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部分修復,而不是再造
------訪中國圓明園學會原副會長汪之力 本報記者董城
記者:怎樣看待浙江橫店要建圓明新園的問題?
汪之力:談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古建筑重建、復建和仿建的問題。在外地建圓明園,無疑是仿建,而不是重建、復建。我們可以從歷史、地理、氣候等諸多條件認定浙江橫店要建造的所謂圓明園是仿建。比如,單純從氣候對建筑的要求上看,北方建筑重在防寒、朝陽;南方建筑重在防曬、通風,建筑的基礎理論都不一樣。
既然是一個仿建的東西,就根本不是文物,不是人們心中希望看到的那個圓明園。我認為,180多億的資金缺口也是個問題。它即使建成了,也不過是又一處供商業(yè)旅游的場所。
我反對在異地仿建圓明園,但認為可以在原址上修復圓明園。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中國圓明園學會從來沒有主張過全部重建圓明園。2000年政府有關部門在圓明園遺址公園的總體規(guī)劃中,規(guī)定“恢復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10的建筑物!敝蕴岢龌謴筒糠纸ㄖ皇且同F(xiàn)存廢墟進行對比,二是要留下大部分由下一代來決定是否繼續(xù)修復。
記者:學界有人提出,應直面圓明園廢墟,您對此怎么看?
汪之力:關于要保留廢墟的說法,我聽到了許多言論,比如“廢墟對人民有更大的教育意義”,“對廢墟的觸動就是對歷史的褻瀆和背叛”,“讓廢墟靜靜地躺在那里”,“廢墟也是一種美”……單純看這些觀點,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但這都脫離了圓明園遺址的實際。圓明園遺址的實際情況是,清朝以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在被毀壞當中,根本沒有靜靜地躺在那里的機會。建筑界早年間之所以發(fā)出倡議,成立中國圓明園學會,就是因為當時有關部門在討論是否要在圓明園遺址修建一座旅館的方案。一些農民為了發(fā)展生產挖山填湖。
一些學者多次提出國外原樣保存遺址的實例,但國外有許多復雜的情況,必須視具體情況而定。外國也多有修復遺址的先例,比如波蘭古城就在二戰(zhàn)后得到恢復。當然也存在一些保存廢墟的情況,比如古羅馬大斗獸場,但圓明園是一座占地350多公頃的大型園林,有它的特點。而且,我們提出的是修復圓明園,重建一部分建筑,恢復它的山水,而非再造一座圓明園。
記者:為什么要恢復圓明園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一部分建筑物,怎樣看待修復與保護生態(tài)的關系?
汪之力:恢復山形水系有兩大意義。其一,圓明園原有的山水風景太經典了。它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園林遺址,體現(xiàn)了中國園林建筑“天人合一”的根本思想。圓明園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于方寸之間,雖無高山廣水,卻能透出中國山水經典,在世界園林藝術上有突出地位。其二,山水是圓明園比較容易修復的部分。侵略者只能燒毀建筑而無法破壞山水布局,圓明園雖然曾被挖山填湖,但比較容易復原。我國的園林工作者,如果能在科學研究、縝密設計的基礎上恢復甚至超越原設計,使自然景色恢復到雨果所盛稱的“月宮似的仙境”,圓明園將以更大的吸引力引起世人乃至后人的關注。
我在《中華山河心影錄》一書中曾將圓明園特點歸納為:外師造化,再現(xiàn)自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立意造景,情景交融;因借對比,豐富空間;開合收放,組織序列。而西洋園林在資本主義初期興起,主張人工美高于自然美。在綠籬、噴泉外還多塑人像并將自然的樹木任意修剪成人們需要的形狀。中西相比,我國園林有它特殊的價值。
事實上,遺址在無人管理的幾十年中(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前),官民齊動手,掘地三尺,搜尋寶物,然后砍伐樹木,搬運石材。數百戶農民,又挖山填湖,改為水田,最大水面的福海已不復存在,垃圾遍地,臭氣熏天。20世紀80年代我們提出倡議后便在解放軍義務勞動的協(xié)助下,開挖福海。因時間倉促僅將挖出的泥土任意堆在山上,然后多次大量栽植速成樹木,以便開放游覽。今后我們將按規(guī)劃,經過園林專家的研究設計,進一步調整樹種,擴大水面,整修山形,使遺址的生態(tài)更豐富,更提高;謴蛨A明園的山水植物,前提是每個景點都要經過規(guī)劃,科學研究精心設計植物配置與山水資源,謹慎加以調整。比如,恢復填埋多年的福海,在不同的園林按照原貌植樹種花,這些舉措只可能提高園林的生態(tài)規(guī)模,不會破壞生態(tài)。
記者:能否設想一下,如果按照規(guī)劃修復圓明園,它將具備哪些功能?反之,會怎樣?
