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周麗莉今年過年沒有選擇回家,而是留在深圳的公司。除去租房和生活開支,所剩無幾的薪水使她無法也害怕面對自己的弟弟妹妹們。
“在遼寧老家里,每到過年叔叔和姑姑家的弟弟妹妹們都來我家過年,再加上我的親妹妹,每年都要給這些孩子不少壓歲錢。差不多是一個月的工資了!敝茺惱蛘f。
和周麗莉差不多的是,當下不少工薪族沒有回家過年,成了“恐歸族”。
對于不少囊中羞澀的工薪族而言,派發(fā)壓歲錢成了一種沉重的煩惱。在中國各地,春節(jié)習俗各不相同,但給壓歲錢卻是共通的,長輩給晚輩,工作賺錢的給不工作不賺錢的,結婚的給沒結婚的。
東北大學經(jīng)濟學副教授馬曉方說,派發(fā)大額壓歲錢的富人肯定有不少,但更多的人是將不太多的收入作為壓歲錢派送,這確實是有點讓工薪族“心驚肉跳”。
就一般而言,在城市給一個孩子壓歲錢最少一二百元人民幣,十個就是一二千元,姐姐哥哥的孩子,親戚的孩子,朋友同事的孩子,鄰居的孩子,過年給出壓歲錢三五千元是尋常事。這對一部分經(jīng)濟實力不強的工薪階層來說,無疑是煩惱的事。
與此同時,壓歲錢水漲船高,年年見漲。給壓歲錢往往有三怕:怕給少了,怕漏給了,怕給晚了。“人家給多少,自己就得給多少,總不能給少了,少了拿不出手,沒面子!痹跂|北特鋼集團工作的劉洋說,“然而多了又給不起。”
出于對給壓歲錢的“恐懼”以及家長擔心孩子亂花壓歲錢,有人提出“不妨用知識給孩子壓歲”,以送孩子圖書、畫報之類代替送壓歲錢。
不過,絕大部分人還是認為,春節(jié)一年一度,象征性地給一份壓歲錢而圖個熱鬧還是不錯的。
民俗學家認為,中國人過年,長輩給晚輩送壓歲錢的習俗由來已久。壓歲錢意味著鎮(zhèn)歲、避邪、祛病、祈福,是長者對晚輩的祝愿。多少代人流傳下來的“壓歲”習俗,自有它存在的樸素道理,是一種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文化。
“既然是一種祝福的象征,工薪族就該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濟狀況派發(fā)壓歲錢,錢掙得少就沒必要多給,更不能以‘犧牲’自己的生活質量和逃避不回家為代價!瘪R曉方說。(姚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