堪稱稀世珍品。20世紀90年代,國家文物局抽調資深鑒定專家組成了文物一級品專家鑒定小組,對中國各地博物館的館藏珍品進行鑒定。1995年,這件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被專家們一致鑒定為一級文物。

  中新社記者:這樣的一件料器文物是如何展現(xiàn)中華文明及中外科學交流的?

  張振玉:文物是在人類發(fā)展歷史中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使用器物。它本身又是歷史的親歷者和見證者。

  這件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展現(xiàn)了宋代繁盛的經濟文化面貌,農業(yè)、制瓷業(yè)等均有重大發(fā)展,航海業(yè)、造船業(yè)成績突出,海外貿易發(fā)達;反映了當時工匠的精湛技藝及時代藝術特征,見證了中國玻璃、藍顏料的發(fā)展以及扣銀工藝的輝煌。

  菊花花瓣的造型在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體現(xiàn)了宋人對菊花的喜愛。秋末開放的菊花象征著高潔脫俗的精神,它符合宋代文人樸素、恬淡、自然的審美情趣。

福州市博物館《閩都華章——福州歷史陳列》展出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現(xiàn)場照片。福州市博物館供圖
福州市博物館《閩都華章——福州歷史陳列》展出宋藍料菊瓣紋扣銀小碟現(xiàn)場照片。福州市博物館供圖

  同時,料器制造業(yè)的發(fā)展也體現(xiàn)了中外科學文化的互相交流。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玻璃與西方玻璃的制作工藝不斷交流融合。據(jù)文獻記載和考古發(fā)現(xiàn),漢朝時西域各國就已通過絲綢之路將西方玻璃傳到了中國;唐朝時不僅陸上有,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漂洋過海來的還有天竺玻璃;兩宋時的大食諸國、清代早中期的西歐傳教士都曾將琉璃制作技術傳入中國,對中國的琉璃制造產生了深遠影響。

  中西方玻璃制作工藝也有區(qū)別。中國古代出土的玻璃經鑒定多為鉛、鋇成分的玻璃,遇熱易碎裂,而且化學穩(wěn)定性較差。中國自古以來還是一個尚玉的國家,但受限于玉石產量的局限性和地理上的分布不均,所以中國古代的料器,尤其是戰(zhàn)國、漢代時期,多以模仿玉的特性為目標,料器的透光度比較低,色澤卻更加鮮艷亮麗。而西方的玻璃,一直以鈉、鈣玻璃為主,耐溫性能較好,對驟冷驟熱的適應性較強,透光性更好。

歐洲18世紀的具有中國風的玻璃調瓶。<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張強 攝
歐洲18世紀的具有中國風的玻璃調瓶。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

  中新社記者:料器稀世珍品何以穿越歷史時空,見證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鑒?

  張振玉:中國各地有不少的料器稀世珍品,如合浦漢墓出土了西漢深藍色玻璃杯、湖藍色玻璃杯等,據(jù)考證可能是受西方玻璃制造技術影響,采用本地原料燒制的產品。同時期的鉀硅玻璃在東南亞和印度也有發(fā)現(xiàn)。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武帝使人入海市璧玻璃”,就是從現(xiàn)在的北海出海貿易的。這些琉璃器是中國與海外進行商貿、文化和技術交流的重要佐證。

合浦漢墓出土的湖藍色玻璃杯。<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記者 翟李強 攝
合浦漢墓出土的湖藍色玻璃杯。中新社記者 翟李強 攝

  東漢后,玻璃器皿大都從海外運來,從南方??诔鞘猩习抖虮狈絺鬏敗2A且姿槲锲?,陸上絲綢之路運輸困難,因而間接刺激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繁榮。

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展上展出的一座玻璃畫圍屏。<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發(fā) 陳曉東 攝
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與‘海上絲綢之路’”文物展上展出的一座玻璃畫圍屏。中新社發(fā) 陳曉東 攝

  中國多地考古發(fā)現(xiàn)有伊斯蘭玻璃,如河北定縣五號塔基、安徽無為宋塔、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和遼寧朝陽姑營子遼耿延毅墓等。

  1987年,法門寺出土了一件藍色幾何紋貼花盤口瓶。在國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柏林國家博物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等博物館收藏的伊斯蘭玻璃中,各有一件玻璃瓶的器型或紋飾,與法門寺出土的這件類似。有人根據(jù)運用在這些器皿上的熱加工裝飾工藝進行推測,這類玻璃器皿是伊斯蘭早期的作品。

  中國出土的伊斯蘭玻璃數(shù)量多,有可靠的年代和出土地點,多是精品。中國已經成為產地之外的最重要伊斯蘭玻璃發(fā)現(xiàn)地之一。伊斯蘭玻璃在中國大量發(fā)現(xiàn),不僅為研究伊斯蘭玻璃本身提供了重要資料,也是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的呈現(xiàn)。(完)

  受訪者簡介:

  張振玉,福州市博物館館長,福州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主持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福州》《福州古代教育史展》《平潭“碗礁一號”出水文物展》《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八城市文化遺產精品聯(lián)展》等各類大中型綜合性和專題性陳列展覽100多場。著有《博中覓史》一書,主編出版《閩都華章——福州歷史陳列》《海絲遺珍——“碗礁一號”沉船及平潭水域出水瓷器》《福在福地》《千年絲語——福州北郊茶園山宋墓出土紡織品圖錄》《物話名城留住記憶——講好福州文物故事》,在文博專業(yè)刊物上發(fā)表論文80余篇。

【編輯:黃鈺涵】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lián)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供稿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