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 時政| 國際| 軍事| 社會| 港澳| 臺灣| 僑網(wǎng)| 經(jīng)緯| 華人| 財經(jīng)| 金融| 汽車| 娛樂| 體育| 文化| 理論| 生活| 圖片| 視頻| 直播
2025年03月30日 星期日
搜 索
回放

國家衛(wèi)健委:已從19個省份調(diào)派1萬余名醫(yī)衛(wèi)人員支援海南

當(dāng)前位置:中新網(wǎng) > 新聞直播

國務(wù)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于8月10日下午3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相關(guān)司局負(fù)責(zé)同志和中國疾控中心有關(guān)專家將出席,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有關(guān)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08:4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8月10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有关专家将出席,介绍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08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期,周边国家疫情快速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8月以来,全国共有9个省份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超过百例,其中海南省超过两千例。目前,海南三亚疫情仍处于高位进展期。新疆、内蒙、广东等省份多地疫情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一定社会面传播风险。西藏拉萨、日喀则、阿里等地近日新报告本土疫情,传播扩散风险较高。前期在甘肃、广西、山东等省发生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向相关省份派出工作组,正在指导地方精准高效处置疫情。
    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以高质量核酸检测为抓手发现阳性感染者,以密接次密接管控为重点切断传播链,以流调转运为中心解决好隔离问题,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迅速遏制本土疫情扩散蔓延。未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积极排查风险人员,防范疫情引入导致续发传播。
    要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截至8月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亿2661.9万剂次,接种总人数13亿139.2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6828.5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2.31%、89.96%。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亿217.4万人。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22
    米锋:
    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2亿3880.3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2609.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90.44%、85.63%。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7628.0万人。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我们请来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
    病毒学首席专家董小平先生、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孟杰先生;
    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23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是,当前海南疫情仍在快速发展,阳性感染者已突破2000例。请问当前海南采取哪些措施尽快控制疫情,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31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播隐匿,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大规模的聚集性疫情。这次海南疫情在发现的时候已经隐匿地传播了一段时间,因此,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当前疫情正处于快速进展期。
    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国家层面加大了对海南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强疫情防控的工作指导。8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派出工作组赶赴海南进行指导,8月7日,又派出10个工作组驻守在发生疫情的市县,驻点支援海南的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组下沉基层一线,深入重点区域,加强现场的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加大了对海南省医疗资源的支持。海南的医疗资源比较薄弱,每千人口的床位数是6.02张,每千人口的执业医师数是2.91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在此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我们快速统筹了全国医疗力量和核酸检测资源,加大对海南的支持,我们已经从全国19个省份调派了1万多名医疗卫生人员支援海南。在核酸检测方面,我们调派了近8000名检测人员、采样人员以及相关的检测设备,将海南省的核酸检测能力提升至每天单管240万管的能力,这些核酸检测的力量布局在三亚、海口以及有疫情的和相关联的18个市县,帮助海南全省迅速提升核酸检测的能力,也为大规模核酸检测提供支撑。之所以我们给予海南这么大力的核酸检测能力的支持,就是我们要突出检测的“快”字,因为在海南,特别是三亚,已经有了社区传播。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33
    郭燕红:
    因此,为了大幅度提高检测效率,我们指导海南做好高风险地区上门采样,进行单人单管和一户一管的检测,中风险地区按照5:1的混管检测,尽可能降低1:10混管的比例,这样的话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发现感染者,提高检测效率。这也是我们在这几次疫情当中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检测当中突出“快”字。而后续的流调排查、隔离转运等,只有在检测快的基础上并联推进,才能够同步突出“快”字。在医疗救治方面,我们一共调派了2000多名医务人员,还整建制派出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接管收治海南患者的方舱医院的所有治疗任务,实现分类救治。在海南,我们也专门派出了国家级医疗救治专家,指导海南开展临床救治工作。同时,通过调派大量的医疗力量,帮助海南完成新冠患者的治疗任务,还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对海南省正常医疗资源的影响,保障好人民群众日常的医疗服务的需求。此外,我们还派出了近300名流调和监督的队伍,支援疫情的防控工作。三是提高疫情处置效率,做到“四应”,就是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在组织管理上,指导海南加强全省的资源、信息等方面的统筹和调度力度,在关键环节上,第一,要保证核酸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以最快速度发现社会面的阳性感染者,做到“应检尽检”。第二,“三公(工)”协同,快速开展流调排查,迅速判定高中风险的地区和人员,并采取相关的管控措施,切断传播链。第三,加强转运隔离,快速地隔离密接人员,管理次密接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社会面的传播,做到“应隔尽隔”。第四,加强医疗救治,对阳性感染者实行分类救治,全省统筹医疗资源,保障有充足的方舱医院、定点医院的床位,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开展规范化的诊疗,保证治疗的同质化和规范化,努力提升救治效果,保证“应治尽治”。第五,要强化社会面的管理,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地区,严格落实社区防控的各项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快控制疫情。
