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亚洲综合伊人,欧美极品尤物在线播放一级,2021手机日本卡一卡二新区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華人新聞
    面對中國盛世 海外華人更需要自強不息求強盛
2009年10月04日 13: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新網10月4日電 加拿大《加中時報》3日刊發(fā)社論文章說,新中國六十華誕慶典拉下帷幕,海外華人面對著中國盛世的來臨,不僅需要“爭尊嚴”,更需要“求強盛”,中國的強盛未必能改變到海外華人的具體生活,但可以激勵華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努力奮斗,扎根成長。中國在騰飛,海外華人當更自強不息。

  社論指出,盛況空前的新中國六十華誕慶典剛剛拉下帷幕,“CHINA”的聲威震撼全球。在一片喜慶、榮耀之時,海外華人面對著中國盛世的來臨,不僅需要“爭尊嚴”,更需要“求強盛”,在異國他鄉(xiāng)創(chuàng)造出中華民族的更廣闊的光輝,扎根移民國家茁壯成長。

  社論稱,中國人的自豪感現(xiàn)在已達到百年來的最高亢點,海外華人更有深層的感動;仡櫲A人移民史,北美的華人移民長期處於卑微弱勢的地位,深受種族屈辱之苦,百年前懷著“金山夢”而來的華人勞工,他們的悲慘烙印早已刻下了注腳。這導致了海外華人一直處于一種“爭尊嚴”的壓抑生活心境之中,盼望中國國富民強,提升民族的國際尊嚴及地位。

  為何數(shù)十年前中國原子彈試爆成功,令很多中國留學生及海外華人淚流滿面;為何每次中國載人飛船上天,以及大型閱兵典禮令華人移民激動萬分?除了第一代中國移民的故土鄉(xiāng)情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國的強盛與海外華人的民族尊嚴息息相聯(lián)。華人移民來到歐美發(fā)達國家,一直感受到種族自尊長期受踐踏,過往受歧視的情況多不勝數(shù),更不用說早年的“東亞病夫”標簽曾讓很多舊中國的知識份子忍受錐心之痛。所以華人移民深藏著的是一股無比強烈的中國強盛熱望。

  時至如今,21世紀,這一被世界看好的“中國世紀”,中國的崛起強盛已是不爭的事實,中華民族的地位已在不斷提升,海外華人同享其榮,尤其在近十年來極大轉變了傳統(tǒng)的卑微意識,在主流社會政經、文化等各方面的地位日益顯著。在這一劃時代的轉變中,海外華人應當思考如何利用中國發(fā)展良機,在異國他鄉(xiāng)發(fā)揮出華人群體的強盛力量,這才是海外華人未來更大的考驗。

  社論指出,客觀而言,現(xiàn)在的中國移民形態(tài)已大不同於以往,有一種斷層式的突變。“遠托異國,昔人所悲!”之類的悲凄早已逝去,代之而來的是新一代移民。出于個人、家庭、事業(yè)發(fā)展的考量,大量的技術人才、富裕商人放棄國內優(yōu)厚環(huán)境及發(fā)展基礎,選擇移居海外,包括以往有逾八、九成的中國留學生選擇移居海外,無論個人有多少中國情結,但最終大部份移民還是會融入海外社會,包括歸化為其他國籍,成為華裔加拿大人、華裔美國人等,他們背負的不再是族群卑微情結,而是如何在異國他鄉(xiāng)重新發(fā)展成長的重擔。

  中國日益強盛,經濟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對很多放棄國內優(yōu)厚環(huán)境的新移民而言,反而會形成逆向的心理壓力,一旦移民之初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受挫,就會處于低落徘徊的心境之中,F(xiàn)實而論,大部份移民與中國的實際聯(lián)系會隨著歲月而日見其疏,除了一小部份人可能回流,或是生意往來,絕大多數(shù)移民最終是落葉於移民國家,更何況土生土長於海外第二代、第三代。新一代中國移民不僅需要“爭尊嚴”,更重要的如何作為一個加拿大人“求強盛”。

  社論表示,中國的強盛未必能改變到海外華人的具體生活,但可以激勵華人在異國他鄉(xiāng)努力奮斗,扎根成長。中國可以有世界領袖人物,海外華人也能培養(yǎng)出呼風喚雨的政界雄才;中國有越來越多公司闖入世界五百強之列,海外華人也能夠創(chuàng)出聞名全球的名牌,這才是中華民族之氣慨,應讓祖國為海外華人的成就而自豪。

  中國盛世并不會減輕海外華人奮斗的重擔,比較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發(fā)言權,海外華人在主流社會的權重地位明顯不足,前路還很艱辛,從參政議政,到商業(yè)發(fā)展,海外華人無法頂著一個“中國盛世”的形象光環(huán)就能達成,需要每個華人參與努力,真正融合于移民國度之中,以實際成就來建筑自身地位,否則民族的豪言壯語也僅是虛幻之影。中國在騰飛,海外華人當更自強不息,祝愿“中國世紀”并非僅在中國發(fā)生,未來同樣會在海外華人世界中放出光芒。(王迅雷)

    ----- 華人新聞精選 -----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