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長房觀眾服務區(qū),工作人員在整理故宮特色商品,僅有一套的云錦緙絲寢具(五件套)標價888888元。與30元一碗的面相比,這套云錦緙絲寢具才是真正的天價。
商業(yè)行為,請脫下偽善文化外衣
【事件】
位于故宮神武門向東200米處的東長房游客服務區(qū)日前正式成立,購物區(qū)已迎客。據(jù)悉,該區(qū)域的餐廳一碗面條定價為30元。故宮方面表示,這是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的價格。
(據(jù)《京華時報》-宋桂芳)
其實我本不關(guān)心故宮賣什么這類事情,市場經(jīng)濟嘛,景區(qū)的商品自然也是周瑜打黃蓋的道理。但是,看到故宮一碗面賣到30元,我還是忍不住想起2007年中國十大文化現(xiàn)象之一的“星巴克與故宮”話題。
30元一碗的面條,大約等于星巴克一份大杯的咖啡。如果2007年民意洶涌地不趕走星巴克誓不罷休,就是為了將咖啡換成面條,以顯示故宮文化的民族性與純粹性,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百感交集的誤會。
故宮就是故宮,小賣部就是小賣部,要么不開,既然開了,只要不是販賣不雅之物,基本上賣什么都差不多,就算再超凡脫俗,也需要找來換去的“阿堵物”。更重要的是,故宮的星巴克即便不和諧,它賣的基本還是全國統(tǒng)一價,童叟無欺,沒有占著故宮的文化氣息就把價格往上提;而我們的面條顯然聰明得很,就和機場的獨家專賣一樣,一沾染文化或壟斷的二氧化碳,就有了飆價的氧氣。
趕走星巴克的時候,我們用了很多堂皇的理由,最主要的是兩個:星巴克這個東西不登大雅之堂,還有它的咖啡在中國賣得忒貴。因此,把它留在“中國幾千年最輝煌文化的載體”故宮里,實在有辱斯文。
這些道理聽起來還真有些道理,姑妄信之。也正因為信了這些道理,如今,這30元一碗的故宮面,越發(fā)讓人難以下咽。一者,面條發(fā)軔于東漢初期,雖然是正宗國貨,卻也來自民間,即便在今天,請客吃面的似乎也不是很多,故此,按照當初衡量星巴克品味與檔次的標準來看,這面條也未必能PK得過咖啡;二者,既然嫌咖啡賣得貴,面條當賣得便宜才對,但30元一碗的故宮面,比之于全國統(tǒng)一價的咖啡,再看看成本,不僅是“天價”,而且貴得很不仗義,哪里還看得到什么“道德的血液”。按照“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的邏輯,當年的星巴克,一杯咖啡起碼可以賣上百塊錢吧。
我不喜歡星巴克,但比之于30元一碗的故宮面,后者更令人厭惡。起碼,當年的咖啡還保有幾許真誠:從沒有標榜自己多高雅,也沒有拿文化說事兒,更不會借勢亂漲價,還算規(guī)規(guī)矩矩地經(jīng)營。當年我就想,繁盛如斯的故宮,容納得了“長袍短褂”的鼻煙壺和“西裝革履”的自鳴鐘和諧相處,怎么偏偏見不得小賣部賣咖啡?今日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她是對面條情有獨鐘,非面條不可!這面條也很知趣,知道不以30元的高價配不上故宮的段位。只是公眾比較懵了,敢情這故宮離市場經(jīng)濟還不是一兩個光年的事情!
當然,故宮不會說話,需要有些人來表達她的聲音。從2007年的咖啡,到2009年的面條,也就兩年的時間而已。時代在進步,歷史在更迭,我們在故宮小賣部這件事上卻仿佛有種時空倒錯的感覺。文化的生命力來自于價值情懷,假裝很傳統(tǒng)未必保護得了傳統(tǒng),至于寄生或共生與文化領(lǐng)域的商業(yè)行為,還是還原其市場本意吧,不要自作多情與曖昧不清。我們趕走了故宮里的星巴克咖啡,于是30元一碗的面條來了,當年義憤填膺的人們,會不會偷偷臉紅不已?
