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時在古都北平上學,一有空就去天橋逛逛。那里的雜耍、小吃,給我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箲(zhàn)時期流浪到另一古都西安,一有空就去南院門逛逛。那里也有雜耍、小吃,仿佛又回到了天橋。
南院門也同天橋一樣,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有幾位老先生對我說過,不可一世的慈禧太后,在“庚子之亂”逃離北京之后,輾轉(zhuǎn)到了西安,就在南院門暫住,后因嫌住地鋏小,又遷到了北院門。
庚子年為公元1900年,八國聯(lián)軍從天津打到了北京城。8月14日,太后老佛爺見大勢不妙,帶著光緒帝和一批王公貴族,化裝逃出了西直門。經(jīng)過太原,從風陵渡過黃河,進潼關,過華縣、臨潼,于10月26日到達西安。
西安當時有兩個高級衙門,一是陜甘總督衙門,在北院。另一是陜西巡撫衙門,在南院。慈禧到達西安以前,地方當局已把南院大肆修整,準備做慈禧的“行宮”。誰知“老佛爺”一到西安,竟嫌南院房屋太少,陳設款式也不合她的心意,于是又匆匆忙忙把北院騰出來,興師動眾,日夜開工,還強拆了不少附近的民房,盡量按照北京大內(nèi)的格局,精心設計。好一番折騰,慈禧才搬進畫棟雕梁數(shù)百間的北院。
慈禧逃到西安的那年,陜西大旱,受災地區(qū)達60余州縣,不少地方顆粒無收。據(jù)老年人講,當時陜西有800萬人口,而災民達300萬以上,西安街頭也出現(xiàn)俄殍。可是,對這些景況,慈禧無動于衰。她那“行宮”里龐大的御膳房,仍分為葷、素、菜、飯、粥、茶、酪、點心等局,每餐“擺膳”依然是100多道菜,哪一天也得二、三百兩銀子。慈禧對此猶嫌不足,還命地方官進奉有特色的地方風味食品。據(jù)說兩大街橋梓口的“天錫樓”,輦上坡的“老童家”都經(jīng)常送菜進“行宮”。
夏天,慈禧要喝冰鎮(zhèn)酸梅湯,西安無冰,地方官只好派專人去太白山頂鑿那終年不化的冰,運回西安。她嫌西安天氣熱,地方官想方設法劃來幾個綠色大琉璃缸,每天派專人不停地換注冷水,為她房中降溫。
1901年7月,西安傳說李鴻章在北京與洋人訂了和約,兩宮即將還都。隨慈禧逃亡的王公大臣,官吏士卒們,欣喜欲狂之余,又大肆搜尋土產(chǎn)方物,置辦行裝,土幣、皮貨等被收羅一空。有附庸風雅的王公(如溥倫),竟把西安碑林之名碑拆裝行囊之中。
辛丑條約簽訂以后,慈禧等一行要“回鑾”了,向陜西地方當局要車、要馬、要民夫,西安府只好向四鄉(xiāng)農(nóng)民征用。3年大旱之后又逢此人禍,陜民之苦實不堪言矣!
辛丑八月,慈禧等一行由西安啟程回北京,按清代馳驛的制度,凡有過境的官吏,不論其職位高低,地方均需供應食宿。今番老佛爺返京,為了便于沿途州縣安排食宿,慈禧統(tǒng)率有數(shù)千之眾的逃亡大隊分三批登程。這三批人,浩浩蕩蕩如過境之蝗蟲,“上八八席”(每席八碗八碟),“中八八席”,沿途吃得不亦爾乎,每餐辦席百桌,一路吃到北京。沿途供奉的官員更藉此機會貪污中飽,苦的還是老百姓。沿途各宿站的陳設,如古玩、銅器、綢被等亦被席卷而去。地方官也只有忍氣吞聲,裝作不見。也有的縣令實在無法滿足王公官吏的需索,憤而摔下紗帽,掛冠而去。
慈禧等一行出長安東門,第一日到臨潼華清池沐浴小憩。次日起,經(jīng)華陰,出潼關,入河南省境。河南巡撫為滿人松壽,此人善于阿諛逢迎,沿途安排迎送深得慈禧歡心,他又驅(qū)使民眾向慈禧獻瓜果、土產(chǎn),更使她高興,后來松壽終被升遷為閩浙總督。
在河南境內(nèi)的洛陽、開封,慈禧均曾停留數(shù)日。在洛陽是為了游龍門、千佛巖、關羽墓。在開封,正逢陰歷十月,月初為光緒帝生日,月中是慈禧的生日,都叫“萬壽”節(jié)日,當然要在當?shù)卮笏翍c賀一番。駐驛半月,所費又不止幾萬幾十萬兩銀子了。
離開封后,天氣已漸寒,慈禧等歸心似箭,每日按站趕路,過安陽,到河北省境內(nèi),護駕任務由直隸總督袁世凱接手,到正定以后,改乘火車北上。慈禧乘坐的專車,車內(nèi)用黃緞子障壁,地上鋪黃龍圖案地毯,金碧輝煌。車行不及一日,到達終點馬家堡車站。留京的王公大臣,文武大員跪接,老佛爺才算結(jié)束了她的逃亡生活。但隨即頌昭修葺頤和園,又在京城過起了她奢糜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