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跨入或即將跨入“被時代”里,“被就業(yè)”、“被增長”等能夠成為現(xiàn)實,“被慈善”抑或在所難免。在一個不大的城市里,猛增1000多個慈善組織、5000多個慈善大使,想要不“被慈善”,恐怕也難以逃脫。用行政手段、行政途徑這把“鍬”,來發(fā)掘民間慈善力量,“這個可以有”,政府的引導任何時候都需要,更何況是引領慈善。但是,“全民發(fā)動式”的慈善,由數(shù)字拼湊出來的“慈善城市”,自然會淪為慈善的烏托邦。
中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一直存在著“軟肋”,主要表現(xiàn)在,慈善意識落后、法制建設滯后、慈善機制發(fā)育不良等方面。我們看到不少富人,他們坐著高檔車、豪華車在金光大道上“飆富”,相當一部分富人卻是富而不貴,富而不仁,富而無信。我們看到不少企業(yè)的義捐,同時,又發(fā)現(xiàn)“捐贈不兌現(xiàn)”的賴捐,讓自己的財富貶值。這就涉及到一個“財富品質”問題。
也許,“被慈善”,會像“被就業(yè)”、“被增長”和“叉腰肌”那樣流行起來;滎陽市也因虛擬的“慈善城市”而聲名遠播;蛟S,這樣的轟動效應下,滎陽市民的慈善意識不得不增強,與此同時,市民的抵觸情緒也會滋生!皬娕さ墓喜惶稹。“被慈善”,帶有強權遺風,又有政績粉妝之嫌,并有慈善要挾之憂,不僅難以讓軟肋硬起來,稍有不慎,就會“閃了腰”,甚至讓脆弱的慈善幼苗“夭折”。(王旭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