“30元”符合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
同樣的商品,在不同場所,會有不同的價格,這是市場經(jīng)濟的常識
-江德斌
故宮一碗面賣30元的新聞迅速掀起軒然大波,不少人嘲諷故宮方面想錢想瘋了。一碗面條30元,如果在夜市排檔,那確實是貴得近乎敲詐,但在故宮這個有著特殊文化韻味的地方,30元真的貴嗎?
同樣的商品,在不同場所,會有不同的價格,這是市場經(jīng)濟的常識。譬如一瓶礦泉水,超市只賣一兩元;到了咖啡廳,就要賣三五元;到了五星級酒店,就賣十幾元,價格相差十數(shù)倍,不在于產(chǎn)品本身,在于消費的場所不同?Х葟d、五星級酒店的裝修檔次高,有著良好的氛圍,能給人物質(zhì)之外的精神愉悅,消費是一種文化和感受。
同理,幾百年的歷史滄桑和文化積淀,盡在故宮一覽之下,擁有如此高貴的背景,一碗面賣30元有什么奇怪的?
更何況,一碗面賣30元,吃不吃由游客自己決定,只要故宮方面不強買強賣,一切都無可非議。
我們常嘆息,一件國內(nèi)生產(chǎn)的服裝成本不過幾十元,出口到國外,打上名牌商標,立刻身價百倍。此處的增值部分,來源于名牌背后的文化積淀,不能單純用商品的生產(chǎn)成本核算。
同樣,故宮的旅游商品比一般商品高出的那部分價格,就依托于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也是不少游客甘心買單的原因所在。
壟斷造就故宮高價面
在故宮里,你連選擇的余地也沒有,想吃面?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就是壟斷經(jīng)營的好處,價格自己說了算,頂多掛個“文化”的牌子遮遮羞,這和石油巨頭拿煉油成本虧損說事的做法是“一樣一樣”的
-方小晶
在價格管制已很寬松的今天,拿個面價來說事,總有點小題大作之嫌。不過因為這碗面是在故宮里的,而且又被稱為“有文化”的面,所以還值得說兩句。
這碗面出現(xiàn)在故宮新開出的餐廳中,定價30元。故宮方面表示,這是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不知道這文化是指在故宮這個環(huán)境下,一碗普通的陽春面就有了不同的內(nèi)涵呢,還是這面本身就是拿著宮廷秘方所制,每根面都可以說出一個典故來。
如果是后者,大家都可以接受,畢竟這是碗“御面”,在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來碗皇帝吃的面,還是蠻有嚼頭的。怕就怕在這文化,只是面的“澆頭”,明明就是一碗陽春面,除了填飽肚子之外別無意味,硬生生套上了文化的名頭,一下子身價百倍,這不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嗎?
記得趙麗蓉和鞏漢林有個春晚小品,大家一定還有印象。講的是一家酒樓推宮廷宴,一盤涼拌蘿卜,號稱宮廷水蘿卜,賣80元,氣得趙麗蓉扮的慈禧打電話向物價局舉報了。擱現(xiàn)在,物價部門才不來管這個呢,人家酒樓有執(zhí)照,不偷稅漏稅,明碼標價不搞兩套標準,還有慈禧太后給你伴歌伴舞。覺得貴你盡可以不來捧場,找家小館子,8塊錢照樣吃得上這“宮廷水蘿卜”。
問題是在故宮里,你連選擇的余地也沒有,想吃面?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就是壟斷經(jīng)營的好處,價格自己說了算,頂多掛個“文化”的牌子遮遮羞,這和石油巨頭拿煉油成本虧損說事的做法是“一樣一樣”的。
機場過去也把一碗面賣上天價,現(xiàn)在一些機場悄悄地把價格調(diào)下來了,因為過去打得起“飛的”的,非富即貴,現(xiàn)在不同了,平民百姓也成了?停{(diào)整價格就是為了適應這一需要。況且機場逗留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就算你不吃這碗面,撐一撐也就過去了。只有故宮的面你沒得選擇,除非你愿意拿涼水就著面包頂一頓,好不容易來趟北京游次故宮,這么著真有點對不起胃了。
