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 時政| 國際| 軍事| 社會| 港澳| 臺灣| 僑網(wǎng)| 經(jīng)緯| 華人| 財經(jīng)| 金融| 汽車| 娛樂| 體育| 文化| 理論| 生活| 圖片| 視頻| 直播
2025年03月30日 星期日
搜 索
回放

國家衛(wèi)健委: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病毒疫苗339311.9萬劑次

當前位置:中新網(wǎng) > 新聞直播

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于6月17日下午3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有關司局負責同志將出席,介紹大學生就業(yè)和返鄉(xiāng)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6 21:36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6月17日下午3时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将出席,介绍大学生就业和返乡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09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一周,全球疫情出现反弹,我国疫情形势整体保持平稳,但个别地方疫情扩散风险依然存在,仍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信心,克服麻痹思想,突出防控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切实做到刻不容缓、以快制快,科学、高效、精准阻断疫情传播。
    要严格落实各项防疫规定,加强人员密集、环境密闭的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排查风险隐患。要始终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佩戴口罩、测温扫码、保持安全距离,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和加强免疫接种。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大学生就业和返乡工作有关情况。
    我们请来了: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先生;
    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先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23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目前正值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但是有部分地区仍然有新的疫情发生。请问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政策的优化,高校是否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呢?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23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
    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关心校园招聘活动疫情防控政策。当前,全国高校进入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攻坚阶段,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继续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和指导各地统筹做好高校疫情防控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可以说,这是当前全国教育系统当务之急的一件大事,事关每一个毕业生走好人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也事关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大局。
    从多年高校工作经验来看,参加招聘,特别是校园招聘活动,是毕业生就业应聘的主渠道。当前,全国疫情总体形势呈现向好趋势,各地疫情防控取得重要进展,为更多高校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活动打下更好的基础。鉴于此种情况,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等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调研,调整优化高校疫情防控政策,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为校园招聘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6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向各地发出通知,优化调整“校园招聘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第一,设立政策总体目标。稳妥有序推进校园招聘活动正常开展,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第二,明确校园招聘前提。原则上,有疫情的地区,高校所在城市连续7天及以上社会面无新发疫情,可组织校园招聘活动。
    第三,鼓励供需双方合作。毕业学生的学校要更加主动,招聘学生的单位要更加积极。特别是高校按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要精准制定校园招聘活动疫情防控方案,主动邀请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进校园开展专场招聘活动。同时,用人单位加强与高校的沟通,积极按要求参加校园招聘活动。
    第四,要求多部门支持。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和有关部门将统筹指导本地区高校精准研制校园招聘活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支持学校安全有序组织校园招聘活动;统筹解决校园招聘活动中出现的疫情风险、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
    可以说,当前高校步入毕业季和就业季,国家关于校园招聘活动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就是防住新冠疫情,保障校园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24
    总台央视记者: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请介绍一下在这份文件中,关于促进毕业生就业有哪些主要政策举措?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25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 吴爱华:
    谢谢记者的提问。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条政策措施,这对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从教育系统的角度,主要介绍文件的五个着力点:
    第一,致力于岗位的拓展。中小微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文件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更多吸纳毕业生就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同时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政策。另外,对于毕业年度灵活就业的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今年还将继续稳定扩大国有企业的招聘规模。
    第二,致力于基层就业。基层是引导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向,文件首次提出,社区专职工作岗位出现空缺,要优先招用或者拿出一定数量专门招用高校毕业生,对于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事业单位正式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文件还规定,招聘为事业单位正式的工作人员,可以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
    第三,致力于便利求职。国办文件明确提出,毕业生6个月之内已经体检的,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重复体检,除了法律规定的以外。这既解决了毕业生求职中常常被要求重复体检的问题,也维护了学生的健康权益。文件还提出简化就业手续,从2023年起,取消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不再将报到证作为毕业生录用、落户、档案转接手续的必需材料。
    第四,致力于应对疫情。文件提出多项阶段性政策措施,在助学贷款减负政策方面,免除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可以申请延长1年偿还,今年的应届生和往届生都可以享受这项政策,共惠及400多万人。此外,对因疫情延迟离校的毕业生,可以延长报到入职、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
