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繁峙縣副檢察長、反貪局局長穆新成的落馬被輿論關注。輿論熱議的除了穆家被查出的財產金額外,還有穆新成在熱衷公益事業(yè)中所呈現出的多重面孔。(《中國青年報》7月6日)
和眾多貪污腐化官員不同的是,穆新成在當地口碑并不壞,百姓評價穆新成是大俠,是劫官濟貧的俠客。他敲詐黑心礦主,得來的錢一部分給窮人,一部分給自己,這并沒什么不妥。在網絡上,一些網民也評價穆新成演繹了現代版本的《水滸傳》,他劫富濟貧,應該算是草莽英雄。被這些民間輿論包裹著的“穆新成”一案,越來越集合了“黑色幽默”的元素。在當地官場,有人評價穆新成落馬是因為“激起了官憤”,他運用反貪局的特殊職能,查過“同樣了不起的人物”,得罪了硬茬。
據新聞披露,穆新成的灰色收入大多來自各礦主的“進貢”。他積聚大量的財富一部分用來資助貧困者,和植樹造林等公益事業(yè)?墒牵滦鲁烧娴乃闶遣菝в⑿蹎?簡單概括他的多重面孔,一半是行善的天使,一半是敲詐的魔鬼。我們甚至也不能簡單判定,穆新成行善就是為了求得心理平衡。
分析穆新成所處的環(huán)境不難發(fā)現,在當地,礦權演變、股東轉換、邊界糾紛、對超層越界開采的協(xié)調,實質性操作都在“黑白兩道”通吃的社會大哥的主持下解決,礦產爭端不愿公開,更不會走“官道”的原因,是股東身份不宜見光。由于大多礦點的資金來源、股東身份、礦點的合法性、開采規(guī)模和安全設施的規(guī)范性等都經不起法律考量,都擺不到桌面上,這些人之間發(fā)生糾紛,不會通過官方去解決。正是不走官道走黑道的潛規(guī)則,發(fā)育出肥沃的“敲詐”土壤。穆新成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一我不花公家的一分錢;二我不花案子上的一分錢”積累了億萬家產。
追溯穆新成所處環(huán)境里的潛規(guī)則,并不是為穆開脫罪責。在一個脫離了法治規(guī)范、盛行以潛規(guī)則來擺平爭端的空間里,它充滿著對體制的不屑。在這個脫離了宗法網絡的空間里,無論穆新成還是進貢的各路礦主,他們都如同古代社會里的游民。附著在他們心中的那些江湖生存法,是對現代法治社會的挑戰(zhàn);他們游刃有余的生存之道,是對這個法治社會的嘲諷。當塵埃落定,穆新成“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多重身份,以及他所引起的民間輿論的爭議,無疑帶給了我們更多思索。
如果非要按民間輿論的某些套路來評價穆新成,我更愿意將其看作官場流寇,而非劫富濟貧的草莽英雄或俠客。在繁峙當地,穆新成算是有影響的人物,可是他的影響歸根到底來源于“反貪局長”的權力而非其他。所謂的“劫富”手段,無非是他變現了手中“檢察院副檢察長”和“反貪局長”的權力。沒有這個權力或官位,他的影響又從何而來?沒有這個權力或者官位,他是否有其他能力去“劫富”?所以,無論他救濟了多少窮人或投身了多少公益事業(yè),罪則當罪,那些善行并不能抵消他所犯下的罪惡。
陳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