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一個屠城的夢魘,回旋在我們腦際70年;一段數(shù)十萬人的血淚和屈辱,我們訴說了70年。70年前的夢魘時刻,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傷痛又該如何記憶?這是我們問了幾十年的問題。
2年前,張純?nèi)缬⑽膶懽鞯募o實文學登上《紐約時報》書評排行榜,今年,好萊塢紀錄電影《南京》在東西方院線放映;去年年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接待了8個西方背景的攝制組。那段被忽略的歷史,突然進入了全球視野的歷史講述中。
2007年,中國對南京大屠殺記憶和講述的接力棒也傳到了更年輕的導演手中。
南京,成為2007年藝術(shù)關(guān)注的一個焦點。它已不僅是只屬于中國人的歷史。
當我們的歷史學家和藝術(shù)家不再僅僅把憤怒和屠殺場面作為歷史表達的惟一內(nèi)容時,我們也許才會真正進入這段歷史——那段我們與其他經(jīng)歷了戰(zhàn)爭的國家和民族都共有的歷史。
閱讀導航:
跨越70年的記憶與講述
陸川:尋找悲劇后的理性與冷靜
西方眼中的南京屠城
傷痛,為了記憶還是忘卻?
張純?nèi)纾簳鴮憯?shù)字背后“人”的歷史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