    第五,致力于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要健全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按一定比例配齐配强就业指导教师,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另外,要实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能力培训。
    我们衷心希望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凝心聚力,加快把国办文件中的各项政策落实下去,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2
    凤凰卫视记者:
    之前也提到了,目前已经临近毕业生离校的时期,但是还有部分毕业生还没有落实就业去向,请问教育系统将如何持续帮助这些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来给他们一些指引呢?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2
    吴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毕业生离校前后的这段时间,将是我们就业工作的关键期和冲刺期。当前,我们正在布置全国各地各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百日冲刺”活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采取系列招聘、访企拓岗、万企进校、就业指导和精准帮扶措施,为还没有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同时,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升学考试、教师招聘、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等招录进程。另外,尽早完成机关、事业单位等政策性岗位的招录,相对来说这些岗位是部分毕业生就业的首选。通过综合施策,帮助这些毕业深能够尽早就业。
    毕业生离校之前,高校与行业企业正在开展各类对接活动,5月份以来,我们已经举办了1万多场供需对接活动。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统筹办好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刚才刘培俊同志介绍了线下招聘工作的要求,线上线下结合,各有优势。继续开展访企拓岗行动,高校要主动联系本地工商联组织民营企业“组团式”进校开办双选会、对接会,持续保持校园招聘活动的热度。特别是对于目前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充分发挥我们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的作用,密切关注他们的求职意愿和就业进展,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的岗位推荐、就业服务和心理疏导。引导这些毕业生以平实之心,客观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来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当中一步一步成长起来。
    有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一些学生正在陆续离校,教育系统还要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持续为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咨询,协助办理好各类就业手续,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服务接续、就业见习、岗位推荐等工作,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3
    人民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一周以来,本土感染者超过800例,内蒙古、北京、上海等地疫情仍在继续。请问,对目前的疫情形势应该如何研判?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3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 贺青华:
    谢谢你的提问。目前,全国疫情形势总体上是平稳的,近两天,新增的感染者已经降到了100例以下,但是局部疫情仍然有波动。北京近一周持续发现有感染者,与酒吧人员聚集有关,波及北京市多个区。但是,北京近两天感染者均来自隔离观察人员,所以扩散的风险有所降低,仍需要通过严密的流调和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核酸筛查来排查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松懈。上海近期持续报告零星的非管控人员感染,个别区域还存在隐匿社区传播风险。内蒙古二连浩特、赤峰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重点人群和来源不明的感染者,局部地区存在社区传播扩散风险。吉林通化、白山市出现来源不明的社会面感染者,这也说明还仍然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
    就全国层面来讲,疫情防控压力是持续存在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积极指导各地加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高效处置,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暑期马上就要来临,请问教育部是如何保障高校学生返乡顺利的?怎样杜绝层层加码?大学生如果遇到了返乡受阻的情况应该如何反映情况寻求帮助呢?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4
    刘培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暑期即将来临,全国高校学生离校返乡即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如何保障学生顺利返乡,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政策、工作机制和工作经验。
    前不久,6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向各地发出要求,也是及时调整优化了高校疫情防控政策,支持部分地区、部分高校有意愿的学生离校返乡,可以说总体实现了“有序离校、安全到家”。在此,向支持学生离校返乡的各个部门、各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面,特别是一直在关注学生离校返乡的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谢。
    在此期间,各地的联防联控机制,包括有关部门以及高校,形成了支持学生返乡的政策、机制和工作经验。
    第一,明确了学生离校返乡“两免”政策。根据6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要求,满足条件的返乡学生,免予集中隔离观察;确需隔离的返乡学生,免除集中隔离费用。可以说政策十分明确,也很具体。联防联控机制的政策要求,有疫情的地区,高校内如果没有疫情,实施7天以上封闭管理结束后,学生可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高校开具的有关证明离校返乡,从学校到目的地实施“点对点”闭环方式返乡。满足以上条件的高校学生不再集中隔离,到家后实施7天的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当地社区和疫情防控部门。同时,政策明确,返乡学生确需隔离的,各地应免除集中隔离费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还明确要求,各地要逐级传达、逐级落实学生离校返乡政策,不得层层加码。
    第二,建立了各地协同工作的两项机制。为确保学生离校返乡的顺利,联防联控机制以及高校建立了两个机制。一是出发地和返乡地“省对省”对接机制。两地联防联控机制之间一一对接,提前统计、及时推送离校返乡学生的信息,特别是要求返乡地要保证学生隔离期间的食宿条件,满足学生生活、就医等必要需求。二是从校门到家门“省-校-省”应急协调机制。出发地和返乡地联防联控机制和学校所在高校三方建立联络,实时调度,协调解决学生返乡途中遇到的特殊情况。
    第三,畅通了学生反映诉求的两个渠道。学生在离校返乡途中如果遇到问题和有特殊需求,可以向两个主要的渠道反映情况:一是可以向本人所在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或者自己的老师反映情况,由学校通过机制来反映给当地出发地或者返乡地联防联控机制,来解决学生的特殊需求;二是可以向各地联防联控机制公开咨询电话反映情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政策还特别强调,没有疫情的地区,高校学生离校返乡的,落实属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各地各校要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对于选择留校的学生,在生活上做好服务保障。
    当前,暑期将至,即将迎来学生离校返乡的又一个高峰。目前已经形成的支持学生离校返乡的政策、机制和经验,适用于今年暑期学生离校返乡工作。
    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各项政策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推进和指导各地,特别是各高校,用好已有的机制和经验,继续细化落实离校返乡政策,特别是强化监督检查,按照当前国家疫情防控“九不准”的规定要求,重点纠正不落实离校返乡政策,特别是层层加码限制学生返乡的不合理、不合规做法。严格落实返乡政策,不留最后一公里;真心帮助学生回家,不留最后一公里。为学生顺利返乡、安全回家,度过一个健康的暑期作出更大的努力。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的问题也是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我们知道,今年教育部升级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请问这一平台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46
