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 本頁位置:滾動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央視《面對面》專訪袁隆平:誰將養(yǎng)活中國(圖)(2)
2007年06月12日 06:09 來源:中央電視臺《面對面》

  王志:你沒有發(fā)現?

  袁隆平:你沒有發(fā)現,你伯樂不常有,在你面前寶貝你認不出。這里面呢,必然性、偶然性有一個辨證法在里面,

  王志:如果說找不到那個“雄性不育株”,那一切不都是畫餅充饑?

  袁隆平:不,那我們還是考慮到,野生稻,后來也是通過那個之后,用野生稻都可以搞得成的。只是那個是一個捷徑,除了那個雄性不育株后面,野生稻里面還有雄性不育株,普通的野生稻也可以轉成,也可以搞成不育系,也搞得成,只是那個更快一點。

  解說:在上世紀70年代,動蕩不安的社會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帶來巨大的阻力,很多科研課題被迫中斷,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差點也遭到被停止的命運。

  袁隆平:這個過程不順利,我是1964年開始研究,搞了9年。一直到1972年,還有人來反對,

  王志:反對的理由?

  袁隆平:我就講個故事給你聽,這個故事是老調重彈,但是還是很有趣的。我們?yōu)榱苏f服那些老專家,就是我們湖南農科院的,他們都是反對的,我們就做了試驗,我們就把那個雜交稻種了一塊田,拿最好的品種種在一起做對比。那個雜交稻長的非常好,生命力很強,長的很快,我有個助手,叫羅孝和先生,我們兩個配的種,他就吹牛皮了,他說我們這是三超雜交稻,當時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是軍管時期,就是一個部隊的政委在這里主持工作。李政委,那個李政委聽了“三超雜交稻”,什么叫三超雜交稻?他(羅孝和)說我這個雜交稻要超父本、超母本、超標準品種,就是“三超”。這個李政委非常感興趣,就聽了,說的確長得好,對照只有七、八升高,我們那個雜交稻有一尺多高,對照就是四、五個分蘗,它有七、八個分蘗,他三次到田里面去看這個雜交稻,抱有很大的希望,最后收的時候,他請省領導,當時軍區(qū)的副司令員來看,對這個三超雜交稻抱有很大的希望,結果驗收,一驗收,糟糕,稻谷還減產了百分之幾,稻草增加了將近70%,一大堆草,于是人家就講風涼話,哎,可惜人不吃草,人要吃草呢你這個雜交稻就大有發(fā)展前途,糟糕。后來晚上開會就質問那所院領導,說這樣的東西你還要支持,沒有前途的東西,你還支持嗎,我們那位羅老師,就是我那位助手,會場有那么二、三十個人,他就躲在后面,腦殼低的講不出話來了,因為他惹的禍,他吹的三超雜交稻,后來我就認真想了一下,一句話,就說服了我們的院領導

  王志:哪句話?

  袁隆平:我說,從表面上看,我們這個實驗是失敗了,但是從本質上看我這個實驗是成功的。為什么,因為現在真正的焦點是水稻究竟有沒有雜種優(yōu)勢,我現在用實驗證明了水稻有強大的雜交優(yōu)勢,所以這個優(yōu)勢是第一位的,這個優(yōu)勢表現在稻谷上,稻草是技術上的問題,現在我證明有優(yōu)勢,因為我們經驗不足,配種不當,所以我要改進技術,選配新的組合,可以把這個優(yōu)勢表現在稻谷上

  王志:你是真想通了,還是咽不下這口氣?

  袁隆平:不是咽不下這口氣,就是能夠說服人家。那個時候大家都是,我那位助手呢,腦殼低下了,因為他惹的禍,就覺得不得了。就是我認為是成功的,是成功的,只是技術問題,首先要,就是一個大方向對比有沒有優(yōu)勢,沒有優(yōu)勢是白搭的。方向是對的。

  大隔斷

  解說:從1964年研究雜交水稻開始,袁隆平花了9年的時間,做了上千次試驗,終于將三系雜交稻配套成功。1973年,當這一消息發(fā)布時,引起了社會上巨大反響,袁隆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yōu)勢成功地應用于生產的科學家。就在一片贊揚聲中,袁隆平卻又提出了難度更大的課題,領銜研究二系雜交稻。

  王志:你吃那個三系一輩子就可以了?為什么還要領這個銜呢?

  袁隆平:是的,我這個人的天性,又講出來是天性。我總是感到不滿足。搞科學研究,不斷地想攀高峰,但是人家問你這個動力哪兒來,這個動力一個是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個是有潛力,這個是個發(fā)展方向,另外從本人來講,個性決定了我的天性,總是覺得這個叫做老驥伏櫪,還有志氣。

  王志:但是有風險。

  袁隆平:有風險,我不怕,這個很重要。你把名利看淡泊一點,失敗了沒有關系。哪有這個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了就失敗了,不是說身敗名裂,人家不會笑你的。我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來再干,就是了。

  王志:但是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間,袁老師你搞兩系的時候,比三系的時候容易多了,要錢有錢了?

