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10日電 臺灣東森新聞10日援引BBC中文網(wǎng)舒非的文章報道香港的殯葬文化稱,香港的墓地,跟香港人的房子一樣,最大的問題就是“擠”。該文作者更是以“香港死,大不易”結(jié)尾。
報道中說,每年清明香港人跟其它地方的中國人一樣會在這一天拜祭先人。熒幕所見,到公眾墓園去的路上,人真是多極了,人頭涌動,擠得滿滿的。香港的墓地,跟香港人的房子一樣,最大的問題就是“擠”。墳?zāi)古诺妹苈槁榈,一個緊挨另一個,每個連一米的寬度也沒有,之間的空間放不下一只腳印。
外地的朋友搖頭嘆說:太擠了!且慢,這已是香港去逝者埋骨所在地之中的“超級豪宅”了,因至少它們是獨立的。該文指出,香港絕大多數(shù)的逝者,都只能長眠在層層迭迭,像中藥店抽屜一樣排滿了一整片墻的骨灰龕中。那真是一大奇景--每個骨灰龕的空間大概就只三十公分立方,一個個這樣的盒子 一路排列到屋頂。
不過文章說,也不要以為香港人太刻薄死人,因為在私人設(shè)立的骨灰墓園中買下一個這樣的“細(xì)小單位”最少也得花上港幣三、四萬元,倘若位置較好價錢還要貴上好多。筆者有一親戚,多年前為年邁父母買了一對相連的“單位”,原來花了12萬,如今有人出價60萬要買。
特區(qū)政府也為逝者提供“公屋”--較便宜的公營骨灰龕,但供應(yīng)遠(yuǎn)遠(yuǎn)跟不上需求。清明節(jié)前幾天,報上說目前全香港公家靈灰位只有75個供應(yīng),但輪候的名單卻過萬!
報道稱,最為“艱巨”的是選址。香港地少人多,寸土寸金,而找土地來建骨灰龕更要難上一千倍。無論選址選在何處,附近的居民一定大力反對,除了集體抗議,又會促使當(dāng)?shù)氐膮^(qū)議員,甚至聯(lián)合政黨施壓。
文章說,人總會死。為了解決這個“死者無所居”的問題,特區(qū)政府曾經(jīng)鼓吹人們采用“海葬”或“山葬”(骨灰撒于山野)。本來都是很好的意念,但在中國人傳統(tǒng)的觀念中,“死無葬身之地”一直被視為是終極悲慘之事,特別以老人家為然,子孫縱有此意,也難以太拂逆長輩之意,因而在可見將來,“海葬”或“山葬”仍難成氣候。
該文最后說,外地朋友又問:那骨灰位輪候冊上的一萬多位先人“棲身”何處?答案是:大部分都暫時存放在港九各個殯儀館中,難以入土為安。所以說啊,"香港死,大不易"!
請 您 評 論 查看評論 進(jìn)入社區(qū)
本評論觀點只代表網(wǎng)友個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新聞網(wǎng)立場。
|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