    吴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我解释一下24365,就是24小时365天不断线的就业服务。24365大学生网络招聘服务是2020年提出来的,当时也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解决了毕业生无法线下求职的燃眉之急。今年经过升级完善,上线了“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这个平台集三方面功能即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为一体,发挥三方面作用:
    一是全天候的就业服务。刚才我讲了,平台提供24小时、365天不打烊的就业服务,毕业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平台进行求职应聘。
    二是全周期的支持。现在平台给学生提供的就业模块功能包括了从就业意愿登记、简历制作上传、岗位查询、应聘面试,以及到最后的网上签约,这是求职的全周期。另外,为用人单位提供了从岗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通知、网上签约的全周期服务。目前,平台已经注册的2022届毕业生有505万人,累计有54.5万用人单位注册使用这个平台。
    三是提供了全方位的资源。一方面是就业指导资源,平台累计上线了“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104期,培训课程资源118个,职业案例683个,累计观看毕业生达到3.1亿人次。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岗位资源,现在平台通过与社会的招聘服务机构,像BOS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等机构以及和全国各地各高校就业平台岗位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已经累计汇集1036万个岗位资源。我们对这些岗位进行了查重和去重的处理,所有岗位都是实打实的,而且大部分的岗位资源是最新推出的,我们希望毕业生能用好平台岗位资源,也欢迎更多用人单位注册使用发布岗位信息。
    从最近抽样调查数据来看,有31%的2022届毕业生通过24365平台实现就业,同比提高了7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平台的就业资源,不断升级优化就业服务,也欢迎媒体朋友持续关注“24365就业平台”,积极支持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57
    封面新闻记者:
    参加校园招聘是高校毕业生求职应聘的主渠道,目前国家出台了校园招聘活动疫情防控政策,请问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保证校园招聘活动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实?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57
    刘培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6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向各地发出明确的政策要求,明确了校园招聘活动疫情防控的“一揽子”政策,并且强调要加大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力度,要求各省级联防联控机制要强化三项监督检查:
    第一,突出重点督落实。全面督促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同时要求着力督查校园招聘活动的重点场所、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切实防住风险。
    第二,发现问题纠偏差。及时纠正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层层加码、一刀切的做法,及时改进工作。
    第三,聚焦目标看实效。特别是持续推动各地聚焦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确保参加招聘人员健康安全,也确保校园招聘活动有序开展,落实各项任务。
    总之,通过监督检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增强各地防住疫情、服务就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统筹疫情防控和校园招聘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具体,为支持高校学生实现成才就业、支持用人单位招到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
    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58
    新京报记者:
    目前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包括加强针接种和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的情况怎么样?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58
    贺青华:
    谢谢你的提问。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总体部署,国家卫生健康委继续指导各地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截至6月1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亿9311.9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9233.4万人,已完成全程接种的12亿5918.4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66%和89.31%。完成加强免疫接种的7亿8569.6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987.3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3144.9万人,占 87.66%,完成全程接种的老年人是2亿1938.9万人,占83.09%。完成加强免疫接种老年人1亿7121.7万人。
    大家也注意到,在今年5月22日,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明确表示,尽管近期全球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和死亡人数已经大幅下降,但是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仍然有近70个国家报告的确诊病例数正在增加。在疫苗覆盖率最低的非洲,报告的死亡人数也在上升。疫苗接种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在这里还是呼吁,尚没有完成接种的人群应积极主动地接种疫苗。谢谢!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59
    ​南方都市报记者:
    部分毕业生反映,有个别高校存在强迫毕业生签约,就业率“注水”的问题,请问教育部将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杜绝学生“被就业”?
  • 中新网报道
    2022-06-17 15:59
    吴爱华:
    谢谢您的提问。就业统计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基础,特别是就业数据的真实准确,是就业统计工作的底线。为了更好地做好就业统计工作,教育部今年专门召开了会议,进一步严明就业统计的纪律要求,严格执行“四不准”“三不得”。“四不准”就是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得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三不得”就是,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这些要求教育部又进一步做了强调,也在就业工作会议上做了部署。
    同时,为了做好就业统计工作,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就业统计的制度办法:一是建立毕业生监督反馈机制。我们向已经落实毕业去向的学生通过手机短信或者微信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登录“24365就业平台”,及时核对本人就业数据,与实际不符的可直接举报。同时,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部门已经全部开通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毕业生就业问题线索的举报,强化社会监督。二是建立用人单位数据比对核实机制。就是针对毕业生去的用人单位,我们通过国家政务接口等权威途径,对高校报送的签约用人单位进行核实比对,对存在问题的用人单位数据反馈给各地重新核实、填报。三是建立及时核查处理机制。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就业统计数据核查,对毕业生反映的问题线索进行逐一核验。对举报或核查发现存在问题的高校和有关个人,坚决做到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四是开展第三方调查。前两年我们委托国家统计局对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今年将继续和国家统计局合作,对今年的就业数据进行抽样调查,与全国的统计数据进行核验比对。
    谢谢!
加载更多

相關新聞
相關直播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