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文熱”越興越熱。西班牙的學校、公司、家庭,紛紛擠進這熱的圈里,甚至連兩三歲的小孩也被其爸爸媽媽抱到中文學校來了。華僑子女自不必說,除每周一次送孩子到中文學校外,有的還聘請家教,力求讓孩子更快更好地掌握中文。
這是一種進步,一種意識的進步,一種不甘人后的進步。無論西班牙人還是中國人,中國的進步、中國在世界上越發(fā)顯著的地位影響了他們。
然而,有些學中文的人常常會走進誤區(qū)。所謂誤區(qū)大致有三:
1、不為學多 只求會說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以說,十個孩子九個不愛學習,尤其是學中文。所以有些家長就對孩子說:不求學多,只求會說。因此,多年來,在華人后裔中就出現(xiàn)了許多只會簡單表達,不會讀寫的“一知半解”的華人后裔。
其“一知半解”表現(xiàn)在看不懂中文報紙,讀不懂國內廠家說明書,打不全中文字,解不出商家企業(yè)的傳真,更談不上簽合同了,因此,貽誤了大事。
只求會說,這要看說什么。簡單的吃喝拉睡之常用詞可能難不住他們,倘深入一點,進一步說,與西政府或商界有關部門坐下,坐在談判桌前,代表他們的父輩,談談商區(qū),談談批發(fā)區(qū),談談中餐館,再談談中國,把中國人的生活習俗、思想意識、工作習慣談出來,談得風趣一點,灑脫一點,激情一點,嚴肅一點,我想,那肯定就難了。一個不會表達中文的人,不可能認識中國;不認識中國的人,怎么可以坐在談判桌前代表中國人與西班牙人談判呢?因此,西班牙人在諸多方面對中國人的誤解也就可想而知了。
2、只為“熱身” 不求“終身”
對孩子來說,自覺性的培養(yǎng)就是興趣的培養(yǎng),沒興趣不可能有自覺性,只有習慣性——一種社會和家庭賦予他們的習慣。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中文學;蛘垇砑医叹退阃瓿扇蝿,好似把一支低水平的球隊帶到高水平的球隊中去感受一樣,只求“熱身”,不求“終身”,事后該怎樣還怎樣,該講方言還講方言,該講西語還講西語,好像中文普通話的“修煉”是老師和孩子的事,與己無關,“修煉”的結果,只為“戰(zhàn)時”所用,因而導致學多少,忘多少,沒有長進。
學了就得用,而用的最好辦法就是家長督促、平時應用,那種死抱家鄉(xiāng)方言不放的,或以會說點西語為榮的想法,必將阻礙孩子學中文步伐,因此,一切良好的習慣,健康的情趣就會被扼殺,導致貽誤終身。
3、只需文字 不要內容
文字離不開內容,就跟人的軀體離不開血肉一樣。有些家長片面地認為中國依然是“樹大寨,標大慶”的“左傾”時代,凡語文教科書的內容皆是一些與“自由的”西方思想格格不入的內容,因而斷然表態(tài):只需文字,不要內容。其想法顯然是偏頗的,不切實際的。語言的表達,怎會離開內容?
當然,中國左傾時代的語文教科書確實有其偏頗之處。然而,如今則不同了,健康的、有益的、與國際接軌的新時代思想充實了教科書,使人耳目一新,讀后身心愉快、精神抖擻;再說,學校和教師不會不負責任地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灌輸給孩子,這是教師的責任,務請放心。
走出誤區(qū)吧,它將把你和孩子帶到碩果累累的金色果園,讓你們感受豐收的喜悅。
(來源:西班牙《歐華報》 文: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