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并注明摘自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周刊》。)
多年來,在中國電信市場上獲得數(shù)以億計訂單的國外電信巨頭們讓人羨慕不已。然而朗訊公司的自報家丑行為讓人震撼!艾F(xiàn)在很難讓我相信,一個外國公司在中國獲得成功,并同時能夠保持手腳干凈!币晃煌鈬賳T這樣評價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操守。
但是,我們是否意識到——“行賄者”所面臨的不僅是公司利益與職業(yè)道德的沖突,更是他們身在其中的中國商業(yè)環(huán)境的“潛規(guī)則”
戚道協(xié)幾乎是臨危受命,熬過了極為艱辛的大裁員及內部重整,捱過了電信業(yè)的寒冬。但就在他初嘗喜悅之時,卻得到來自美國新澤西州茉莉山的消息:他被解雇了。從3年半前開始,戚一直任朗訊科技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事情似乎是4月6日突然從朗訊總部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一份文件中傳出:由于涉嫌違反美國《海外反腐敗法》,朗訊公司解雇了中國公司的4名高級管理人員——總裁、首席運營官、一名財務經理以及銷售經理。
此時,戚和其他三位被解雇的同事噤若寒蟬!斑@是第一例跨國公司在中國以涉嫌違反《海外反腐敗法》的名義解雇中國高級雇員!眹鴥戎稍兗瘓F易觀國際上海分公司總經理于輝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于輝曾任職于西門子(中國)公司及其他幾家美國公司。“事件將逐漸波及到中國其它電信設備制造商和設備采購者,他們能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嗎?”于預測說。
事出有因的坦白
“在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會接受任何采訪的,也不會對這件事情作任何評論。”4月9日晚9時許,中國《新聞周刊》致電朗訊位于美國新澤西州茉莉山總部得到如上答復。
當天晚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簡稱證交會),對本刊確認已經收到了朗訊公司以“FORM8—K”的報表形式提交的內部審查報告,“FORM8—K”不是常用的申報表格,而是當公司做出重大并購或高層人事更迭的時候所采用的。
“我們將調查此事,但在此過程中我們還不能說什么!泵绹C交會的一位發(fā)言人對本刊說。
4月10日,朗訊中國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描述了4月7日發(fā)生在朗訊中國公司的情形!爱斕煜挛绺鞯胤止径紖⒓恿司W絡視頻會議。朗訊總部負責人向中國員工證實,戚道協(xié)、關赫德等四名高層管理人員被解職,地區(qū)業(yè)務暫由朗訊全球銷售部門總裁Robert Wartsler負責!边@位員工說,之前他們是從媒體得知這一消息的。
他回憶,數(shù)月前,朗訊中國曾對所有員工進行了一次系統(tǒng)的有關“反腐敗”的培訓,“現(xiàn)在,我們想起那次培訓,感到公司可能用意很深。”。
一些事實也許可以讓人看到朗訊總部此舉的內在邏輯:2003年8月,由于涉嫌在沙特阿拉伯行賄當?shù)毓賳T,朗訊公司迫于美國證交會和司法部的壓力,開始極為嚴厲的內部審計。去年9月底,朗訊在一份年度報告中稱,公司覺察到,對公司國外運營中出現(xiàn)的一些涉嫌違反《海外反腐敗法》的行為缺乏內部管理。
今年3月22日左右,美國證交委員會宣布,由于朗訊科技公司在證交會對其進行財務調查時,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將對該公司處以2500萬美元罰款。面對如此高額的罰單,朗訊發(fā)表聲明,他們對美國證交會的決定“表示失望”。
在緊隨其后的4月6日,朗訊總部即向美國證交會和司法部主動申報發(fā)生在中國的“行賄事件”,并表示到目前為止,朗訊已經檢查了23個國家的業(yè)務,除中國以外的國家都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
為什么發(fā)生在中國?