汪之力:如果按照科學規(guī)劃、專家參與的原則,本著保護、整修與利用相結合的原則修復圓明園,我個人對圓明園的前途有以下4個設想:一、成為“保護世界文化紀念館”。(其實更可成為國恥館,以英法聯(lián)軍侵略燒毀圓明園的史實為中心,凡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破壞中國文物的行徑均列入其中。)二、成為故宮第二個展覽中心,F(xiàn)在故宮存在積壓文物過多、無處展出的問題。而清朝好幾代皇帝事實上呆在圓明園比在故宮的時間還長(圓明園因此又被稱為夏宮),我認為修復后的圓明園完全可能展出故宮內長期無法與世人見面的奇珍異寶。三、成為中國傳統(tǒng)園林研究展覽中心。四、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這樣,圓明園遺址將成為有豐富內容的保護世界文化特殊的紀念地。圓明園有了這些內容,和遺址內只是一片廢墟相比,孰優(yōu)孰劣,極易判斷。
反之,堅持保持廢墟面目(即在園內不修建任何建筑物,不整理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我擔心圓明園將淪為又一個娛樂休閑場所。七年來文物部門不準在園內恢復建筑,卻曾經批準圓明園管理處耗費300萬元舉辦燈節(jié)。事實上,在圓明園的發(fā)展上已經出現(xiàn)娛樂化的傾向,動物、打靶、商鋪等與圓明園遺址極不協(xié)調的東西都進了園,這樣的結果就是圓明園最終被游樂化。我們主張圓明園遺址應該辦成保護世界文化的特殊紀念地,不能辦成一般公園,更不能辦成游樂場所。
記者:談到圓明園,有一個廣受關注的問題,就是文物的回收,您怎樣看待文物回收與修復園林的關系?
汪之力:上個世紀80年代我們提出倡議后,法國政府立即派出專家代表團來中國,謀求與我們合作,態(tài)度是友好的。英國報刊也提出他們該怎么辦,F(xiàn)在我國改革開放已進行了20多年,我國國際地位亦大為提高。文物回收繞不開整修問題,北京大學、中山公園這些場所內都有圓明園的文物,如果不整修圓明園,就說不通讓這些比圓明園更完好的場所交還文物的問題,也會給從國外收回文物帶來阻礙。因此,我認為應恢復圓明園的景色及基本活動內容,由民間團體出面,經國家有關部門審批,通過外交途徑,依據國際法同有關國家交涉,逐步歸還?傊,整修后的圓明園可以證明文物物歸原主更有意義。
記者:在圓明園整修與否的爭論中,政府有關部門應該有何作為?
汪之力:最近一段時間,媒體廣泛報道說一直存在兩派甚至三派爭論圓明園的修廢問題。我認為,有爭論是好的,但一定不能缺乏決策機構的有效領導,應該在有政府權威部門牽頭的前提下開展討論。在圓明園的歷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情,就是前些年北京市政府頒布了《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但在實際運作中,本來應該承擔重要責任的圓明園遺址公園建設委員會因種種原因一直缺乏有效工作。圓明園整修與否,應該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規(guī)劃》框架內進行討論,而不應該忽視已有的法規(guī)。
汪之力簡介:95歲,建筑學家,北京建筑科學研究院首任院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30余年來一直關注圓明園的保護與利用。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