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幾家主流媒體聯(lián)辦的“2007中國最美50女人”評選日前揭曉,楊瀾名列榜首,于丹入圍前10名,而此前呼聲極高的李宇春等人卻意外落榜。一些“玉米”質(zhì)疑:“我們的春春難道還沒有于丹教授美?”(《成都晚報》7月17日)
于丹打敗了李宇春,這注定是要引發(fā)口水無數(shù)的。就像前不久那個“當代讀者最喜愛的100位華語作家”評選,韓寒力壓蘇軾,引發(fā)了口水滔滔一樣。論戰(zhàn)的雙方唾沫四濺,面紅耳赤,評選主辦方卻在那沒事偷著樂——這樣的評選如果沒有爭議,又怎么能吸引到眼球?沒有影響力又怎么能拉到贊助和廣告呢?所以,對這種冠以“中國”、“當代”之類大詞的無厘頭評選,我一貫不殫以最大的惡意來揣度,認為評選主辦方是刻意制造價值錯亂,在評選的大眾取向與評價的精英標準之間制造沖突,把一些完全沒有可比性的人硬拉到一起比較,追求的就是“亂燉”和混戰(zhàn)效果。故而,最終的評選結(jié)果無論多奇妙,都不足為怪。
不過,雖對這種評選不必當真,但在某一個層面上,這次于丹的勝利卻比上次韓寒的勝利更令人不安。“華語作家”評選,純粹依靠的是網(wǎng)絡(luò)投票,雖然網(wǎng)絡(luò)投票也可以玩花樣,但程序終究是公開透明的。而“最美女人”評選,采取的是網(wǎng)友初選和專家評定的方式,網(wǎng)友初選的票數(shù)是公開的,排在前3位的是李宇春、尚雯婕和趙薇。但專家評定的過程卻概不公開,評委是些什么人?評分具體標準是什么?誰給誰打了多少分?公眾全都不知。只是最后告之結(jié)果:前三名變成了楊瀾、伊能靜和于丹。這種程序不公開透明的評選,難怪“玉米”們大聲嚷嚷:有黑幕!李宇春是因為不能參加頒獎典禮,而最終被主辦方拉下來的。
再來看評選的主辦方,“華語作家”的主辦方是一家書友會與某網(wǎng)站,來頭不大。而“2007中國最美50女人”的評選,主辦方號稱“十幾家主流媒體”。我去查了,其中的××都市報、××電視臺、《×音》雜志等,的確都是行內(nèi)響當當?shù)慕巧愕蒙鲜恰爸髁髅襟w”。按道理來說,越是“主流媒體”主辦的活動,程序越該公開透明才對。但現(xiàn)在卻倒過來了,越是占有資源多、影響力大的機構(gòu),越是喜歡暗箱操作,把程序云山霧罩起來。而且,這不是特例,你留意一下現(xiàn)在的各種評選、選秀活動,越是來頭大的主越是不守規(guī)矩,幾乎已成了慣例。例如前不久那個“紅樓選秀”,程序基本就成了名頭不凡的主辦方手里的面團,想怎么變就怎么變。
雖說這類的評選、選秀活動主要是一種娛樂化行為,但這種越是權(quán)大力大的主越是不尊重程序的現(xiàn)象廣泛存在,卻極大地破壞了社會信任度。中國社會流行“黑幕說”,一碰到事,人們習慣性的就要問:有路子沒有?這種社會不信任的普遍存在,無疑會加大社會運行的成本,傷害國家的發(fā)展。(樂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