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 道: 首頁|新聞|國 際·英文|財經|體育|娛樂|港 澳|臺 灣|華 人|留學生|IT|教 育|健 康|汽 車
房 產|電 訊 稿|視 頻·圖 片·論 壇|圖 片 網|華 文 教 育|廣 告|演 出|圖 片 庫|供 稿
■ 本頁位置:首頁新聞中心港澳新聞
站內檢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時代>:港人三代移民又回流 現在最自豪是中國人
2007年06月11日 10: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11日電 香港快回歸十周年,在一批批移民他鄉(xiāng)的港人中,當初由上海來港的馮家可謂見證了香港逾半世紀的興衰轉變。他們一家三代試過移民最終又回流,由過去害怕中國政府收回香港,至現在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據香港《文匯報》援引《時代周刊》文章,80歲的馮君偉(譯音)與81歲的李梅谷(譯音)在二戰(zhàn)時結婚,定居上海,1946年國共內戰(zhàn),兩夫妻遂被迫來港投靠馮君偉父母。他說:“當時這里沒人住。我離開上海時,上海是全球第五大城市,香港只是一幅農地!瘪T氏夫婦在港生了一女三子,可惜馮君偉的生意失敗,一家八口惟有住在牛頭角村不足200呎的單位,生活相當艱苦。

   二人的58歲長子馮懿卿回憶50年代的童年,當時香港人口迫爆,又缺乏完善的社會福利及教育制度,生活環(huán)境惡劣,窮人很多,大家掙扎求存,“所有人都想離開。我們當時可能是受到英國的政治宣傳影響,以致我們認為,中國不是我們的祖國,我們絕非中國的一部分”。

   馮懿卿是外國電影的發(fā)燒友,在中學畢業(yè)后便決心到海外深造,1970年他偕新婚妻子梁少娟到加拿大安大略的理工學院修讀電影制作,其后兩人在加國定居,馮懿卿在當地電視臺任監(jiān)制,35歲的女兒馮宣妮亦在此時出生。

  回流香港再創(chuàng)輝煌

   但隨著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環(huán)境有所改善,馮懿卿開始懷念以往的香江歲月,一家遂在70年代尾回流香港。馮懿卿回港后創(chuàng)辦了專發(fā)行外國影片的激光國際電影公司,妻女亦在公司擔任要職。而10年前97“大限”將至,馮君偉兩老曾于95年移民加國,但數年后又回流香港。馮氏一家如今在港安居樂業(yè),當中又以馮懿卿在港土生土長的27歲兒子David,對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最為驕傲,“我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其實都一樣。我對作為中國一部分真的很自豪。如今中國政府給予我們很大自由度。假如我們有東西未做好,也全因我們所致,與中國政府無關”。

[每 日 更 新]
- 中國赴日留學人員人數累計達到九十萬人
- 臺"陸委會"副主委:江陳會對兩岸關系具重要意義
- 大陸海協(xié)會副會長張銘清抵臺灣 參加學術研討會
- 國產新舟60支線飛機成功首航 飛行平穩(wěn)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當選阿塞拜疆總統(tǒng) 得票率為88.73%
- 九名中國工人在蘇丹遭綁架 大使館啟動應急機制
- 證監(jiān)會:城商行等三類企業(yè)暫停上市的說法不準確
關于我們】-新聞中心 】- 供稿服務】-圖片庫服務】-【資源合作-【留言反饋】-【招聘信息】-【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
有獎新聞線索:(010)68315046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依法必究。

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京ICP備05004340號]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