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研究小組根據(jù)2002年至2006年間各國的瘧疾事件報告,同時參考限制瘧疾傳播的氣候資料如溫度和干旱等,匯編了瘧疾影響范圍資料,并把這些信息轉化成地域性和全球性的分布圖。分布圖顯示,在一些瘧疾風險度高的國家,其人均獲得的瘧疾防治資金要低于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公共衛(wèi)生專家希望這一新的研究結果有助于集結根除瘧疾的力量,以更好地迎接這一威脅帶來的挑戰(zhàn)。相關研究報告發(fā)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醫(yī)學》上。
瘧原蟲是一種導致人類瘧疾的寄生蟲,由蚊子傳播給人類,全球每年有5億人感染瘧疾,并導致100萬人死亡,到目前為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qū)是影響最嚴重的地區(qū)。但關于瘧疾全球分布情況一直缺乏全面的數(shù)據(jù),最近的全球瘧疾分布圖要追溯到1968年,這也導致一些瘧疾資金中介只能通過推測來判斷哪些地方最需要資金。2006年,英國維康基金會和世界各地成立的公共機構發(fā)起了匯編瘧疾分布計劃。
新分布圖顯示,大約有23.7億人即世界人口的35%%存在瘧疾感染的風險,與1994年的46%%、2002年的48%%相比,這一比例有所下降。分布圖同時顯示,目前全球大約有10億人群生活在瘧疾高風險地區(qū),而非洲以外地區(qū)感染率少于5%%。
一位領導該研究項目的英國牛津大學流行病學家表示,這一分布圖凸顯了瘧疾風險與資金使用之間的不協(xié)調(diào)。比如,東南亞和非洲一些存在較高瘧疾感染風險的人群比蘇里南等南美洲瘧疾低風險人群所獲得的人均瘧疾防治資金少。這位專家認為,目前簡單地依靠人均瘧疾防治資金并不能滿足徹底根治瘧疾的要求,應對防治資金進行重新分配,以照顧那些瘧疾高風險地區(qū)。
波士頓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一位瘧疾生物學家認為,分布圖的精確性是空前的,是瘧疾研究“成熟”的標志,這將為未來成功開展瘧疾干預提供重要依據(jù)。(記者 陳瑜)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