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一日,中信泰富在香港復牌,股價沽壓沉重,跌幅逾四成半,一度跌至七點四六元,是一九九一年十月以來最低。中午收市報七元八角八仙,較停牌前一十四元五角二仙,下跌六元六角四仙,跌幅約百分之四十六。圖為主席榮智健二十日出席記者會情形。 中新社發(fā) 譚達明 攝
|
十月二十一日,中信泰富在香港復牌,股價沽壓沉重,跌幅逾四成半,一度跌至七點四六元,是一九九一年十月以來最低。中午收市報七元八角八仙,較停牌前一十四元五角二仙,下跌六元六角四仙,跌幅約百分之四十六。圖為主席榮智健二十日出席記者會情形。 中新社發(fā) 譚達明 攝
|
在本周突然曝光巨額外匯投資虧損之前,中信泰富(00267.HK)主席榮智健一直被外界認定為一個出色的商人。
在今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榮智健繼續(xù)入圍,名列第368位;在《2008胡潤強勢榜》中列首位,這已經(jīng)是他連續(xù)第六年高居榜首。
這一切,或許將隨著中信泰富的炒匯巨虧隨風而去。
中信泰富21日晚間突然發(fā)表聲明,承認初步沽售手上56.67%大昌行(01828.HK)的股份,然而業(yè)內(nèi)人士稱,按當天收盤價計算,該行動最多也不過套現(xiàn)8.86億港元,相對于尚未結賬的147億港元潛在虧損無疑是杯水車薪,卻暴露了中信泰富的銀根緊張狀況。
在財富損失的同時,外界對于中信泰富信息披露的質(zhì)疑將在很大程度上打擊榮智健這位商界領袖人物的權威。
昨天,港交所發(fā)言人向《第一財經(jīng)日報》證實,已經(jīng)有超過10宗針對中信泰富信息披露的投訴;而香港證監(jiān)會更是一早便發(fā)出公告,宣布將對中信泰富在此次外匯交易中的信息披露問題進行調(diào)查。
香港當?shù)孛襟w昨天披露,榮智健已經(jīng)赴京,希望尋求母公司中信集團的支持,其本人也很可能會因這一次失敗而失去在中信泰富的主席一職。
港交所前獨立董事、香港獨立股評人Webb仍然對榮智健及其管理團隊窮追猛打,通過多項證據(jù)來批評公司的信息披露行為,暗示公司存在故意緩報虧損事件,以及通過安排相關職員的辭職來掩飾榮智健之女、曾任中信泰富財務董事的榮明方的過錯。不過中信泰富方面已經(jīng)解釋,榮明方其實職位較低,因此雖然有責,但是并非主要責任人。
此次,或許是榮智健面臨的最為艱難的困境之一。
精明的商業(yè)技巧
榮智健自出掌中信泰富以來,一直是香港媒體的焦點。原因之一無疑是他的出身背景。
根據(jù)公開資料,榮智健于1986年加入中信旗下的中信香港,在當時其父好友、商界重要人物李嘉誠指引下成立了中信泰富。
榮智健的起步較穩(wěn),固然與其家族背景有關,但隨后他的成功卻完全得自于他精明的商業(yè)技巧和善于用人的管理模式。例如他在加入中信兩年左右,便巧妙地借用“借殼上市”的手法,成功收購了當時由港商曹光彪控制的泰富發(fā)展公司,并將“泰富發(fā)展”更名為“中信泰富有限公司”,注入中信的資產(chǎn),中信泰富由此誕生。
如果說成立中信泰富只是初試牛刀,隨后不久的“大昌行收購戰(zhàn)”則成為香港轟動一時的佳話,也由此奠定了榮智健的商界奇才地位。
當年大昌行是香港著名的一個貿(mào)易企業(yè),從貿(mào)易公司起家,后來涉及拆船、航運、汽車銷售等多項業(yè)務,是東南亞及香港市場最重要的華商貿(mào)易行之一,其控股公司為恒昌企業(yè)。恒昌的3位創(chuàng)辦股東均為香港早期的商界名人,即恒生銀行前董事長何善衡、何添及梁球琚。
恒昌當時資產(chǎn)值高達83億港元。在1991年,何善衡由于年邁,欲出售恒昌,于是由恒生銀行首任主席林炳炎家族牽頭,與鄭裕彤的周大福企業(yè)及現(xiàn)時北海集團主席徐展堂,合共以約56億港元向何善衡提出收購恒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