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金融風暴仍在全球涌動、肆虐,五大洲許多國家深受其害。但時至今日,如何應對和化解這場空前巨災,國際社會也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現在,有一種意見是承認“資本貪欲無度”,但認為此乃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真正的起因與“禍首”并非“資本追逐最大利潤”,而是“監(jiān)控不嚴”,是美聯儲這一類“太上皇”監(jiān)控失職。監(jiān)控不嚴和失職,顯然是這場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但如果認為美聯儲是美國金融系統(tǒng)真正的“太上皇”,讓它背上“禍首”的罪名,似乎有點冤枉。
美聯儲相當于美國的中央銀行,但實際上是一個私人銀行家和大企業(yè)集團的組織,并不受政府控制。美聯儲所有的高層人員幾乎都是這些集團的首腦或其代理精英,美國政府從這些人中“任命”主席。其近兩任主席格林斯潘和伯南克以及現任財政部長保爾森都是這類人物。
表面上看來,美聯儲是銀行系統(tǒng)的“太上皇”。但皇上有“皇”。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最近承認,美聯儲“原本有權監(jiān)控”,“制止不負責任的放款行為”,但由于他錯誤地相信自由市場可以調節(jié)金融體系,無需政府加強監(jiān)督,所以沒有進行干預,犯了“局部錯誤”。
這顯然是蓄意開脫和誤導輿論。
其實,格林斯潘當年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格林斯潘無論是在金融運作的理念上還是切身利益上,同真正的“太上皇”基本上是處于“同一個戰(zhàn)壕”,是“互利性質”的某種關系。
現在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基本上也是格林斯潘同一類型的人物。
再說美國的三大評估機構(穆迪、標準普爾和惠譽),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美國最有權威、也是最可靠的金融管理組織,對之幾乎深信不疑。但最近揭露的大量材料表明,它們是真正“太上皇”的吹鼓手,一直在唱響“無毒美酒”的狂想曲。它們利欲熏心,為華爾街制造出的大量“有毒”債券貼上了安全的標簽。即使完全沒有信用資料,它們也必須創(chuàng)造出一個信用評估,使之美妙如花。業(yè)內精英如有任何質疑,很快就會被炒魷魚。連他們自己都感慨萬分地說:“我們不像是在進行職業(yè)的評級分析,而更像是在把自己的靈魂出售給魔鬼來換取金錢。”
5年來,三大評級機構的總收入都翻了一番,也坑苦了美國和各國的民眾與機構。
至于美國財政部及政府相關機構,從里根總統(tǒng)開始,共和黨政府就一直主張絕對的和不受約束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而且在全世界傾力推銷。所謂“華盛頓共識”就是在老布什時期制定的。因此,在理念上和政策主張方面,他們同銀行系統(tǒng)的“太上皇”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在金融創(chuàng)新和衍生產品等問題上,戰(zhàn)略目標一致,相輔相成,根本談不上什么嚴格監(jiān)控。
因此,要有效應對和化解目前這場金融危機,美國必須從根子上著手。
首先,美國政府必須行使真正“太上皇”的職能,不能再讓“大資本先生”繼續(xù)貪欲無度,更不能讓他們進行欺詐,要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和制約。
當然,這事確實難辦成。
美國政府向來都受制于那些銀行系統(tǒng)的“太上皇”,甚至要為他們效勞。但美國總統(tǒng)畢竟是民選的,而且有三權分立制度,此事并非完全不可能做到——至少可以試一試。
第二,美國必須放棄絕對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理念和相關政策。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市場經濟不可否定,金融衍生產品仍然需要發(fā)展,但有三個條件不可或缺:一是金融創(chuàng)新和衍生產品不能遠離實體經濟;二是不能超越核心資本允許的合理范圍;三是要受嚴格監(jiān)控和真正意義上的評估,要有必要的透明度。
第三,從全球角度看,必須調整和改變現行國際金融體制——特別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使之適應世界多極化的發(fā)展趨勢。
這中間有兩點特別重要。
一是話語權問題,F在一家或一兩家說了算的現象不應再繼續(xù)下去,應平等對話,共同決策。11月15日在華盛頓召開的20國峰會應開始逐步形成有效機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置于它和聯合國的管理之下。
二是貨幣問題。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和結算貨幣,其運作應有必要的透明度并受到嚴格的監(jiān)控。再不能像現在這樣,讓美國按自己的需要想增印多少就增印多少——這很容易轉嫁危機,或引發(fā)金融動蕩。
當然,這兩點美國一時恐怕難以接受,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形勢逼人啊!改制的大方向不可逆轉。
(王嵎生 本文作者曾為中國駐尼日利亞、哥倫比亞大使及中國前APEC高官,現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基金會研究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