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3日電 據(jù)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圣地亞哥中華會館前主席徐惠寶家中,精心保存著一具百余年歷史的鐵熨斗。這是當?shù)乩蟽S譚氏家族后人送給她的紀念品,也是反映早年華人洗衣業(yè)的珍貴文物。
手工洗衣業(yè)與餐飲業(yè)曾是華裔先民在美國艱苦打拼的象征。據(jù)史料記載,在百余年前的北美洲各地華埠,開一家小規(guī)模的洗衣店只要投資75美元。初來乍到的華人只要購置一個烘爐、一只大木盆、幾把鐵熨斗,再租一處后院寬敞、能晾干衣服的房子,就可以掛牌做生意。
這種不要求通曉英語、又不需要特殊技能的行業(yè),曾經(jīng)養(yǎng)活數(shù)不清的華裔新移民。1853年《紐約畫報》的一幅素描插圖上,可以看到當年洗衣店運作的概貌:左側的男人正在熨燙洗好的衣服,中間的一人正在縫補衣服上稍有破損之處,右側的一人顯然是“跑街”的學徒,正準備將洗好的衣服送回顧客手中。
手工洗衣利潤低微,華人為賺錢養(yǎng)家,就必須不分晝夜拼命洗、晾、漿、熨。通常洗衣工場與臥室僅一墻之隔,年幼的第二代就在熱氣蒸騰、皂水長流的環(huán)境中成長,課余還要幫忙折疊衣服、打掃衛(wèi)生。
但以此謀生的華人,還是不能被當時種族主義甚囂塵上的主流社會接受。凡有華人聚居的州、市,都曾制訂針對華人洗衣業(yè)的法規(guī),以征收苛捐雜稅、多方設限等手段排擠。1925年,一位結束留學美國準備搭船返鄉(xiāng)的中國學生,懷著悲憤心情寫下日后廣為傳誦的《洗衣歌》。這位青年就是中國文豪聞一多(1899-1946)。
“年去年來一滴思鄉(xiāng)的淚,半夜三更一盞洗衣的燈”,聞一多的詩句反映先民生活的艱困,也激勵著莘莘學子發(fā)憤攻讀,提升華人社會地位。當年紐約華人洗衣業(yè)聯(lián)合會(簡稱“衣聯(lián)”)的英文秘書、老僑子弟唐明照就是這樣一位有志青年,他后來投身中國外交界,最終出任聯(lián)合國副秘書長。
珍藏百年鐵熨斗的女律師徐惠寶表示,她要讓老一輩的創(chuàng)業(yè)史代代相傳。在她開辦的“圣地亞哥中文學!保瑢W童們都見過這具熨斗與其它先僑遺物,對這些遺物背后的故事都不陌生。(李大明)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