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的名義,將人生的各種蠢事消解在一張白紙上
韓浩月
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新聞出版總署向全國人民發(fā)出號召,“關(guān)心災區(qū)孩子成長,捐贈優(yōu)秀少兒讀物”。它的意義不僅在于能夠撫慰災難帶給孩子的心靈傷痛,更在于可以給處在閱讀饑渴期的孩子們,帶去豐富的精神食糧,帶去睿智的心,帶去涵養(yǎng)和美好的未來。
一個人的童年和少年時期,是最適合閱讀的黃金時期。那時候整個心靈還處于大片空白狀態(tài),急切地需要“建設(shè)”,用知識為框架,以藝術(shù)為營養(yǎng),完成對人生、對生命和對世界最基本的認知積累。就閱讀樂趣而言,青少年的感受力最強,像海綿一樣,可以無限量地吸收各種信息。在這個時期讀一本書,勝過成年后讀十本書,而且,早期閱讀所形成的正確價值觀,會讓一個人的一生都不斷從中得到指引和激勵。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讀所帶來的感染力會越來越低。作為成年人,我們已經(jīng)在開始閱讀的同時,對讀到的內(nèi)容加以先入為主的分析和判斷,喪失了很多本質(zhì)的閱讀的快樂。
每個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時期,都有必要閱讀適量的圖書。閱讀帶來的美好記憶以及因此形成的閱讀習慣,會為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品質(zhì),帶來很大的促動作用。大文豪雨果說過,“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情況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這也是很多在閱讀上有著豐富經(jīng)歷的人,為什么可以淡看苦難、以豁達胸懷面對生活的原因。
英國哲學家、作家和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有句著名的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嚴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學者,皆成性格。”這句名言足可以印證多讀雜讀的好處。雜讀如雜食,可能味道不見得都好,但只有雜食,才可以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滋養(yǎng)一個人的性格,成就一個人的事業(yè),完整一個人的人生。
現(xiàn)在的城市孩子有了網(wǎng)絡(luò)、電視、游樂場等多種豐富的娛樂生活,閱讀對他們的吸引力在降低,這樣的狀況令人堪憂,如同麥當勞和果凍代替不了主食一樣,閱讀的比例在孩子們的精神生活中迫切需要得到提高。讀書不應被功利化或娛樂化,而應恢復它的食糧本質(zhì),為這個時代本就虛弱的精神提供有力支撐。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不少人,包括許多孩子,都提出了這樣的疑問:書還是我的精神食糧嗎?在出版同質(zhì)化、閱讀娛樂化、圖書成為一次性消費品的今天,這樣的疑問并非多余,它不僅拷問了我們對圖書和閱讀的態(tài)度,更是出了一道每個人都需要做的選擇題——那就是我們?nèi)绾卧谖镔|(zhì)和精神之間進行選擇。顯然,絕對的選擇是無法做出的,而閱讀卻可以起到平衡和調(diào)劑作用。讀書可以幫助我們解除困惑,但前提是,我們要讓書籍成為心靈的關(guān)愛者,而非成為欲望的滿足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