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謝海濤 彭曉蕓 張佩圓
最新一期的《福布斯》稱:“中國的稅負痛苦指數全球第三”。一時紛紛紜紜。喧囂之下,也有更多的人在思考:中國人的稅負狀況到底是怎樣的?納稅人是幸福還是痛苦?其原因又是怎樣?
稅負現(xiàn)狀分析
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布,2006年中國宏觀稅負(稅收收入與經濟總量的比值)為18%。這個數字僅比2005年小漲0.5個百分點,比發(fā)展中國家平均低3個百分點左右,比發(fā)達國家低約12個百分點。
中央黨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對此表示異議,他稱2006年政府財政收入接近3.2萬億元,如果加上1.3萬億元的預算外收費、土地出讓金5000億元、社保8000億元等預算外收入,我們真實的稅負已達31%至32%,已對刺激消費產生消極影響。
這一判斷的背景是中國稅收收入近十幾年呈直線型增長,1999年突破10000億元大關,2006年達37636億元;近年來的增速均超過20%,遠超GDP、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
與周天勇一樣感覺稅負較重的,是作為微觀個體的企業(yè)和個人。為什么會這樣呢?專家指出,一方面因為稅基比較窄,稅負主要落在一些行業(yè)和企業(yè)及個人身上。據國家稅務總局統(tǒng)計,1994年,我國工薪項目個稅32.13億元,占個稅總收入的44.21%;2004年,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為1737.05億元,其中65%來源于工資、薪金所得;2005年,工薪階層為個稅總收入貢獻了60%的份額,而富人的納稅份額不到10%。
稅收專家劉桓認為,在當前的分類扣繳制度下,高收入者享受著多源扣除的優(yōu)勢,逃稅漏稅現(xiàn)象嚴重;而3億多工薪階層由于收入來源單一,實行代扣代繳制,反而成為稅負最重的人群。有網友指出,這實在有違“多得多納稅”、“損有余而補不足”的稅收原則,稅收本應發(fā)揮的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作用演變?yōu)槭聦嵣系摹敖儇殱弧薄?/p>
稅收到哪里去了
“作為納稅人,你最關心什么問題?”據《中國青年報》日前的調查,49.4%的人選擇了“政府把我們繳的稅用到哪兒去了”。近幾年,我國稅收收入在大幅度增長,但是預算支出的透明度卻沒有隨之增高。
在上!昂w”老劉看來,政府的財政預算執(zhí)行情況報告近乎玩數字游戲。試問如此多的稅收之下,我們的福利如何呢?老劉對此深有感慨:北歐一些國家的社會福利已經囊括了國民的生老病死,在美國,稅率是按照家庭來算稅的,而在中國,稅率從來都不考慮家庭因素,把養(yǎng)老問題丟給了社會和個人。在老劉看來,稅收的法理邏輯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與高速增長的稅收相呼應的卻是“GDP崇拜”下公共服務的遞減: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已經不是一種福利,買房難、看病難、上學難已成為壓在納稅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與之相隨的是,貧富差距的擴大,社會治安狀況的惡化等。
我們的稅交到哪里去了?在上海一家報社工作的小吳,對每月要交1000多元的稅養(yǎng)活“腐敗分子”耿耿于懷。他認為我國行政成本過高,浪費嚴重,納稅人稅款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從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我國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近年來,我國公款吃喝一年2000億元,公車支出一年4000億元,公費出國考察一年2000億元……
哪個階層更痛苦
稅收面前,誰更痛苦?是靠工薪為生的城鎮(zhèn)低收入居民嗎?隨著稅基的加寬,個稅起征點的提高,他們的痛苦能減少多少?是農民兄弟嗎?廢止《農業(yè)稅條例》以后,每戶農民每年可以多得五六百元的收入。他們曾經的痛苦能永遠免除嗎?
是從業(yè)人員人數超過1.5億人,掌握或管理著10萬億元左右的資本,使用著全國半數以上的技術專利,直接或間接貢獻著全國近1/3稅收的新社會階層嗎?對富人的收稅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為富不稅”現(xiàn)象更是千夫所指。相關稅收監(jiān)管政策早在1994年就已開始,13年來,更是下發(fā)了10多項稅收征管制度和辦法。他們會不會更痛苦?
