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一月十七日電 題:閩臺宗教文化交流向縱深發(fā)展
中新社記者 陳國明
二00六年是閩臺宗教文化交流最頻繁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傳統(tǒng)閩臺宗教信仰文化交流的規(guī)模不斷擴大,并向縱深發(fā)展:佛教文化交流的活動形式多樣,宗教與學術的結合更加緊密。
臺灣宗教信仰源自福建,其中媽祖、保生大帝、臨水夫人、關帝等信仰幾乎涉及到臺灣所有的民眾。在臺灣,保生大帝的民間信仰影響力僅次于媽祖,并已經形成一股強大的凝聚力,聯(lián)系著海峽兩岸。
現(xiàn)今,慈濟宮在世界各地的分靈有一千多座,其中臺灣有四百多座。而廈門海滄青礁和龍海白礁慈濟宮是祖廟,每年從各地分靈到青礁祖宮進香的香客超過十萬人次,其中近半數(shù)來自臺灣。為此,在閩舉行有關信仰公祭等文化交流活動,都會有大批臺灣信眾和有關專家學者前來參加。
去年四月十八日,首屆保生慈濟文化節(jié)在廈門海滄青礁慈濟宮舉行,以“健康、慈濟、和諧”為主題,主要是為了公祭“保生大帝”吳真人。前來參加的海峽兩岸及東南亞的賓客達二千余人,規(guī)?涨啊
過去一年中的海峽兩岸宗教文化交流,佛教和道教信仰的交流更為頻繁。去年五月二十日至二十四日,在福州舉行的海峽兩岸佛教(福州鼓山)文化交流活動,是半個世紀來規(guī)模最大、代表性最為廣泛的一次兩岸佛教交流盛會。來自臺灣佛教界二十五個縣市五百多名諸山長老、大德高僧借此善緣回山禮祖,共同追憶佛祖功德,探討兩岸佛教界的繁榮未來。
在此次活動中,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同,臺灣佛教根在大陸。兩岸專家學者及高僧大德還舉行了圓桌座談,并簽署了《促進兩岸佛教文化交流福州倡議書》,在臺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在道教文化交流方面,去年六月八日以“弘揚關帝文化,共謀發(fā)展遠景”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海峽兩岸關帝文化節(jié)在東山島舉行。來自海峽兩岸及世界各地的代表萬余人參加了活動。一百五十多名兩岸專家學者參加了同時舉辦的“海峽兩岸關帝論壇”,在探討關帝文化對兩岸影響的同時,就如何利用關帝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加強合作、優(yōu)勢互補,獻計獻策。
閩南東山島關帝廟是臺灣四百七十多座關帝廟的祖庭,關帝文化交流促進了兩岸同胞的情誼。而媽祖文化交流,仍是去年兩岸宗教交流的精華。
媽祖文化發(fā)祥地莆田市湄洲島媽祖廟,是全臺灣八百多座媽祖廟的祖庭,每年接待臺胞多達十萬多人次,成為全國接待臺胞最多的地方。去年九月二十七日,由臺灣大甲鎮(zhèn)瀾宮組織的四千三百人的團組赴湄洲島進香朝拜,成為赴湄洲島朝拜最大的臺灣媽祖進香團組,兩岸共祭媽祖的浩大聲勢在臺灣產生巨大影響。
此外,去年在閩舉行的“兩岸觀世音文化研討”、“閩南文化與開漳圣王文化交流”及臺胞進香團謁拜仙游田公祖廟、臺灣玉二媽到東山認祖等文化交流活動,都表明了臺胞尋根謁祖的意愿和兩岸同根同源的感情。閩臺宗教文化交流互動,在前景廣闊的海峽兩岸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