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傳奇的盲眼僧侶 Dom Perignon 第一次喝到他所釀制的香檳味道時,便說了這一句名言:“跟我一起來享受這飄飄欲仙的滋味吧!”
友說,白酒喝的是烈, 是爽, 是干脆,中國人在其它酒上沒有這樣的感覺吧;而葡萄酒喝的是感覺, 是意境。就像老外全家很隆重的點蠟燭, 鋪白桌布, 用銀餐具,可吃的也許就是幾只土豆。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前幾日,又聞國家質(zhì)檢總局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吉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新疆、寧夏、甘肅等12個省市、78家葡萄酒生產(chǎn)企業(yè)的78種產(chǎn)品,產(chǎn)品抽樣及格率為88.5%。其中河北、遼寧和吉林等78家企業(yè)共78種紅酒,達標(biāo)率僅85.5%;被列為有問題的產(chǎn)品,主要是含添加甜味劑和合成色素,違反發(fā)酵酒類的規(guī)定。
乍一聽,不懂得品,不懂得釀,國人之于葡萄酒似乎全然是門外漢。
這是一種誤解。
“彈湘紀之玉瑟,鼓帝子之云傲。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引南海之玻璃,酌涼州之蒲萄。……”蘇東坡在《老饕賦》中就有精辟見解,面對著精美的菜肴,聽著美妙的樂曲,欣賞著仙女們優(yōu)美的舞姿,還需要什么呢?要用珍貴的南海玻璃杯斟上萄萄美酒。
在蘇東坡看來,精美的菜肴、優(yōu)美的樂曲、仙女的舞姿,只有以萄萄美酒相配,才是真正的人生享受。蘇東坡對葡萄酒的評價之高:人間雙美在葡萄酒的意境中確實是高雅的。
而中國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更是可以追溯到盛唐,據(jù)《太平御覽》記載,唐太宗貞觀13年(640年),唐軍在李靖的率領(lǐng)下破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唐太宗從高昌國獲得馬乳葡萄種和葡萄酒法后,不僅在皇宮御苑里大種葡萄,還親自參與葡萄酒的釀制。釀成的葡萄酒不僅色澤很好,味道也很好,并兼有清酒與紅酒的風(fēng)味。
“詩仙”李白,對于葡萄酒更是鐘愛,他在《對酒》中寫道: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美酒、美人是李白身與魂的寄托。
李白喜歡葡萄酒,更迷戀葡萄酒,恨不得人生百年,天天都沉醉在葡萄酒里!断尻柛琛肪褪撬钠咸丫谱砀。“……,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遙看漢江鴨頭綠,恰以葡萄初酦醅。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筑糟丘臺!崩畎谆孟胫鴮⒁唤瓭h水都化為葡萄美酒,每天都喝它三百杯,一連喝它一百年,這是醉鬼的語言,還是神仙的點化感悟?
但到了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當(dāng)時的臨安雖繁華,但葡萄酒卻因為太原等葡萄產(chǎn)區(qū)已經(jīng)淪陷,顯得稀缺且名貴。陸游在《夜寒與客撓干柴取暖戲作》中寫道:“稿竹干薪隔歲求,正虞雪夜客相投。如傾瀲瀲蒲萄酒,似擁重重貂鼠裘。一睡策勛殊可喜,千金論價恐難酬。他時鐵馬榆關(guān)外,憶此猶當(dāng)笑不休!焙绕咸丫婆c穿貂鼠裘相提并論,可見當(dāng)時葡萄酒的名貴。
隨著葡萄酒的衰落,美酒、美人這種古人崇尚的極致情景兩忘、自成天趣的境界已變成了這個時代奢侈品。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謝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