    我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和全国各方的支援下,以及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海南的疫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谢谢大家。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34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想了解的是变异株的情况。近期,全国多地都检测出了新型变异株,也就是奥密克戎BA.5毒株及其进化分支,从变异株的传播力和特点来看,新的变异株是否给防控带来更大的挑战?另外,从各地的实际防控情况来看,第九版防控方案所制订的措施是否仍然有效?此外,面对传播速度更快的变异株,我们如何更好的做到“早发现”?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34
    病毒学首席专家 董小平: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各地都按照新版防控方案的要求,立足于快速精准做好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可以看到,几乎每一起疫情基本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这也反映出来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奥密克戎BA.5变异株的流行特征和传播特点和其他的奥密克戎相比,虽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但是相较于较早时间流行的BA.2毒株来说,传播能力的确是略有增强。更为重要的,它的免疫逃逸能力出现了很明显的增强,发生再次感染的风险有所增加,所以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挑战。
    您刚刚谈到了,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处置过程中第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早发现”,所以在新版防控方案当中,按照点面结合、症状监测与核酸检测结合、传染病监测系统与其他部门监测系统结合的原则,开展了人、物、环境等8大类多渠道的监测预警。可以看到,这些多渠道的监测既有针对还没有出现疫情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态化时的监测,比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员的监测,风险职业人群监测,进口物品及环境、药品监测,也有涵盖了疫情出现时重点部位的监测,比如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社区管理人群、集中隔离场所和医疗机构的监测。同时,也关注到新变异株的监测和溯源的问题,比如病毒基因变异的监测。第九版的防控方案更加突出体现了精准科学防控理念与措施,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新版方案对各项常态化措施的落实以及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44
    人民日报记者:
    我们知道,现在主要流行奥密克戎变异株,尤其是奥密克戎BA.4、BA.5已成为主要的流行株,请问专家,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他们是否可以等待将来直接接种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45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记者提问。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展了新疫苗的研发,通过新疫苗的研发,期望疫苗能够发挥阻断感染的作用,另外,提高免疫保护的持久力、减少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免疫逃逸的现象。其中,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的疫苗研发也在进展中,未来可能有单苗,也有可能有联苗。但是,疫苗研发,尤其是新的疫苗研发需要时间,另外在研发过程中也有一些不确定性。目前我们使用的疫苗,可以看到,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上,第一个是显著的,第二个是明确的。在这种情况下,完成全程接种和打加强针,能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了疫情出现,其实对老年人带来的危害,尤其是给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要尽快接种疫苗,按照规定的间隔完成加强针的接种。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4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据报道,西藏时隔920多天报告新增本土病例,这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请问当地的疫情处置能力如何?国家将如何帮助和指导西藏应对这次疫情?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48
    郭燕红:
    谢谢记者的提问。确实,这次西藏的疫情大家都特别关注,我们也是第一时间对整个西藏的疫情进行指导关注和支持帮助。正如您所说,本次疫情之前,西藏仅有过1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因此西藏对于疫情处置的经验是比较欠缺的。为了提高疫情的应对能力,西藏自治区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疫情处置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而且国家在各方面也都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一方面,国家指导西藏未雨绸缪,提前谋划,按照人口的规模来建设改造定点医院,筹建方舱医院,提升核酸检测的能力,并提前储备药品、防护物资等相应的设备物资,来做好疫情应对准备工作。比如拉萨市87万人口,现在有一个200多张床位的定点医院,同时还筹建了一个2000多张床位的方舱。大家关心的日喀则,现在有一个155张床的定点医院,同时也筹建了一个1000多张床的方舱。因此,西藏在应对疫情上是做了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另外一方面,大家都知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藏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提升西藏的医疗服务能力,从2015年起,中组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组织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的援藏工作。北京协和医院等12家委属委管医院对口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无论是从管理上还是从科室建设、技术上,以及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自始至终帮助西藏提高医疗服务的能力。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48