  袁隆平:是的,是的。

  王志:各種環(huán)境都好了?

  袁隆平:那好了。

  王志:是不是這樣?

  袁隆平:是這樣子。每年,我那個專題,每年有110萬,那個時候是1987年,開始的,那個時候有110萬。

  王志:是不是有錢就能解決問題了?

  袁隆平:那不是,光有錢是不行的。這里面還有反對人呢,有些人怪得很,我就不懂。前幾年有個人他是這么講,他說我這個好品種推廣不了,怎么,他說就是袁先生壓制了我。我怎么壓制他呢?他說袁隆平的雜交稻推廣我這個稻就推廣不了,我就感覺到奇怪,就是很莫名其妙,我怎么壓制你呢?我曉都不曉得。我說,你可以做點試驗,你把那個真正的好品種,你再拿給農民種。他說我們沒有經費。怎么沒有經費?種兩畝田有什么經費呢?你把種子送給他,如果不好,也不過減產兩三百斤,也不過是一畝賠一兩百塊錢,你這個種了兩三畝田,最賠到底也不過賠個四、五百塊錢,也賠得起啊,就是歪歪道理。還有人吹牛皮。他說我一系稻搞成了,就是雜種優(yōu)勢固定下來了,到處吹。一點科學根據沒有,

  王志:但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袁先生你也提過一定要搞一系?

  袁隆平:是搞一系。

  王志:但是一系很多人現在看起來還是天方夜譚?

  袁隆平:是啊,不是那么容易。原來我認為一系我們搞了很多年,在探索階段,現在還是處于探索階段,國際上開了三次會,這個一系,我有個助手在美國搞了兩三年,有一點點苗頭,但還是處在探索階段。最后我們發(fā)現,通過常規(guī)手段是搞不成一系的,必須與分子技術結合起來。就是把基因從野生植物里面把它克隆出來,然后導入在水稻里面才有可能成功。還是一個很長的一個計劃,不是那么簡單,原來看了一些現象,覺得很有希望,結果看來是非常復雜的。

  王志:你不提不行嗎?你不提你所設想的全部都成功了,但是你提你可能看不到一個成功的結果?

  袁隆平:要搞,我這個本性認為一系有前途。我現在呢,暫時放下來,我就是提出來這個戰(zhàn)略設想,我們搞了一段時間,覺得難度太大,我們暫時還是停頓一下?从惺裁葱碌倪M展沒有,看在分子技術上面有進展沒有,就是在分子技術上面有新的進展,我們再重新開始,

  解說: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初衷就是提高糧食產量,然而,當雜交水稻在全球范圍內累計推廣了56億畝,增產糧食達5200億公斤時,很多人又開始猜測,如此高的產量會不會影響稻米的質量?

  王志:那么雜交稻,超級稻的米質怎么樣?

  袁隆平:米質,我們說了是分幾個階段。我們大概是70、80年代,當時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我們的重點是以提高產量為主,其他的都是放到次要地位。你首先把肚皮喂飽了再說,那個時候談不上什么米質,能夠有飽飯吃就很不錯了。過了90年代之后,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滿足于吃飽,要吃好,于是我們也做了戰(zhàn)略的調整,就是說,在把提高產量和提高品質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有一句老話,我是講了多次了,但是我有一個原則:絕不犧牲產量來求優(yōu)質,不以犧牲產量為代價來求優(yōu)質,我們要既高產又優(yōu)質,

  王志:是不是解決了呢?

  袁隆平:解決了。他一般社會上有個普遍的觀念,這個觀點是比較片面,或者是比較錯誤的。就是高產就沒有優(yōu)質,優(yōu)質就沒有高產。我說優(yōu)質與高產就水稻來講有矛盾,但不是對立的矛盾。這個我們是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

  王志:口感呢?

  袁隆平:這個口感呢,不同的人習慣不同。像南方人,你像湖南人、廣東人、四川人他喜歡硬一點的,特別是體力勞動者,他喜歡硬一點的,北方人吃的希望軟一點,就是需要支鏈淀粉含量高一點,直鏈淀粉含量低一點。像上海人呀,大城市的居民呀,口味都不同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編輯:邱觀史】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涓浗鏂伴椈緗?404欏甸潰
location.href = 'http://www.chinanews.com/'; } else { if (navigator.appName.indexOf("Explorer") > -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innerText = second--; } els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otalSecond').textContent = second--; } } }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