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渠路10號地的競價,拉開了京城地產商角逐土地的大幕,在此期間,通州一地塊經80輪競價落槌,樓面地價僅低于周邊商品房售價1000元。
而在此之前,全國各地的土地競賽已然開始,4月7日,原溫州長運集團地塊以高達19607元/平米的樓面地價,成為2008年以來的新“地王”。
人們不應忘記,2006年底至2007年那輪瘋狂的“天價地”狂潮,正是此輪行業(yè)調整的源始,其引發(fā)的房價泡沫在2008年市場極度低迷中被深度擠壓,萬科等公司為此計提了多幅土地的減值準備,蘇寧環(huán)球寧愿損失訂金而堅持退掉了一幅上海的高價地,多家地產公司高管為高價拿地發(fā)出反思性言論。
然而言猶在耳,“天價地”又開始頻頻出現(xiàn)。
是什么讓房企有動力高價拿地?首先是對房價上漲或市場快速回暖的預期,甚至回到2007年那種狀態(tài),從市場層面來看,確實有些項目已經超過其在前兩年的售價水平,達到歷史高位;其次是資金充裕,前四月的“天量放貸”有部分流入了一些大型房企,加之銷售回款,去年緊張的房企很多現(xiàn)在都“不差錢”了,出手拿地是自然的事;此外,地價便宜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當前關于4萬億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能否持續(xù)仍在討論中,宏觀經濟走勢尚未明朗,房地產行業(yè)率先回暖是徹底反轉還是曇花一現(xiàn),業(yè)界也存爭議。進入5月,成交下跌、售價上漲也釋放出令人擔憂的信號:年初至今的“小陽春”能否持續(xù)?
在此背景下,房企扎堆拿地的熱度讓人不禁擔心,2007年的情境重現(xiàn),泡沫再生———事實上,公眾也仍未感到房價下跌了很多。因此對于微觀的房企來說,雖然復蘇時拿地是應有之義,但也一定要吸取教訓,認真地評估拿地的收益和風險,在做未來的房價預期時,把心態(tài)放平和一點。(張曉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