戚道協(xié)曾經是朗訊公司在全球最令人羨慕的分公司總裁——在中國,無論電信業(yè)潮漲潮落,源源不斷地來自中國運營商們的訂單,令戚在數(shù)個財年都交出相當不俗的成績單。
朗訊在中國的業(yè)務主要是網絡電信通訊設備的制造和銷售,客戶幾乎囊括了中國目前所有主要的電信運營商。
戚道協(xié)在2000年秋天成為朗訊中國總裁時,朗訊、北電等跨國電信設備提供商在國內電信市場中遙遙領先。“當時,主要的采購者如中國電信還是一個典型國企,設備選型時,對于價格并不敏感,往往從技術最優(yōu)的角度出發(fā),朗訊這樣具有先進技術的國外廠商占據了絕對優(yōu)勢!比项檰柾ㄐ抛稍儙熇钶x對本刊說。
但這并不意味著朗訊在中國一帆風順。很快,隨著中國電信業(yè)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內設備制造商的迅速成長,朗訊感受到切實的壓力。
“從2001年開始,中國電信傳出分拆的消息,整個中國電信設備市場需求的增長速度在減緩,有的年份甚至出現(xiàn)了負增長(2001年~2002年),而與此同時加入的廠家卻越來越多!崩钶x說。
在此大背景下,國內的電信設備提供商們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迅速成長并形成對跨國公司的包抄。其中最知名的故事就是關于華為科技“土狼向獅子的演進”,基于對“本土文化”的熟稔,他們的營銷人員以“堅韌不拔”和“機動靈活”而著稱。
華為甚至讓員工相信,為了市場銷售增長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可恥的。據2002年5月的《IT經理世界》報道,華為員工能把一些省電信管理局上下領導的女兒上大學、愛人去深圳看海、家里換煤氣罐等所有家務事都包了;能夠冒充別的企業(yè)的人,從機場把對手的客戶接到自己的展廳里;能夠比一個新任處長的朋友更早得知其新地址,在他上任第一天將《華為人報》改投到新單位……
而這些朗訊根本做不到,“朗訊還是更多的走政府公關的路子,他們更像一家傳統(tǒng)的電信設備制造商,體面地維持著生意!崩钶x說。
但電信市場的競爭卻日趨激列,小廠商逐漸失去生存空間,整個電信行業(yè)采購都向系統(tǒng)化方向過渡!案偁幹饕性谛袠I(yè)現(xiàn)有的幾家大廠商,這已經不是怎樣拓展生意的問題,而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為確保大單,設備提供商往往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币子^國際的于輝說。
無論對于跨國企業(yè)還是國內企業(yè),這些“辦法”往往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戚道協(xié)等人此次之所以涉嫌違反美國《海外反腐敗法》,問題可能就出在這里。
潛規(guī)則下“變壞”
“總部的這個決定對于我來說確實很突然。我只能說對于公司和客戶,我都沒有做出任何不正當?shù)男袨,而造成這樣的結果可能是一些誤解或者是認知上的差異吧!笔掳l(fā)之后,此次事件另一主角原朗訊中國的首席運營官關赫德對媒體稱。
作為中國業(yè)務的重要開拓者,關赫德自稱將“人生最寶貴的時光都奉獻給了朗訊”。
事實上,關的“委屈”透露出外企在華的“潛規(guī)則”——“跨國公司在中國的高層雇員往往面臨著‘公司利益’和‘職業(yè)道德’兩難選擇。一般而言,公司總部都會為了保障公司利益而默許甚至放任中國高層人員進行不規(guī)范的操作!爆F(xiàn)任美國某著名制藥集團中國公司高級職員李德(化名)對本刊說,“而一旦事發(fā),這些跨國公司又常會采取犧牲中國雇員利益的做法換取公司利益!
