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韜光養(yǎng)晦”,人們馬上就會想到一九九○年鄧小平提出來的基本國策。在當時,蘇聯(lián)和東歐各國逐一解體,作為第三世界的中國,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先避免強硬外交,低調(diào)行事,減少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戒心,然后全力以赴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在當時那個國際形勢之下,鄧小平提出“韜光養(yǎng)晦”,是很有戰(zhàn)略眼光和遠見的。
韜晦之計最早見于《舊唐書•宣宗記》,原文是“歷太和會昌朝,愈事韜晦,群居游處,未嘗有言。”意思是指隱藏才能,不使之外露。歷史上最有名的有關(guān)“韜光養(yǎng)晦”的典故,則出自《三國演義》。在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guān)公賺城斬車冑”中有這樣的記敘:“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后來曹操請劉備喝酒,劉備心下忐忑,不知曹操到底是什么用意。席間,曹操讓劉備列舉天下英雄,劉備說了一串兒名字,其中當然沒有自己。曹操說,這些人算什么,像你我這樣的人才算是英雄呢;劉備聞言大驚,以為曹操看穿了自己的野心,手一抖,筷子掉在了地上,正在這時,雷聲大作,劉備趕緊藉此掩飾自己的失態(tài),說雷聲太大了,嚇得他筷子都掉了;曹操見狀,心想打個雷都能把他嚇成那樣兒,估計成不了氣候,也就不再戒備他。
在戰(zhàn)爭中,“韜光養(yǎng)晦”無疑是一種充滿智慧的策略。把自己的鋒芒掩飾起來,讓敵人摸不清自己的實力與底細,這樣一來,對方就容易產(chǎn)生輕敵之心,從而放松警惕,然后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置敵于死地。這有點兒像埋伏在草叢中的獅子,小心翼翼地藏在暗處,悄悄靠近正在燦爛的陽光下悠閑吃草的羚羊,等時機成熟之后,便會一躍而出,而它的獵物,則往往毫無還手之力。
如果將職場比作戰(zhàn)場,把同事看成對手,那么,在工作中,“韜光養(yǎng)晦”也不失為一種謹慎的保身之計。愛顯山露水、鋒芒畢露的人往往人緣不好,不僅在同事中不受歡迎,也難得上司的青睞。俗話說,槍打出頭鳥,有了事故,倒霉的也常常是那些風(fēng)頭出盡的人物。所以,聰明人含而不露,遇事先觀察,不隨便表達意見,畢竟,少說一句話,也就少一分說錯話的可能;等別人摔了跟頭,自己的機會也就自然來了。
“韜光養(yǎng)晦”雖然有臥薪嘗膽之風(fēng),大智若愚之表,但到底只是一種策略。既是策略,它的價值就限于“實用價值”,如果因為它是現(xiàn)在的基本國策,就將其上升到真理的高度,甚至把它當作為人處世的準則,那就有失偏頗了。
譬如,有人愛把“韜光養(yǎng)晦”與謙虛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這是一種中華民族的美德。我覺得這個論點站不住腳。首先,謙虛是一種心境,是在自信的基礎(chǔ)上散發(fā)出來的平和與寬容,虛懷若谷的人,不會刻意去顯擺什么或是隱藏什么,因為那份沉穩(wěn)的底氣不是裝出來的;而“韜光養(yǎng)晦”卻是一種策略。所謂策略,也就是一時之計,而非一種狀態(tài)。
韜晦之計的目的在于打敗對手而掩飾自己的能力,甚至著意展示自己的弱點,都是為了暫時蠱惑敵人,以便最后旗開得勝,徹底昭示自己的力量。從道德的角度來講,“韜光養(yǎng)晦”既然是計謀,就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因為,同樣一種計策,如果我方用,就是“妙計”,如果敵人用,就是“奸計”;而且,有些戰(zhàn)術(shù),比如“兵不厭詐”,就包含了一般道德準則里所不允許的內(nèi)容,所以,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本身并無所謂“美”,更不代表道德。
中國是一個講究戰(zhàn)術(shù)的國家,從《孫子兵法》開始,到后來的《三略》、《六韜》、《尉繚子》、《鬼谷子》以及《三十六計》等等,各種有名有姓的計謀就開始被運用在戰(zhàn)場上、官場上、商場上和生活中,這些計謀把中國人訓(xùn)練得深不可測,就算自己不善用計,也不能保證別人不用,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也因此,在中國,人際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變化多端,如果把這些時間和精力都用于建設(shè),那我們的發(fā)展速度還會快很多。
(摘自香港《大公報》 作者:林中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