“文化面”有文化欺詐嫌疑
故宮可以開餐廳服務游客,但為高價格賦予所謂的“文化”理由,其可笑程度與小沈陽所賣的“蘇格蘭情調(diào)”有一拼
旅游景點生造典故,硬生文化;某些地方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過度詮釋,以提升本地文化底蘊……這些或許都可以歸為“文化欺詐”之列
-隱之
筆者覺得,在故宮內(nèi)開餐廳并不妥當,畢竟餐飲業(yè)太容易產(chǎn)生污染了,不利于故宮的保護。而且處于鬧市的故宮不開餐廳,對絕大多數(shù)游客來說也并非不可接受。即便退一步說,故宮可以開餐廳服務游客,但為高價格賦予所謂的“文化”理由,其可笑程度與小沈陽所賣的“蘇格蘭情調(diào)”有一拼。
小小一碗面條當中,能有多少“文化”因素?即便說,故宮確實是“有文化”的所在,有些人在故宮吃飯,可能確實會產(chǎn)生一點對歷史的感慨,比如可能想到滿漢全席的奢靡,但并不代表這樣的文化就能附加到一碗面條當中,更不代表可以拿出來賣高價錢。
攆走了有“文化對抗之嫌”的星巴克,又開始賣自己的“文化面條”,這生意經(jīng)確實精。但以所謂的文化理由,將面條賣到30元一碗,這很難說是正經(jīng)生意。故宮賣面,“文化”打鹵,這算不算是對文化的一種惡搞?
當然,時下這類做法并不少,故宮的“文化面條”只是其中的一例。旅游景點生造典故,硬生文化;某些地方對歷史人物和事件過度詮釋,以提升本地文化底蘊……這些或許都可以歸為“文化欺詐”之列。
欲加“文化費”何患無辭
不過,文化被故宮計入了面條的價格之中,但“文化佐料”是否真的被童叟無欺地加到了這碗面條里?食客又是否真的看到了這一碗碗面條上冒著的“文化熱氣”,并嘗出了別樣的“文化滋味”,恐怕還要打上個問號。假如僅僅因為在故宮吃面,便要交“文化費”的話,如此文化,倒更像是一件“欲收之費,何患無辭”的漂亮馬甲罷了
-吳江
同樣是一碗面條,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場合,的確可以被標上不同的價格。既然如此,30元一碗的價格究竟是高是低,還真是不能一概而論。
就以故宮餐廳這碗面條為例,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和世界遺產(chǎn)地,故宮顯然不能和街邊小店相提并論。更何況,且不說當年能進得了紫禁城的都是皇親國戚、非富即貴,即便是在故宮面向公眾開放的今天,要想進故宮開個眼界,旺季60元,淡季40元的票價,對于絕大多數(shù)公眾恐怕也不能忽略不計。既然古往今來故宮一向都非閑雜人等能隨便進入的地方,進了故宮的面條也抖擻精神,抬高身價,要說也無可厚非。
對此,故宮方面倒也相當坦誠,并不避諱,之所以要賣到30元,乃是綜合了文化、成本等因素而制定的。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文化這個重要性日益彰顯的事物當然沒有免費白送的道理。在有著豐富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故宮里吃面條,為別處享受不到的這份文化氛圍與獨特感受買單付費,也完全在理。事實上,沒有在這碗面條里放進遺產(chǎn)保護和環(huán)境污染等附加費,已經(jīng)算是對食客相當優(yōu)惠了。
不過,文化被故宮計入了面條的價格之中,但“文化佐料”是否真的被童叟無欺地加到了這碗面條里?食客又是否真的看到了這一碗碗面條上冒著的“文化熱氣”,并嘗出了別樣的“文化滋味”,恐怕還要打上個問號。假如僅僅因為在故宮吃面,便要交“文化費”的話,如此文化,倒更像是一件“欲收之費,何患無辭”的漂亮馬甲罷了。
當然,打著故宮旗號的文化面,畢竟沒有逼著每個游客都得來一碗,而是秉承了吃不吃自愿的文化原則,既然如此,不愿吃或是吃不起的大可以自帶干糧充饑,按照故宮餐廳的邏輯,這些干糧拿到故宮吃,還真是要升值不少,至少也憑空白吃了“文化”。至于故宮那碗文化面里是究竟賣的啥文化,咱也不必關(guān)心,誰吃誰知道。
來源:國際金融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