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有人大代表提出新聞媒體對各類案件的報道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影響,廣東省人大代表、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胡國華回應:案件上升,跟記者沒關系,并指出這個不報那個不報不是好的管理媒體的辦法。
6日在陽江團的討論中,有代表提出媒體對案件的報道產生不良影響,省人大代表、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胡國華說,廣東GDP占全國1/8,經濟勢頭很好,是經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也是各種矛盾的突現時期,這個在我的崗位上看得很明顯,F在宣傳部新聞處最忙,他們要處理各種媒體報道中出現的問題,因為各種社會矛盾多了,新聞報料增長了很多倍,有些新聞記者沒有很好地把握導向,有些內容在沒有很好地核實的情況下報道出來,給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在報道時機的把握、版面的安排、內容的措辭不當等方面會引起很多問題,我們每天都會接到各個地方各個部門打來的電話,要求這個不報那個不報,我們基本也考慮他們的要求,但是長期這樣,這個不報那個不報并不是好的管理辦法。新聞管理應該怎樣做?有些人說,案件上升跟記者有關系。案件上升跟經濟社會發(fā)展有關系,是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客觀存在的問題,跟記者沒有關系。從新聞管理的角度來說,記者怎么使用?張德江書記說得好,他說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管理媒體不是管著他什么都不讓報。
胡國華提到,輿論監(jiān)督不能沒有,如果沒有輿論監(jiān)督,社會的很多問題解決不了,弱勢群體沒有話語權。他們靠輿論監(jiān)督引起社會關注、促成問題的解決,人大監(jiān)督、輿論監(jiān)督、群眾監(jiān)督、各個機構內部監(jiān)督都很重要,輿論監(jiān)督是社會監(jiān)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監(jiān)督過程中要提高新聞從業(yè)人員的素質,當然各行各業(yè)都要提高素質。新聞記者不提高素質,就沒有社會責任感、沒有使命感,他在寫報道的過程中會為了吸引眼球而不負責任,把關人員也要提高素質。
胡國華說,司法公正也跟從業(yè)人員素質有關系,現在有部分群眾對公檢法司部門有一些意見,我認為正常。有時候報紙做一些披露我認為也正常,領導人沒必要把每個下屬的責任都承擔起來,一報道點什么就認為是給我抹黑,我們的各級行政部門也要提高承受能力、注意跟媒體溝通,善待善用媒體,F代社會信息發(fā)達,想要把資訊全部封鎖起來是不可能的,以前可以做到,現在就沒辦法。以前沒有互聯網,現在你不報道,網上馬上就出來了。對突發(fā)事件的報道,我們出了一個《突發(fā)性事件應急處理處置辦法》,處置辦法既是對媒體的,也是對黨政部門的,要求媒體如實報道、不能炒作,對事故發(fā)生地黨政部門要求第一時間發(fā)布新聞,為新聞記者采訪提供便利,要有新聞發(fā)言人。(李雅瓊、江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