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載春色依舊 白先勇攜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
視頻:二十載青春如許 白先勇攜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北京9月15日電 題:廿載春色依舊 白先勇攜青春版《牡丹亭》重返北大
中新社記者 朱賀
“十九年前青春版《牡丹亭》進北大,就是在這里演出,那時觀眾非常熱烈。有學(xué)生看完戲在論壇上寫:世上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看過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二種是沒看過的。今天是我們第五次進北大,觀眾還是一樣熱烈。你們都是第一種人?!?/p>
站上北京大學(xué)百周年紀(jì)念講堂,87歲的臺灣作家白先勇話音剛落,臺下叫好聲、鼓掌聲、歡呼聲響成一片。14日至16日,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慶演走進北大,這是該戲第五次踏訪燕園。14日晚,上本《夢中情》演出結(jié)束,白先勇登臺謝幕,在演員簇擁下回顧北大情緣。
青春版《牡丹亭》由白先勇聯(lián)合兩岸文藝界人士打造,2004年于臺北首演,在年輕人間掀起“昆曲熱”,讓傳統(tǒng)藝術(shù)免于凋零、煥發(fā)生機。二十年來,白先勇攜這部昆曲大戲演遍海內(nèi)外四十多所高校,觀者累計近百萬,培養(yǎng)了大批學(xué)生觀眾。
當(dāng)晚北大行演至第五百一十九場,白先勇向臺下青年喊話,“你們是未來的傳播者,希望你們告訴親朋友好昆曲有多美”;也不忘叮囑,“明天的戲也非常好看,早點來!”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初探北大,尚有不少學(xué)生未接觸過昆曲,但演出仍一票難求。青年反響熱烈,使白先勇更關(guān)注昆曲的價值,他與北大教授葉朗創(chuàng)立昆曲傳承計劃推動昆曲教育,并制作校園版《牡丹亭》,讓學(xué)生從傳播者變成傳承者。
當(dāng)年播下的種子,二十年后已育樹成林。臺上水袖翻飛,臺下思緒翩躚,“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那段情,在表演者日臻成熟的演繹下,穿過六百年時光。
北京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的大一新生余同,自入校以來就被《牡丹亭》的火熱氣息包裹:他近期參加了一系列相關(guān)學(xué)術(shù)講座,看到路燈宣傳旗從“歡迎新同學(xué)”變成“青春版《牡丹亭》”,演出信息也占據(jù)論壇熱門話題……為順利走進劇場,他甚至制定了搶票時間表來“拼手速”,所幸如愿以償。
讀書時參演過校園傳承版《牡丹亭》的“杜麗娘”和“春香”,坐在席間淚眼蒙眬,舞臺承載了女孩們的青春記憶。受益于昆曲傳承計劃,這群青年學(xué)子從觀眾變成演員,被白先勇評價“為《牡丹亭》注入新鮮生命”。
“說青春版《牡丹亭》影響了我的一生,一點也不為過?!痹缪荻披惸锏臈钤较邮?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采訪時說,得知白先勇帶著戲回到北大,她專程請假捧場,看完第一場就要飛往英國在戲劇領(lǐng)域深造。
楊越溪自小喜歡昆曲,苦于課業(yè)繁忙無暇顧及,因此格外珍視校園版《牡丹亭》帶來的施展機會;角色之外,她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均以青春版《牡丹亭》為主要研究對象,還得到了白先勇的認可。
“現(xiàn)場氛圍讓人感動,看到這么多人喜歡昆曲,我覺得找到了‘家’”。清華大學(xué)中文系博士生張琳越是《牡丹亭》的忠實粉絲,此前已看過中本和下本,這次“補上了最后一塊拼圖”。因十年前在課上表演了唱段,她就此沉入昆曲世界,了解到白先勇和他傾注心血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
張琳越說,這一版本的每處細節(jié)都充滿驚喜。杜麗娘出場時,杜府的舞臺布景特地選取了杜甫詩句,表明“是很用心在挖掘《牡丹亭》本身的文化內(nèi)涵”。
二十年過去,青春版《牡丹亭》是否青春依舊?張琳越的答案是——它永遠青春,“或許演員不再青春,但這部戲本身有很強的生命力,許多設(shè)計符合現(xiàn)代觀眾認知,因此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愿意走入劇場,為之醉倒,為之傾心”。(完)
國內(nèi)新聞精選:
- 2025年01月15日 10:36:36
- 2025年01月14日 22:45:47
- 2025年01月14日 20:47:21
- 2025年01月14日 13:59:12
- 2025年01月14日 13:53:55
- 2025年01月14日 10:55:22
- 2025年01月14日 09:15:30
- 2025年01月14日 06:22:27
- 2025年01月14日 06:20:19
- 2025年01月13日 17: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