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10月9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9日發(fā)表社論說,綠營人士一再就兩岸議題猛打牌,顯然多少有些政治效益,才會如此樂此不疲,因此更值得關注的是臺灣社會某種集體心態(tài):為什么那么難以平常心來看待對岸?沒有自信心不但會讓臺灣一些人對大陸現(xiàn)狀懷有阿Q心態(tài),還會鼓動社會集體情緒陷入不必要的敏感猜疑。看到對岸的六十慶典聲勢浩大,多么希望臺灣也可以自信滿滿、昂首闊步前進。臺灣應該要用健康態(tài)度看待自己、看待兩岸關系。
文章摘編如下:
八八水災發(fā)生近兩個月,民進黨“立委”質詢“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大陸的捐款來了多少,聽到吳說收到了八、九億元(新臺幣,下同),綠營民意代表顯然很不滿意,直說要吳保證大陸捐的錢會全數(shù)到位,吳“院長”除了表示無法替對岸承諾些什么之外,還說大陸的捐款部分指定要修建雙園大橋,而“行政院”評估不適當,因此已予以婉拒。吳主動把這段話說出來,應是希望轉移綠營“立委”隨時會扣下的“親中”、“媚中”大帽子。
臺灣對別人、特別是對對岸的善心好意,似乎很難心平氣和、很難就事論事評估,總是帶著一個防衛(wèi)心,認為中共如果對臺灣要做什么的話,就一定是帶著特定的目的;因為戴著有色眼鏡看對岸,所以看到的都是問題:大陸不捐款是沒良心,捐款太少一樣沒良心;捐款還沒到位是沒誠意,希望捐款用在什么地方是干預…永遠都在挑剔。
老實講,捐款指定用途沒有那么不對、不應該,一來,捐款做好事的人想做在一些明顯、容易被看見、被記住的事情上,算是人情之常,就是一般人捐款時也難免會有這種心態(tài),只要被捐贈、被幫助的人與地方的確有此需要,就算是好事一樁;其次,捐款做一些明顯可見的事,例如重大工程,比較容易昭信,更何況,這批捐款也有些來自臺商,他們希望透過像蓋雙園大橋這種比較大的工程,顯示根留臺灣的心意;當臺灣對其它地方進行援助時,不也常常表明希望參與的是重要的建設嗎?
第二,部分綠營人士“逢中必反”的慣性已讓他們愈來愈缺乏常識,甚至于扭曲人性。在兩岸議題上,任何風吹草動、任何蛛絲馬跡,綠營文章會愈做愈起勁,豈肯放手?愈是害怕,愈是會讓民進黨看到出招機會。
綠營人士一再就兩岸議題猛打馬“政府”,顯然多少有些政治效益,因此才會如此樂此不疲,因此更值得關注的是臺灣社會的某種集體心態(tài):為什么那么難以平常心來看待對岸,為什么會對大陸有這么多負面感受?除了歷史性的因素等之外,還有一個潛在的心態(tài)是臺灣面對著逐漸崛起的大陸有了種種矛盾和失落。
當自信心變得低落時,大陸的閱兵大典看起來就刺眼、捐給臺灣八八風災的捐款也就扎心?杀部膳碌氖,沒有自信心不但會讓臺灣一些人對大陸的現(xiàn)狀懷有“眼不見為凈”的阿Q心態(tài),還會鼓動社會的集體情緒陷入不必要的敏感猜疑,動輒受傷并且脆弱;老實講,這真的會讓臺灣的社會力萎縮,消耗能量、甚至于一事無成。
看到對岸的六十慶典如此聲勢浩大,我們的心里多么希望臺灣也可以自信滿滿、昂首闊步前進!臺灣應該要用健康的態(tài)度看待自己、看待兩岸關系,積極地為自己創(chuàng)造下一個走路有風的時代。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