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七日電 題:甲申中國“審計風暴”直面六軟肋
中新社記者 趙建華
“國務院高度重視審計查出問題的處理和整改工作,多次強調要堅決糾正存在的問題并切實加以整改,要將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一定要給全國人大和人民群眾一個認真負責、實事求是的答復!
對外界一直關注的審計問題整改進展情況,中國在十五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作出了明確表態(tài)。
在已經刮了一年之久的這場“審計風暴”中,國家審計署接二連三發(fā)布的審計公告,時不時地引來各種聲音。通過查出的問題,有媒體甚至說它直面中國體制現存六大軟肋:預算制度出現“黑洞”、轉移支付制度有待規(guī)范、投資體制急需提高效益、監(jiān)督體制形同虛置、問責制度未落實處、政務公開制度欠缺持久深入。
“管理不嚴為濫用權力提供了條件。管理中的漏洞是許多經濟問題產生的溫床,由于疏于管理,造成一些部門和人員責任不清,缺乏責任是十分危險的,往往是該作為時不作為,不該作為時亂作為。”
對于審計查出的問題,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認為,權力缺乏監(jiān)督有可能產生腐敗問題,而現實中發(fā)現的許多經濟違法違規(guī)問題并非權重者所為之,而是一些人利用工作之便,鉆了管理的空子,有些還是驚人大案。
經過努力,當前中央部門財務管理工作有了很大加強,違法違規(guī)現象逐年減少。但從審計結果看,問題還有很多。李金華表示,預算執(zhí)行和財務管理方面不規(guī)范問題仍很普遍,違法違紀問題比較突出,財務管理不嚴格,經濟犯罪、重大損失浪費時有發(fā)生是存在的主要問題。今后,占中央預算六成以上的中央各部門和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yè)仍是審計重點。
在這場“風暴”中,審計署堅持推行審計公告制度。審計署表示,審計署會堅定不移地加大審計公告力度,逐步形成一項經常化的制度,力爭盡快做到所有審計項目的審計情況,除涉及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商業(yè)秘密外,全部對社會公告,以增強審計公開性和透明度。
對“風暴”中查出來的問題,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糾正存在的問題,追究責任,嚴肅處理有關責任人。迄今為止,已有七百五十四人(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或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截至今年十月底,審計查出應上繳財政的各項資金兩百八十五點九七億元人民幣,已上繳近兩百零九億元。滯留資金已有百分之九十八點七八撥付到位。
針對審計發(fā)現的問題,中國深入分析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改進管理,推進了法制化、制度化建設。據初步統(tǒng)計,有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審計意見完善各項制度規(guī)定八十七項。這些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為從機制上預防各類違法違規(guī)問題的產生,從根本上提高財政財務管理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十五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對今年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工作要繼續(xù)抓緊落實。該收繳的款項要盡快收繳,該追究責任的要進一步查處。未完成整改的,要抓緊整改。查處和糾正工作必須在明年一季度基本完成。
至此,二00四年度的“審計風暴”,已基本上算告一段落。有專家認為,這場“風暴”的到來,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中國依法行政的進程。從長遠來看,也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穩(wěn)定。明年中國的審計將有何表現,在很快就要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人們會得到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