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歷翻過1月1日,2010年的大門徐徐打開。而這條時光隧道的開啟,對于爭議中成長起來的“80后”來說,有著更為特殊的時代意義——“80后”整整一代人,2010起將集體“奔三”。面對“三十而立”這個一度被“80后”覺得有些老氣和遙遠的字眼,不管他們是否愿意,時光前進的步伐,就是這么干凈利落、整齊劃一。
然而調查顯示,目前近六成30歲“80后”薪酬不高,恐懼家庭責任,生存狀態(tài)并不理想,接近半數人群仍然處于無房無車的單身狀態(tài)。
“三十難立”反映了當下中國集體性的社會焦慮!叭y立”不是“80后”的錯,而是社會之痛;三十而立不是“80后”一代人的事,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2010年起,“80后”整整一代人正式開始步入而立之年,“安居樂業(yè)”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80后”也將逐步成為買房的主體。然而,目前各地不斷飆高的房價,卻打擊著很多人的安居夢想,令其已屆而立之年卻無處可立。[詳細] |
近年來,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難問題一直較為突出,“80后”首當其沖。據調查,目前走在“奔三”路上的“80后”們,多數人仍然只是單位的普通職員,跳槽更如家常便飯般頻繁。[詳細]
目前,多數“80后”在事業(yè)上仍處于起步階段,收入不高,且穩(wěn)定性較差;與此同時,生活成本卻越來越高。調查顯示,多數年輕人在買房、婚姻等事項上都得到過父母的財力資助,由此被貼上“啃老”的標簽。當然,也有人不想再給年邁父母徒增經濟重擔而拒做啃老族,繼續(xù)充當城市中的“漂客”。[詳細]
無房無車無鉆戒,不辦婚禮不蜜月,這便是對“裸婚”最形象的詮釋。裸婚現象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背景下出現,隨著2009年房價的節(jié)節(jié)攀升,更是日漸成為都市年輕人的“新時尚”,對于裸婚,人們褒貶不一,但人們對于高房價重壓下的無奈,則顯而易見。[詳細] |
裸婚令不少人心生向往,被認為是高房價賜予年輕人的新時尚。然而,對于裸婚,男女之間的態(tài)度差異明顯。調查顯示,有八成男性贊成“裸婚”,而七成女性則認為“裸婚”不靠譜。[詳細]
過高的生存成本讓當下年輕人難堪其重,裸婚便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然而對于裸婚,從一開始就不乏反對的聲音。專家直言,在房價、工資上漲不同步的形勢下,若不改變功利的社會風氣,“裸婚”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詳細]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話題向來炙手可熱,在就業(yè)難的現實背景下,自主創(chuàng)業(yè)越來越多的得到政策鼓勵。一些“80后”創(chuàng)業(yè)者積極開拓新職業(yè)領域,獲得可觀收入。[詳細] |
“80后”們滿懷信心涉足商海,其中不乏成功者,卻也有很多人因創(chuàng)業(yè)維艱而中途放棄。部分創(chuàng)業(yè)者更是在商戰(zhàn)逐利的過程中日漸沉淪,走向墮落。[詳細]
剛剛結束的2010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報考人數再創(chuàng)新高,達140萬人。年輕人求學深造本無可厚非,但當下不少人僅僅將考學作為規(guī)避求職就業(yè)壓力的手段,這種動機便有待商榷。不久前發(fā)生的女研究生自殺事件,在令人為年輕生命隕落而扼腕嘆息之余,也給盲目考學者敲響警鐘。[詳細]
李雷與韓梅梅的走紅引發(fā)了“80后”集體懷舊的熱潮,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追憶逝去的苦樂年華;由此衍生的“李雷與韓梅梅之歌”更是讓網友聽得淚流滿面,正如同歌曲中所唱的那樣,這是專屬“80后”靈魂深處的小曖昧,在時過境遷后念及既往,內心惟余一份美好。[詳細] |
“時光穿越貼”的橫空出世引起無數人對韶華不再的唏噓感慨,網友紛紛回貼追憶往事,不少人直言抱著開玩笑的心情進來,最后卻是哭著回帖。正如一位網友所言,與其說這個“穿越貼”是一臺時空穿梭機,倒不如說它更像一個生命的驛站,給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一個停下來審視自己的空間。[詳細]
據調查,八成以上的“80后”有懷舊情結。對此,有人認為是現實壓力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社會快速變革和發(fā)展背景下的現象,但至少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曾經廣受詬病的“垮掉一代”正在步入成年。[詳細]
長期以來,“80后”飽受各方爭議,如今步入而立之年,成長于不同年代的人也在表達各自看法,部分年長者直接稱之為“崩潰的一代”;后起的“90后”則視其為“落伍一族”;這一話題在網絡上也引起網友激辯。[詳細] |
“80后集體奔三”的話題受到媒體廣泛關注。有欣喜也有焦慮,有期待也有擔憂!80后”的生活狀態(tài)和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生活質量。因此,媒體呼吁社會給這代人多些理解,少些苛責。[詳細]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北京奧運會中,素來廣受詬病的“80后”,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責任心、受到各方一致好評。2009年長江大學三名大學生舍身救人及浙江工業(yè)大學學生楊濟源見義勇為等事跡,均令無數人為之動容!80后”正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敢于擔當的一代。[詳細]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