這幾乎是業(yè)內公開的秘密,跨國公司行賄的對象一般主要有公司合作方的項目負責人,或個別政府官員,再通過官員的“影響”拿到項目。
據了解,業(yè)界常用的方式主要有:通過開列“項目服務費”、“技術咨詢費”等賬目來支付賄賂;以簽小合同的方式將錢移支;零售企業(yè)則用票據換取現(xiàn)金……
而在朗訊所在的國內電信設備市場上,競爭越來越激烈,“廠商必須拿出更多的籌碼,哪只貓不吃腥呢?”服務于一家美國電信設備提供商的一名銷售經理告訴本刊,他認為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電信市場仍缺乏透明度,政府干預過多。
面對強勁的競爭對手,朗訊在近幾年斬獲頗多。2002財年時,朗訊中國在朗訊全球的總收入中占8%,但2003年一年一躍而升為11%,這是驚人的一躍。朗訊中國高層曾表示:“(朗訊)能否實現(xiàn)全球的扭虧,關鍵在中國市場。而在中國政府發(fā)放3G牌照后,朗訊能否繼續(xù)扮演類似聯(lián)通CDMA主要供貨商的角色,則事關朗訊全球的生死!
今年2月2日,朗訊中國再次拿下了中國聯(lián)通和中國電信總價值超過3.5億美元的多項重要合同,涉及朗訊幾乎全部新一代網絡產品和服務。而此前的2003年9月,朗訊與聯(lián)通簽到逾2.3億美元的CDMA三期合同,其競爭對手摩托羅拉和愛立信在此項工程中分別只獲得了9000萬美元和5000萬美元的訂單。
反戈一擊背后
“朗訊事件可能引發(fā)中國商業(yè)環(huán)境的改變。一些新的措施可能會出臺,負責采購的人員將面臨更多的監(jiān)督。國內的其它設備供應商,要么想出更高明的辦法多筆審查,要么就向海外看齊!庇谳x分析說。
美國的《海外反腐敗法》就是在發(fā)生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腐敗事件”暴露后制定的——1976年2月美國最大的武器制造商洛克西德·馬丁公司向日本政府官員支付了2200萬美元的賄賂,事件導致當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因此而被捕。從此美國政府拉開了企業(yè)海外反腐敗序幕。
“當時美國沒有專門法律針對企業(yè)海外行賄,很多企業(yè)的高管并未因此而受懲,但第二年美國政府就制定了該法律。”北大國際MBA訪問教授王衛(wèi)東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說。
這部“嚴刑峻法”由美國證交會和司法部聯(lián)合執(zhí)行,其中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為行賄事實認定,另一部分為企業(yè)會計報表造假認定!斑`法事實認定后,單筆行賄最高罰款200萬美元,相關人員最高量刑5年。如果篡改了會計報表,則最高罰款500萬美金。美國執(zhí)法機關往往數(shù)罪并罰高達千萬以上!蓖跣l(wèi)東介紹說。
該法出臺后數(shù)年后,美國企業(yè)界認為該法有可能令美國公司失去海外競爭優(yōu)勢,而要求平等的對待權利。1997年5月,在美國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出臺了共同反對國際貿易中的行賄的條約,33個國家都簽訂了該條約。由此,限制企業(yè)行賄成為國際慣例。
在中國,相關措施和法律還在醞釀中。1993年起施行的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钡摲ㄖ唤o予違法者小限度的工商行政處罰,而中國特色的商貿公關手腕靈活多變,很難用這一法律條款囊括。
商務部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則將問題歸結為兩點:一是中國特殊的文化和制度環(huán)境,另一方面就是企業(yè)界長期以來的習慣性沉默。
現(xiàn)在,至少沉默被打破了。
“朗訊拿自己開刀,解決了自身清白問題,也等于揭露了其他公司,其潛臺詞是:朗訊都有這樣的錯誤,誰能證明自己的清白?”一位電信分析師對本刊說。
“對于中國其它的設備供應商和設備采購者,朗訊的行為意味著反戈一擊,他們想改變的是,現(xiàn)有的不良游戲規(guī)則!庇谳x認為。
稿件來源:中國《新聞周刊》作者王晨波、馮亦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