    郭燕红:
    我们还有100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援西藏7个地市的人民医院,提升相关的能力,而且这样的支持是“以院包科”的方式,重点建设呼吸、重症、急诊、心脑血管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科室,以及放射、检验、麻醉这些平台的科室,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科室体系,大大提升了这些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我们还有80家医院对口支援13所县人民医院,这些县医院辐射周边地区,医院的软硬件建设在这些年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医院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解决了西藏人民日常的看病就医的问题,同时也为疫情的处置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撑、保障。
    为了加强西藏疫情的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已经派出了工作组,同时也带领国家级的专家,这些专家包括了检验、流调、救治、社区防控等方面的专家,专门到西藏指导西藏尽快控制疫情。对于西藏,我们通过省际之间全方位开展对口支援,所以西藏也通过对口支援的机制来申请相关省份对西藏的医疗和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所以,应当讲,西藏是有能力应对现阶段疫情的,特别是我们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家体制优势,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疫情也能够得到尽快的控制。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48
    中新社记者:
    新版防控方案中,中高风险区降级的主要标准设计的时间范围、对发生疫情地区旅居史的追溯,都缩短到了7天,这是否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5:56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韩孟杰: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为了进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学性和精准性,2022年4-5月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试点研究工作,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绝大部分都能在7天内检出。基于研究结果和国内多地的防控实践,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以及中高风险区的管控周期进行了优化,它兼顾了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达到最佳的防控效果,确定了集中隔离、中高风险管控时间以及来自中高风险区的追溯时间,都确定为7天。并确定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在封管控期间,按照防控方案的要求,科学开展核酸检测。对尚未转运的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人员、核酸混检阳性的待复核人员、行动不便的病人以及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实行上门单采单检。对于曾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楼宇、院落要落实上门采样,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先行抗原检测,阴性后再做好安排有序的进行核酸检测。对于非入户检测,明确要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实行专人引导,分时分区,固定路线,做好个人防护,防止交叉感染。这些措施已经在大量的实践中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在严格做好以上社区人员管控和核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缩短管控期限并不会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6:02
    新京报记者: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要求核酸检测结果全国互认,想问一下,对于没有互认造成不良影响的,当时说要通报,目前推进的结果怎么样?如果市民在出行中还是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能够怎么去反映这个问题?以及在核酸互认之后,我们会不会下一步推进健康码的全国互认?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6:02
    米锋: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大家普遍关注。推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全国互认的通知印发以来,各地迅速组织落实。有的地方创新探索一些互通互认的方式,进一步方便群众使用。比如,有的地方新增了查询外省市核酸检测结果,并上传到健康宝的功能,有的上线核酸信息的关联服务,有的还可以随时切换省内和全国的核酸检测数据库。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方便群众,现在看进展顺利。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信息共享时效,优化完善健康码管理,更加便利群众的安全有序出行。如果遇到核酸检测结果不互认的情况,大家可以通过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各地设置的公众留言板来进行反映,也欢迎媒体朋友们一起监督落实。谢谢。
    请继续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6:03
    中国日报记者:
    新版的防控方案中,入境人员接触隔离核酸检测的“双采双检”的要求,优化为仅口咽拭子“单采单检”,不再采集鼻咽拭子,但此前发布会说过,鼻咽拭子比口咽拭子的准确性更高,这一改变是否会造成漏检的风险?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6:03
    董小平:
    谢谢您的问题。的确如您所说,新版防控方案中优化了入境人员解除隔离时的核酸检测,也就是采用口咽拭子的“单采单检”。这个调整是根据两年多以来新冠疫情防控的具体实践所产生的大量科学数据做出的。我们知道,虽然有些研究显示出鼻咽拭子的病毒检出率要略高于口咽拭子,但是在具体的大量的样本实践当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两种检测方法在入境人员解除隔离时的病毒核酸检测上存在着明确的统计学差异。此外,鼻咽拭子采集时,对于采集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被检测者如果有鼻腔疾病,或者是外伤,也不适合进行鼻咽拭子检测。所以根据具体实践的结果,我们认为只要口咽拭子采集操作规范,造成漏检的风险是极低的。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8-10 16:03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期甘肃和广西发生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聚集性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交锋的过程中,积累了哪些经验?谢谢。
加载更多

相關(guān)新聞
相關(guān)直播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