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以《辛德勒名單》為代表的一類影片是黑暗中的曙光的話,那么《南京!南京!》就是黑暗中的一道閃電,它可以照亮前行者的道路,也可以讓鬼魅現(xiàn)出原形。1937年冬天,日軍侵占南京城,所有惡劣的行徑被默許,有著兩千年歷史的古城頓時淪為人間地獄,30萬同胞慘遭殺戮。影片《南京!南京!》的創(chuàng)作者用嚴謹?shù)膭?chuàng)作態(tài)度再現(xiàn)了這段慘絕人寰的歷史,類似紀錄片式的黑白影像傳遞出沉郁厚重的歷史質(zhì)感:民眾被有計劃按步驟地成批虐殺、烤焦了的廢墟、隨處可見的尸體和恐懼的哀號,能同時看到彈道和落點的坦克炮擊、實打?qū)嵉母鞣N炸點,高仿真的道具和服飾……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盡可能在影像中呈現(xiàn)那個年代的真貌、營造黑云壓城的殘酷氣氛,是對歷史負責的第一步。
當然,《南京!南京!》創(chuàng)作者的抱負,不在于簡單地喚起人們對苦難的記憶。編導在思考,時隔72年后,如何將這段歷史的創(chuàng)傷表現(xiàn)得更加透徹?這是創(chuàng)作者要解決的難題,可以說,《南京!南京!》在這方面的努力,超越了以往所有同類題材的電影。觀眾從影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這個民族是靠什么來抵擋并穿越苦難的!
《南京!南京!》的創(chuàng)作者是在用更開闊的視野,更全面深邃的眼光審視歷史。這是一個與以往的歷史敘述不同的視角,簡言之,是用宏觀、全面的視角替代片面、單一的表達。具體到影片中,創(chuàng)作者既表現(xiàn)了中國人遭受的苦難又不忽略勇士的抵抗;既看到侵略者的兇殘又看到戰(zhàn)爭本身對所有人的殺傷力?嚯y與救贖、仇恨與撫慰、死亡與尊嚴,在對戰(zhàn)爭、人性進行深入的思索和剖析后,影片的立意也攀上了一個新的精神高度。
對人物性格復雜性的追求,是影片的一大亮點。這一點在唐先生和日本兵角川兩個人物身上體現(xiàn)得尤其明顯,他們是《南京!南京!》人物群像塑造中突破最大的兩個人,體現(xiàn)了導演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能力。唐先生作為拉貝先生的翻譯,本以為有拉貝的護翼,可以幸免于難,但在死神陰影逼近時,為了保全小家的安全,他出賣了躲藏在難民營中的士兵。即便如此,他的幻想也很快破滅,打擊接踵而來,小女兒被從高空擲下、美麗的小姨被凌辱致死,家庭的慘劇讓他幡然醒悟,心中的民族情感開始蘇醒,他選擇用血肉之軀迎接侵略者的子彈。導演不是臉譜化地表現(xiàn)這個小人物,而是對唐先生面對死亡的血性和坦然,也抱以尊重。其實,正是那個“污點”的存在,更讓人感到戰(zhàn)爭對人性的戕害。日本兵角川引發(fā)的爭議較大,批評者認為這個形象沒有典型性,導演花在他身上的筆墨是“美化日本兵”。確實,在以往中國銀幕上沒有出現(xiàn)過這樣的日本兵,過去的日本兵就是在“惡魔”和“蠢貨”之間搖擺,這難免給人留下簡單化處理的印象。作為一個藝術形象,《南京!南京!》中角川的塑造是成功的,因為他的性格發(fā)展、行為動作是符合邏輯的,不是突兀和懸空的。角川畢業(yè)于教會學校,敏感、多思,但戰(zhàn)爭楞是將這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變成了殺人機器。在經(jīng)歷了巷戰(zhàn)的恐懼、大規(guī)模殺戮,百合子被蹂躪致死后,特別是天使般美麗的姜老師為了保持自己的圣潔之身,要求他開槍時的堅強面容,擊打著他的靈魂。