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看似平常的一天,北京大學“未名四老”之一、98歲的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悄悄地與燕園永別了。據(jù)媒體報道,2007年,季老在新書《病榻雜記》中要求摘掉頭上的“國學大師”、“學術(shù)泰斗”和“國寶”3頂帽子。北大在發(fā)布消息時并沒有用社會和輿論曾賦予季羨林先生的“國學大師”的稱號,僅僅用了“資深教授”的說法!
季老為什么不喜歡“國學大師”的稱號?很多人以為這是一種自謙。其實,季羨林先生年少時問學于清華,師從學貫中西的陳寅恪等大師,產(chǎn)生了對梵文的興趣,隨后留學德國十年之久。“他的第一個學術(shù)成就的高峰,正是產(chǎn)生在這十年之間,奠定了他作為一代知名學者的基礎(chǔ)!
而說到這些,就不能不提到他當年在德國求學的經(jīng)歷。
老人早年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師從瓦爾德施密特先生。最初兩個學期,選修梵文的只有他一個外國學生。教授仍然照教不誤,而且備課充分,講解細致,威儀儼然,一絲不茍。二戰(zhàn)爆發(fā),瓦被征從軍。已經(jīng)退休的原印度講座教授西克雖已年逾八旬,毅然又走上講臺,教的依然是他一個中國學生。
“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過課,天已近黃昏,積雪白皚皚地擁滿十里長街。雪厚路滑,天空陰暗,地閃雪光,路上闃靜無人,我攙扶著老爺子,一步高,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沒有見過自己的祖父,現(xiàn)在我真覺得,我身邊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痹谶@段季老自己的回憶文字中,流淌著對恩師的厚愛、師道的至尊以及前輩的仰慕之情愫,當然,更深知“教授”二字的個中真諦。
季羨林先生不僅著術(shù)等身,而且效法自己的恩師,始終躬耕于三尺講壇,亦是桃李滿園。用學生的話說,他“愛我們這些已經(jīng)不年輕或年輕的學生。”
季老授課同樣兢兢業(yè)業(yè)。北大在解放后首次開梵文、巴利文班。5年中,季羨林和金克木先生從頭教到尾,沒有別的老師替換。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黃寶生的記憶里,季老每堂課都教得非常認真。后來,季老的名氣大了,社會活動多了,但始終堅持寫文章,即使各種事務(wù)纏身,也一直鐘情于學術(shù)。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的群體形象,世代為公眾所尊寵、仰慕。反思當下,人們很難接受、卻又不得不面對的是,個別本該恪守“ 師道”者,把學校當學店,把學生當消費者;術(shù)無專精,心有旁騖,指導(dǎo)數(shù)十個研究生,一年也難見一次面;為學術(shù)政績不惜造假、剽竊,斯文掃地;文人相輕,文人無行——師道之不復(fù),“恩師”又何存焉?
在大師稱號泛濫的今天,我更喜歡“資深教授季羨林”。相信,季老也會更喜歡這一稱號。對于他而言,不需要強加更多堂皇的冠冕,一“資深教授”足矣!劉效仁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