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国产成人综合,爱如潮水在线播放视频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IT新聞
    深圳特區(qū)報:國內3G手機的春天在哪里?
2009年11月18日 15:18 來源:深圳特區(qū)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自國內3G面市以來,終端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價格高、外觀土、功能弱等成為廣大消費者對3G手機興趣缺乏的理由。

  不可否認,目前國內3G終端市場上新品的速度比之前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由于各大國際手機品牌的積極響應,市場上3G手機的“綜合素質”也提高不少,但市場反應依舊冷淡,是什么原因讓國內3G手機市場的春天遲遲不來呢?

  iPhone、OPhone比著玩高價?

  隨著上個月底聯(lián)通版iPhone的發(fā)布,總算是讓國內的3G終端市場有點撩動消費者購買欲的“姿色”了,但不菲的價格還是令聯(lián)通版iPhone只能成為“小眾消費品”,更讓國內廣大的水貨iPhone經銷商重新看到了水貨市場的“潛力”。

  據中國聯(lián)通公布的數據,iPhone正式發(fā)售五天里賣出了5000部,對這個業(yè)績聯(lián)通還比較滿意。但是,在2007年蘋果iPhone年首次發(fā)布的時候,其美國的獨家運營商AT&T在兩天的時間里總共激活了14.6萬部iPhone。而2008年3G iPhone發(fā)布時,正式銷售的一周之內就在全球賣出了100萬部。由此來看,iPhone的市場潛力并不只五天5000部這個水平。歸根結底,這與聯(lián)通版iPhone的售價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

  同樣的現象也可能在移動定制的OPhone手機上重演。近日,LG電子表示其首款OPhone手機GW880將于本月底上市,而GW8800的價格大約為5200元左右,這明顯是一款高端手機。而從目前各品牌已經發(fā)布的OPhone手機產品價格來看,這種功能強大的3G手機還是無法擺脫高價格的“陰影”。

  當然,也有人寄希望于正與中國電信談判的黑莓手機,就算黑莓手機的售價可能會低于“兩Phone”的水平,但與其配套的服務價格又會令不少消費者“三思而后行”。

  千元3G手機太不時尚?

  假如把國內3G手機不得人心的責任全部推給“高價”這一因素上,也是不公平。其實,市面上也有著為數不多的千元3G手機存在。但為什么這些和2G手機差不多價格,甚至還要便宜的3G手機也賣不動呢?

  用一個詞來總結,就是“不時尚”。外形不時尚,功能也不時尚。

  記者在市面上看到的千元3G手機大多數看起來都比較“厚重”,與時下正流行的輕薄、小巧的手機時尚“背道而馳”。另外,千元3G手機的機身質感和做工也都略顯粗糙,這也是令許多消費者難以接受的地方。

  功能上的“不時尚”也是千元3G手機的一大弱點。與同價位的2G手機相比,千元3G手機的娛樂功能明顯處于弱勢,唯一可以拿出來說道的就是“3G功能”。而事實上,目前3G手機能與2G手機拉開差距的3G功能就是視頻通話以及高速無線上網,這兩項功能也都受制于運營商的3G網絡水平,因此,在目前的網絡環(huán)境下并沒有顯著的優(yōu)勢。

  3G資費吸引力不大

  與不斷下調的各項2G服務資費相比,國內3G的資費對消費者吸引力確實不大。

  從目前國內運營商提供的3G服務來看,3G應用中最受“追捧”的就是高速無線上網,幾乎每家運營商都大肆針對無線上網大做文章。但在使用高速無線上網時,隨之而來的是大量的數據傳輸,比如上網看電影、電視等,這流量費算下來不會是個小數目。

  本來,今年年初,中國電信一反其它運營商手機上網按流量收費的常規(guī),首次推出按時長計費,這被認為是國內最“透明”的3G資費,受到業(yè)內一致推崇。然而,時隔半年多,中國電信卻退回按流量計費的老路上,這不僅意味著使用無線上網時有可能人付出更多的費用,也意味著無線上網會是一筆糊涂賬。例如,用手機上網看一部1個半小時的電影,如果按時間計費,很容易算得出要付的費用,但按流量算,便不那么容易說得清楚了。顯然,從消費者的角度出來,使用視頻多媒體等高帶寬的業(yè)務時,時長計費模式最為容易接受。

  事實上,含糊不清的流量計費阻礙了不少消費者對手機上網的熱情,也讓手機電視、手機音樂等3G多媒體業(yè)務乏人問津。調查表明,“上網資費太貴”和“不清楚上網費用”依然是制約人們敞開使用3G的主要原因,這也是間接影響了消費者對3G手機的接受度。畢竟沒有多少人會買一部3G手機卻仍然只繼續(xù)用它來使用2G的應用。怎么看都是不太現實的行為。

    ----- IT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