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2日電 證券時報消息,一些盈利增長潛力大、公司治理良好的中國A股公司的股價并未充分體現(xiàn)其價值,因此這部分股票對于境外投資者,頗具吸引力。
日前,繼國內五家商業(yè)銀行正式獲得托管人資格后,消息人士透露,高盛、摩根斯坦利即將推出投資中國A股基金,與此同時,德意志銀行也計劃申請2-3億美元QFII投資額度。種種跡象表明,QFII正式實施已經進入倒計時。
去年11月QFII有關政策出臺后,幾家歐美大投行均表達了希望成為首批QFII的強烈愿望。在各大境內外銀行申請托管人資格期間,中國證監(jiān)會有關人士透露,已有一些境外機構進行QFII額度的預申請。與此同時,準托管人也透露,不少境外機構已紛紛與境內國有商業(yè)銀行洽談具體的QFII托管協(xié)議(包括厘定托管費、提供何種服務、如何通過托管人委托境內券商進行證券投資等)。但具體是哪些境外機構,一切盡在外界的揣測之中,當事人似乎并不急于公開表白。
就在QFII“半抱琵琶半遮臉”之時,2月25日至28日,德意志銀行在上海四季大酒店組織的一場聲勢浩大的A股中國公司推介會上高調表示,近期將找到委托行和委托券商,正式成為A股的境外投資者。這是首家公開亮出底牌的境外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底高盛(亞洲)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到歐美拜訪過基金經理之后就曾得出結論———海外投資經理對中國A股并不十分感興趣,中國值得投資的A股公司不多。但德意志銀行此次推介會罕有地受到了很多海外投資者的強烈響應。跟隨這個在亞太地區(qū)市場投行業(yè)務量排在前三名的投資機構到來的200多位海外基金經理和80家A股上市公司的高層領導逐一會面,場面熱鬧非凡。
看來,海外投資機構對中國A股市場的熱忱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原因何在?
毫無疑問,“看多中國經濟”始終是投資中國股市最好的理由。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中國在環(huán)球經濟一片低迷的形勢下,近年來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通過投資中國的優(yōu)秀企業(yè),分享中國經濟的高增長一直是海外投資者的愿望。近期隨著中東局勢逐步升級,中國股市表現(xiàn)出來的“獨善其身”的特點,令中國免疫于可能爆發(fā)的伊拉克戰(zhàn)爭對環(huán)球股市所造成的不確定性。如果說H股時常充當環(huán)球資金避風港的角色,那么中國A股市場則是一個容量更大更深的安全去處。事實上,A股市場經過1年半的調整,投資價值也日漸凸顯。目前其流通股市盈率已從高峰期的60倍下滑至40倍左右,一些上市公司的股價已逼近凈資產水平。盡管40倍的市盈率相對于美股約20倍、香港市場15倍的水平仍然明顯偏高,但正如一位外資投行人士所說的,“市盈率也不是絕對值,作為戰(zhàn)略投資者,我們尋找的是未來相對成長空間大的股票,屆時這些股票的市盈率可能在15倍甚至低于這個水平,這樣我們就獲利了”。而且,相比H股(48只)和B股(110只)市場,A股市場1200只股票能給投資者更多的選擇余地。尤其是,一些盈利增長潛力大、公司治理良好的純A股公司的股價并未充分體現(xiàn)其投資價值,因此這部分股票對于境外投資者而言,無疑頗具吸引力。
不少境外機構坦言,盡管開始投資A股市場的資金量不大,充其量僅為其環(huán)球投資組合的千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但意義重大。首先向中國有意推進QFII,積極成為首批QFII容易獲得中國政府的認可,為其以后爭取更大的投資便利創(chuàng)造條件。事實上,從韓國、臺灣地區(qū)的經驗來看,“早進入早受益”是經驗之談。通過派駐基金經理和研究隊伍,可以使集團搶先積累起投資新市場的經驗,為以后加大投資力度和獲取高回報打下基礎,當然也有利于下一步爭取更多有意投資中國市場的海外客戶。
德意志銀行有關高層透露,此次向中國證監(jiān)會申請的額度會在2-3億美元之間,在拿到QFII資格后,計劃3個月之內先匯5000萬美元進來。客戶進來之前,他們將自己試試水溫,因為先前進入中國A股市場的5000萬美元將完全是德意志銀行的自有資金,之后的2.5億美元基本采用子賬戶方式。
無獨有偶,有消息人士于3月初透露,華爾街兩大金融機構也計劃推出首家針對中國國內股市上市公司的投資基金。高盛集團和摩根斯坦利公司正試圖建立所謂A股投資基金,該基金將以硬通貨發(fā)行并向外國投資者開放。高盛駐香港的發(fā)言人對此予以了證實,但未提供相關細節(jié)。
雖然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計劃推出的基金規(guī)模尚未最后確定,但知情人士估計,最初的資本規(guī)模將有1億-2億美元。這兩家基金將投資中國股市和國債市場,并在資本回籠以及傭金和其他費用的規(guī)定方面接受中國政府的監(jiān)管。資深人士透露,預計中國的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將在未來幾個月批準成立這兩家基金。
過去10年中,高盛和摩根斯坦利這兩家美資投行一直是積極參與中國公司海外證券發(fā)行的承銷商,近幾年,他們開始和中國的金融公司合作,處置國有銀行堆積如山的壞賬。此次向中國A股市場推進,使他們獲得了一個潛在利潤豐厚的新市場以及一個吸引新客戶的新招。駐上海的金融行業(yè)咨詢師史蒂芬·哈納稱,中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經濟體,這些投資銀行由此發(fā)現(xiàn)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