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北京人過年,不論貧富,有一本書,必然是要買的,那就是歷書。清代因為是皇家天文律歷機構——欽天監(jiān)頒發(fā)的,所以又叫“皇歷”。
現(xiàn)在看見過舊時歷書的人越來越少了,那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書。其內容主要是講當年的天文和節(jié)令:什么某日某時某刻立春呀,黃道、黑道呀,日蝕、月蝕呀,某日宜不宜沐浴呀,某日宜不宜出行呀……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民國以后,還印上什么總統(tǒng)何人,總理何人等等。小戶人家買上本這樣的小書,許多問題都能解決。于農(nóng)家則更為重要,因為一年不違農(nóng)時,辛勤耕作,全靠它呢。自然,用科學眼光看,歷書中確有不少迷信內容;而用歷史的眼光看,那又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認識水平和生活面貌。其中也有不少科學的成份,如“黃道”、“黑道”,一般人不知道是什么,以為純屬迷信玩藝兒;如有天文知識,了解了它的含義就會知道,其中是有很深奧的學問的。
在歷書正月初一到初五這五天中某一天的小格下,除有黃道、黑道、宜否沐浴、宜否嫁娶等小字外,還用大字印著“喜神正北”或“喜神西南”等字樣。這是干什么呢?這是在告訴人們,這天是每年一度的“迎喜神”的日子。何謂“喜神”呢?其義有三:一是舊時稱遺像為“喜神”;二是舊戲臺上用的假小孩,如《四郎探母》中鐵鏡公主抱的嬰兒道具叫“喜神”;三是吉神日“喜神”。迎喜神當然是指這第三種,即迎喜神。
迎喜神雖屬迷信,但喜神并不是憑空想出的一位神靈,而是計算出的一種方位。據(jù)《協(xié)紀辨方書》記載,喜神方位要按干支日時和八卦方位計算。如甲巳日在艮方,寅時;乙庚日在乾方,戊時;丙辛日在坤方,申時;丁壬日在離方,午時;戊癸日在巽方,辰時等等。
歷書查明喜神方位,皇家要舉行儀式,按喜神方位,趕神牛到郊區(qū)以迎喜神。牛要披紅,鼓樂以送;司牛官要鳴鞭,謂之“鞭春”,以盡一日之歡。這是一種很古老的農(nóng)事風俗。
民間養(yǎng)牛之家,也要舉行此典,這是十分有趣的。到迎喜神那天,把在黑乎乎的牛圈里關了一冬天的牛牽出來。牛乍見亮光,眨巴眨巴大眼睛,顢頇地向村外走去,后面跟著大人孩子,敲著鑼鼓,趕牛人把長鞭子在空中一抖,發(fā)出拍拍的聲音,既脆又響,但不打在牛身上,謂之“響鞭”。牛到了郊野,奔啊,跳啊,用角觸弄田畔的泥土,歡樂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