良心未泯的角川在放走兩個中國人后,選擇了自我毀滅,這個形象在藝術上是完整的,有說服力的,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日本普通人對侵華戰(zhàn)爭的反省,也深刻揭示了戰(zhàn)爭給加害者帶來的異化和痛苦。如果要讓世界認真思考南京大屠殺事件,把日本兵當作“人”來描述,效果才會更明顯。此外,一群面目或邪惡、或善良、或圣潔的人物在歷史的塵埃中浮現(xiàn):“德國好人”拉貝、從“商女不知亡國恨”的青樓女子,到證明了自己靈魂一樣高貴的小江、如花般美麗和凄婉凋零的唐小妹、寄托著民族希望的的小豆子,包括那個軍國主義機器中“堅硬的螺絲”伊田,他們都從不同的立場凝視和承受著戰(zhàn)爭的傷痛。特別是導演能夠直面加害者人性的復雜性,體現(xiàn)出中國藝術家在重新審視這段歷史時的理性態(tài)度和自信。
《南京!南京!》是一朵惡之花,也是一首閃耀著人性光輝的神曲。毫無疑問,那是一段黑暗的時間,但電影給我們帶來的并不是一味的絕望,也有刺破云層的霞光。影片展現(xiàn)了棄城、抵抗、屠殺、安全區(qū)生活、搜捕、生還的全過程,影片對人間地獄的描述是驚心動魄的,人的殘忍、作孽、背叛、瘋狂,人性中的惡暴露無遺。但就是在這樣的暗夜里,導演仍然不放棄對光亮的追逐:陸劍雄像鋼鐵般堅硬的意志;被狂風吹刮仍向上伸展,如蘆葦般柔弱和韌性的小江;用自己的行動最好地詮釋了生命的尊嚴與莊嚴的姜老師;而原野上小豆子燦爛的笑容,帶給人們的是希望之光……在這生死之地,在戰(zhàn)爭機器的碾壓下,仍然有人性的地火在蔓延,勇氣、力量、犧牲、希望,堅強的中國人以他們的鮮血和意志為薪,維護著這一脈地火。
同時,《南京!南京!》也是一部構思精巧的作品。敘事上是通過主人公的一次次“離去”來結構影片的。陸劍雄率領彈盡糧絕的士兵,勇敢地走向死亡;為了孩子和老人們能夠熬過嚴冬,是妓女小江舉起手,率先走向凌辱之地;唐先生把生的希望留給妻子和拉貝的隨從,自己微笑著向死神報到;姜老師用她羸弱的身子救回一個個生命后,步入天堂;角川把兩名中國幸存者送出南京城,舉槍自殺,向黑暗的生活決絕,他這一槍既是對戰(zhàn)爭的控訴,也是人性的復歸。像《南京!南京!》這樣既要有大屠殺場面的還原、歷史線索的鋪排,又要有人物刻畫的影片,傳統(tǒng)電影組織故事的方式已不適用。如果以單個人的視角來講述,那影片的格局就會顯得;如果光展現(xiàn)事件,那就無法進入人的靈魂層面。怎樣從“故事走向生命,從事件走向人性”,創(chuàng)作者必須找到一種全新的結構方式,陸川做到了,現(xiàn)在的敘事方式更像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的卷軸畫,隨著畫幅的徐徐展開,上一段落的人物完成了他的使命,然后把敘事任務傳遞給下一波人物,這樣既保持劇情的連貫性,又在有限的篇幅里盡最大可能地展現(xiàn)了歷史的容量,而且每一個段落之間保持著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主人公不斷的離去和留下的選擇中,編導也巧妙地搭起了影片的結構大梁。
在經(jīng)歷一次對中國民族形象的全新書寫后,《南京!南京!》也完成了一次中國電影的涅槃!拍攝《南京!南京!》并不是要激起仇恨,作為一個偉大的民族,我們銘記創(chuàng)痛,更渴望和全人類一道去追尋美好的明天,在一個和平、健康、進步的社會中,昂首前行!
(作者: 陸紹陽)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