是被稱為“所謂仇富心理的替罪羊”的中產階層嗎?那些年收入10萬元到幾十萬的人群,當富人群體因為收入高度非規(guī)范化而逃避調控時,他們卻極有可能成為稅收調節(jié)的主要對象,成為調節(jié)利益關系的犧牲品。因為相對來說,以工資收入為主的中產階層的收入規(guī)范化程度是最高的,其個稅也是最容易征收的。在諸如不久的將來可能開征的物業(yè)稅、燃油稅等調控措施中,中產階層都可能首當其沖。而2006年,年收入12萬元以上者須自行申報個稅政策出臺,他們是不是更為痛苦?
茅于軾:工薪階層稅負最痛苦
經濟學家茅于軾認為,中國稅收一個突出的問題,是本應由政府負擔的一部分收稅成本也由納稅人負擔,這樣就造成稅務局加強稅收征管所花費的成本要納稅人出錢。舉例說,每個企業(yè)現(xiàn)在要買一個稅控機,這是稅務局要用的,但是現(xiàn)在卻要企業(yè)買,一個很簡單的東西要花幾千元。這等于叫你自己打自己耳光,這就是造成痛苦的原因。
還有,我們現(xiàn)在也沒有公布征稅的成本,比如香港就有公布,收了100元稅,征稅成本是12元,下一年是11元,這個數字要逐年降低。
另外,這些征繳上來的稅收被公權部門揮霍的現(xiàn)象同樣不容忽視。納稅人沒有權利去問這個稅干嗎用了。還有,就是納稅人跟稅務機關的不平等。對于稅務機關的不恰當行為,普通人沒有抵抗能力,一旦抗議就會給你穿小鞋。
同時,我國稅負的不合理也表現(xiàn)在工薪階層稅負重,富裕階層稅負輕。工薪階層是最主要的納稅源,因為他們所有的收入都在監(jiān)督之下。從個人所得稅的角度來說,其作用就是調節(jié)貧富差距的,現(xiàn)在1600元的起征點太低,起不到這個作用。
孫鋼:拿工薪階層說事是個誤區(qū)
財政部科研所孫鋼認為,現(xiàn)在普通百姓感受到的稅收還很淺薄。中國的稅絕大部分都來自企業(yè),但負擔實際上都是百姓的。比如買東西,東西的價格里都是含稅的,你每天只要花錢就等于向國家負擔了稅款,但由于我們實行的是價內稅,老百姓看不到稅的存在。在國外買東西,任何物品價格下都有一個稅。因而外國人稅收的感覺要比我們強得多。如果要痛苦,他們會感到更痛苦。
現(xiàn)在喜歡拿工薪族說事,這是個誤區(qū)。工薪這個概念是很寬泛的,里面有月入幾百元的,也有月入幾萬元的工薪族。這個差距很大,如果籠統(tǒng)地講工薪族是很難說的。工薪族按月發(fā)放工資,這個在個人所得稅里占的比例很高,國內外都一樣。
其實高薪者人數不多,但納的稅比低薪者多得多。像北京房地產商任志強,一年交個人所得稅200多萬。所以不能說高薪收入者方面稅收低繳了,問題出在其他方面。比如現(xiàn)在股市好,但我們對炒股贏利是不征稅的。我們的稅收體制還不完善,需要不斷完善。像對工資外收入的統(tǒng)計,如現(xiàn)在地稅的分區(qū)域管轄,北京的地稅局就管不了從北京去上海上課的人。
另外,我們現(xiàn)在在納稅宣傳方面還不夠,沒有富人納稅排行榜,很多富人納稅老百姓也不知道,而美國的總統(tǒng)納了多少稅是公開的。這方面應多作披露。稅收的調節(jié)作用也是有限的,它的主要職能還是組織收入,并不是有了收入就沒有貧富差距了,它只是一個相對的制約機制。
(摘自《南都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