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與京劇
民間藝人進宮當差唱戲,雖說從咸豐年間就有,但是形成風(fēng)氣,卻是在慈禧執(zhí)政的同治年以后。慈禧五十大壽,召民間藝人進宮演出。此后,民間戲班入宮當差形成定制,直到庚子之變。慈禧回鑾之后,不再召整班,只選個別演員“內(nèi)廷供奉”。
演員進宮當差,不僅是一種榮耀,也能給演員帶來豐厚的賞賜。有一年譚鑫培進宮給慈禧太后唱戲賀壽,慈禧點了一出《戰(zhàn)太平》。慈禧聽戲有個習(xí)慣:一邊聽,一邊看著劇本對詞。譚鑫培的唱段里有句詞應(yīng)該是“大將難免陣上亡”。因為是慈禧太后的壽誕之日,“死”、“亡”之類的字眼不吉利,譚鑫培靈機一動,臨時將原詞改做“大將臨陣也風(fēng)光”。慈禧太后非常高興,賞銀五百兩,并封之為“御戲子”。老伶工孫菊仙在宮中當差十六年之久,由于善于辭令,能插科打諢令慈禧開心,所以常受封賞。能得到“老佛爺”的封賞,標志著伶人藝術(shù)水平到達了一種高度,由此,在外面登臺演戲和給大宅門唱堂會,出場費也就水漲船高了。以此為動力,京劇藝人對藝術(shù)的追求不斷精益求精。所以說,慈禧對京劇的喜好,刺激了京劇的繁榮,就如同她喜歡在花園里“遛遛腿兒”,刺激了園林藝術(shù)的發(fā)展一樣。
慈禧為了聽戲,很是舍得花錢。這也為戲劇藝術(shù)的發(fā)展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慈禧不僅要求戲樓規(guī)模宏大,演員的行頭道具也要特別講究,必須華美富麗。慈禧六十壽辰的光緒二十年,為置辦行頭、道具,一次花掉52萬兩白銀!
慈禧太后活了74年,執(zhí)掌朝政47年。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她一直在聽戲,聽得最多的是京劇《連營寨》。
《連營寨》原為河北梆子劇目,是一出武戲。講的是《三國演義》里的一段故事:關(guān)羽被殺、張飛被刺之后,劉備為給兄弟報仇,率領(lǐng)七十萬蜀軍征討東吳。東吳小將陸遜火燒聯(lián)營,大敗蜀軍。這是一出“喪戲”:先是劉備哭靈,全體蜀軍為關(guān)羽張飛穿孝,白盔白甲白旗號,接著是蜀軍吃敗仗,劉備逃回后一病不起,臨死前向諸葛亮托孤交代后事。這出戲由譚鑫培改編為以老生為主的京劇,由“火燒聯(lián)營”和“劉備托孤”組成。
為了好好地欣賞這出戲,慈禧太后特地命人到江南置辦了全新的白色行頭。光緒末年宮廷里唱戲用的桌圍、椅披、臺帳,蜀軍將士所穿的箭衣、開氅、坎肩,還有一面“常勝將軍趙”黑字方纛旗、八面斜囊旗、八面飛虎旗,都是白緞子勾金邊繡的黑色圖案,黑白分明、光彩奪目。這些戲衣和道具至今還完好地保存在故宮博物院里。
根據(jù)《清宮升平署檔案》記載,光緒三十四年六月十八日(公元1908年7月16日),《連營寨》在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首演。年逾花甲的譚鑫培扮演劉備,年屆三旬的楊小樓扮演趙子龍。慈禧太后坐在大戲樓對面的頤樂殿看戲?磥韮蓚主要演員唱的都很賣力,整個演出也很成功。慈禧一高興,賞銀二百六十四兩。第三天,也就是六月二十日(7月18日),譚、楊二人再演此戲,慈禧太后這一次賞銀三百零四兩?梢姶褥蠓浅M意。
七天之后,也就是六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第三次點演《連營寨》。六月二十六日就是光緒皇帝37歲的生日。在皇帝生日的前一天大演軍隊穿孝、皇帝駕崩的喪戲,慈禧太后這是故意促光緒早死,還是在考慮著什么事情?
更令人驚異的是,此后八月初六、初八、十六及九月十七,慈禧連著看了四次《連營寨》,十月初一慈禧太后又看了一次《連營寨》。這也是她最后一次看《連營寨》。十月初十是她的生日,從初七到十五,頤和園唱了九天大戲,但是演出的劇目中已經(jīng)沒有《連營寨》了。
十月二十一日(11月14日),光緒皇帝死于瀛臺。最新的考古發(fā)現(xiàn):光緒皇帝的遺體里存在大量的砷,說明光緒皇帝死于砷中毒。在慈禧太后掌控一切的時代,能致光緒皇帝死于非命的,除了她還能是誰呢?
光緒皇帝一死,慈禧在她生命的最后時刻,將光緒皇帝的侄子、三歲的溥儀扶上了皇位。一天以后,慈禧死于頤和園。
把前后幾件事情聯(lián)系起來看,這一切似乎是在慈禧的計劃中進行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慈禧的計劃一定是在觀看《連營寨》時形成的——《連營寨》給了慈禧某種啟示。
慈禧死后,她的侄女隆裕太后繼承了“老佛爺”的寶座。宣統(tǒng)三年二月初一辰初二刻(早上7時35分),京劇的鑼鼓點兒又在清朝宮廷里響了起來!镀桨踩缫狻贰ⅰ抖M宮》、《回龍閣》、《長坂坡》……一連13出戲,一直唱到酉初三刻(18時55分)。這一天僅僅是開始。
宗春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