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第16屆廣州亞運會開幕。圖為開幕式上的大型文藝表演。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社廣州11月12日電 題:珠水孕人文 亞運開幕主講嶺南文化
中新社記者 陳國華
從一滴水的故事講起,廣州亞運開幕式以嶺南文化的重要元素“水”開篇,并以“水”為線索,串起南粵文化的顆顆珍珠,展現(xiàn)出嶺南文化“爛漫溫情,開放進取”的精神光彩。
嶺南水鄉(xiāng),是珠江之水萌發(fā)了南粵生命,滋養(yǎng)了嶺南文化,亞運開幕式篇章由此展開。夜空中,一位少年捧著水罐乘著芭蕉葉緩緩而下,將一滴水倒在大地上,畫面由此鋪展,木棉花瓣在水中生長,寓意著生命和嶺南文化的孕育。
在隨后的篇章中,嶺南水文化的意境貫穿始終,并將嶺南文化的要素逐一展現(xiàn)。
木棉花,英雄之花,羊城廣州的市花,她時而在舞臺中綻放,時而在煙花中盛開,時而在舞蹈中吐艷,將嶺南近代革命的發(fā)祥地、中國改革開放先驅(qū)者的英雄史再現(xiàn)眼前,也代表了廣州市民迎來盛會的喜悅心情。
船,嶺南水鄉(xiāng)的交通工具,不僅被用作舞臺背景,還被當作道具講述漁家女、紅頭船的故事。開幕匯演選址珠江中的一個小島——海心沙,海心沙形如珠江上的一艘巨輪,借此天然優(yōu)勢,創(chuàng)作者將開幕式的看臺和舞臺搭建成一艘揚帆遠航的“和諧”號航船,開幕式文藝表演的主題也定義為《遠航》,寓意面向東方,向太陽升起的方向前進。
正是在“遠航”精神的指引下,珠江穿城、依水而居的廣州,創(chuàng)造了“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文明史;也正是在“遠航”精神的指引下,無數(shù)南粵人飄洋過海,下南洋,上金山,造就了“嶺南僑鄉(xiāng)”的佳話。開幕式表演中,漁家女面對即將遠航的丈夫,盡管難舍難分,但仍割舍兒女情長,送心上人踏上征程,正是演繹了傳統(tǒng)“僑鄉(xiāng)”送郎遠行的故事。
歌曲,不論是開篇之曲、會歌、還是背景音樂,都滲透著嶺南音樂的神韻。開篇的《落雨大》,是廣為傳唱的粵語兒歌,老幼廣州人耳熟能詳。它寫的是廣州每逢大雨天就出現(xiàn)“水浸街”的獨特風貌。會歌《重逢》同樣選取該首童謠元素,曲調(diào)柔美、親和、婉轉(zhuǎn)而不失大氣,反映了正邁向國際大都市——廣州的胸懷與氣質(zhì)。
火炬,亞運“潮流”火炬的設計理念來源于珠江水和海洋文化。在水的基礎(chǔ)上,“潮流”還融入了“火”的元素,水孕育文化,火開啟文明進程,當水的和諧與火的激情發(fā)生碰撞,就誕生了“潮流”火炬點燃的精彩瞬間。
通觀亞運開幕式,不僅是水、船、帆、木棉花等具體的物象,還是歌、樂、舞等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無不滲透著嶺南文化的元素,體現(xiàn)著嶺南文化“開放進取,兼容并收”的精神內(nèi)涵。(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朱鵬英】 |
相關(guān)新聞: |
專題:第16屆廣州亞運會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