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2個“世界讀書日”。這是書的節(jié)日,也是讀書人的節(jié)日。
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并呼吁:“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們,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chǎn)權!弊阅菚r以來,這個獨樹一幟、墨香洋溢的節(jié)日聲譽日隆,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和歡迎,其宗旨和意義也逐漸深入人心。以節(jié)日的形式,讓人們向那種健康、高尚、純粹的生活方式回歸,向那些為人類開拓了自由、豐富的精神世界的偉人致敬。這是真情的呼喚,這是深沉的緬懷。不論膚色,無分國別,人們在這個節(jié)日里表達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信心和希望。在這一世界潮流之中,我們的熱情也日趨高漲——多讀書、讀好書,正成為今天我們?nèi)鐣墓沧R與需求,一股股清新的讀書之風撲面而來。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書籍的發(fā)明和使用是一座巍峨的里程碑。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本書的鋪墊構成了人類向更高階段攀登的基礎。人類的閱讀史幾乎就是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史。書是人類精神財富的載體,人類的點滴進步和成果都在書籍里記錄、傳承并發(fā)揚光大。書是人類的記憶,告訴我們是誰、做了什么以及其中的榮辱得失。正因為書是人類歷史與文明的結(jié)晶,所以每一次焚書都是對人類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過,而那些焚書者也被人們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雖然野蠻的戰(zhàn)火可能一次次將書燒成灰燼,但那絲毫不曾毀滅人類對書的珍愛以及貯藏其間的永恒價值。讀書著書從來就是人類獲得智慧、傳遞文明的極為重要的方式。
作為千年文明古國,我們的偉大傳統(tǒng)之一就是以讀書為尊為貴!胺e財千萬,無過讀書。”讀書可以明理得道,可以修身養(yǎng)性。“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弊x書人在閱讀之中,“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種身心合一的閱讀歷程,賦予了讀書極為厚重的神圣性和愉悅性。讀書使我們思接千栽,縱橫萬里,窺天地之妙,得萬物之靈。文化的血脈、思想的精髓、國家的道統(tǒng)……都在讀書中綿延不絕,久傳于世。讀書的傳統(tǒng)早已沉淀在民族性格的深處。鑿壁偷光,懸梁刺股,囊螢映雪……一個個動人故事形象地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對讀書的酷愛。古人甚至有云:“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更可驚嘆者,我們的祖先曾設計出一整套完備而行之久遠的制度,讓讀書成為國人治國安邦的進階。讀書之興衰實與我們個體與民族的命運轉(zhuǎn)折息息相關,須臾不可分離。
當今時代,信息爆炸,潮涌而來,種種現(xiàn)代傳播媒體在拓展人們視野的同時,亦在擠占人們讀書的時間。尤令人關切者,社會浮躁之風、快餐文化等諸種不利因素,也阻礙了全民閱讀的展開與深入。近年來,一些社會調(diào)查所顯示的國民閱讀率的下降,正說明重申并弘揚讀書傳統(tǒng)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現(xiàn)代化建設比以往更倚重于知識的力量,更依靠于全民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茖W發(fā)展,以人為本。在全社會大力倡導讀書之風,提升國民的知識水平和自我學習、發(fā)展能力,特別是青少年,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興趣,讓讀書成為他們終身追求的“時尚”,十分有利于建設學習型社會和創(chuàng)新型社會,有利于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國家戰(zhàn)略。借助“世界讀書日”這樣的好形式,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利國利民,意義深遠。
“世界讀書日”只有一天,但它的意義在于使每一天都成為“讀書日”。身在熱愛讀書的國度,我們更應該在每一天享受讀書帶來的進步和樂趣。愿每一個人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