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有關(guān)渠道獲悉,我省明年的高考作文在體裁設定上,維持今年的做法,仍對詩歌說“不”。
今年6月7日,即全國高考第一天,“2008中國詩歌高峰年會暨獨立詩歌獎頒獎典禮”在廣州舉行,文學江湖上被稱為“梨花教主”的女詩人趙麗華獲獎。而當她登臺領(lǐng)獎時,卻聲明拒絕這一獎項,包括數(shù)萬元獎金及出國旅游的機會,以此抗議高考作文對現(xiàn)代詩歌設禁。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文化、教育界不少人,為詩歌列入高考寫作體裁范圍“鼓與呼”。
高考后,我省組織優(yōu)秀教師、學者和專家對高考進行總結(jié)反思,有人建議我省的高考作文對詩歌敞開大門,為學生們提供更為廣闊的才能展示平臺,一時間成為討論的焦點。經(jīng)過多輪討論,我省不敢貿(mào)然開“先河”,最終決定明年維持固有的高考作文命題體裁限制,在允許寫作的體裁中,仍然沒有詩歌。
對詩歌說“不”,我省專家是有理由的。他們稱,拒絕并不是因為詩歌本身是“禁區(qū)”,而是現(xiàn)階段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存在操作難度。高考閱卷強調(diào)認可度和有效性,對于語文學科60分的得分“大戶”作文題,如何保證賦分的公平、公正,是閱卷的關(guān)鍵,也是萬眾矚目的焦點。為了確保作文等主觀題賦分的公平,每年我省都會從全省各個高中抽調(diào)經(jīng)驗豐富的優(yōu)秀、骨干教師評閱。每一道主觀題,都至少由兩名教師打分,在一定的誤差值內(nèi)取評分的平均值,盡量減少其因主觀好惡而導致的誤差,以此保證相對“精確”的評分。
如今,中學生所寫的記敘、議論、抒情、說明諸文體,都只是文章學意義上的體裁,對其優(yōu)劣高下的評判有相對客觀并易于把握的標準,可是一旦寫成詩歌,便跨入文學意義上的寫作。而詩歌被公認為最個體性的寫作,對它的解讀同樣也是最個體性的解讀。同樣的一首詩歌,在一人看來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在另一人讀來卻可能“不知所云,一頭霧水”,評閱人的主觀喜好極大地左右了評分,這將給高考作文閱卷帶來了更大更多的難題。由此,高考作文對詩歌設禁也是理智的。
專家們還指出,高考作文對詩歌說“不”,并不代表高考說“不”,考生對詩歌的鑒賞能力是可以通過閱讀、語言應用題等來考查的。(記者趙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