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時觀察:拯救大豆
我們中國是大豆的故鄉(xiāng),大豆也曾經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農產品,可是現在,中國大豆正在面臨著從未有過的一場危機,這場危機讓每一個種大豆的中國農民直接感受到來自國際市場的壓力。
199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大豆凈出口國;2000年中國大豆年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此后幾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額連續(xù)攀升;2005年中國進口大豆達到2650萬噸,這個數字是國內產量的1.6倍。
大豆進口量連年攀升,是因為國內大豆出現短缺嗎?并不是,在國內大豆主產區(qū)的黑龍江省,我們的記者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
國內大豆出現危機
8月21日,記者趕到了黑龍江省海倫市樂業(yè)鄉(xiāng)樂業(yè)村,李興芹大媽的家中,李大媽帶領記者,見到了她的家中儲存的去年收獲的大豆。
“這是在外面折騰到屋里,外頭折騰到上午,上午又折騰到外頭,外頭又下雨。”
為了儲存這些大豆,李大媽這十個月里花了大量的心思,為的就是讓這些大豆不出現問題。
“都焐了,紅眼了這豆子,那樣的東西根本就不要了,這個現在瞅著還行,這底下啥樣現在還不知道呢,這也是天天那么瞅,反正要是能保住,差一半擱到現在也得擱 現在還能賣嗎!
李大媽最擔心的就是怕儲存的時間過長,氣溫升高,大豆的質量出現霉變問題,這9000多斤的大豆是他們家里去年一年的全部收成,也是她全部的希望所在。
“一年就指著這點玩意,沒別的收入啊,你租這點地,就只這點糧食,這點糧食賣不上價,這一年不就完了嗎!
李大媽每天都要來看看大豆的儲存情況,由于儲存間的空間有限,無法裝下全部的大豆,部分大豆還要儲存在家里面,可是前兩天下雨屋子漏水,李大媽又添了一份鬧心事。
“折騰到炕上去了!
看到散落在地上的豆子,李大媽總會仔細的拾起,她不忍心看到這些辛辛苦苦保存下來的豆子就這樣白白的浪費,而在她所在樂業(yè)村,像她家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而一位大媽的家中儲存的大豆數量更多。
“200多袋就是3萬斤,這個是產價,這是幾年了已經,這是前年的!
記者了解到,樂業(yè)村80多戶村民去年種植的幾乎全部都是大豆,而今,這些堆積如山的大豆以各種形式,各種方法分別堆放在樂業(yè)村每家每戶的各個角落,村民都在為這些賣不出去的大豆發(fā)愁,那么,他們?yōu)槭裁床辉谌ツ晔斋@的時候就將這些大豆售出呢?
“豆子都打完了,價格就掉下去了,農民可以要賣了,價格下去了,你賣不賣?誰都想漲,漲的價格上不來,誰能賣?這點豆擱到現在!
那么,這些儲存到現在的大豆價格又會是多少呢?
“現在是1元1角3分,今天早上收的,還算高價,1塊1的,好的1塊1毛3,這個給你9毛5 我能賣嗎。”
記者:“咱們這豆怎么了?”
“這個豆咋的?沒咋的,不是拿你價嗎,這怎么不行了,都賣9毛5 我能賣嗎。”
李大媽為什么會對于9角5分的銷售價格感到無法接受呢?她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
“1元2都合不上,1塊2毛5以上的還行,你賣1塊2毛5,那是算最低的價,你現在1塊1你賣不賣,你賣不上1塊2毛5就不掙錢。”
李大媽告訴記者,她家去年一坰地產出4000多斤的大豆,而一坰地需要投入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農具等在內的成本在1500元錢左右,而其中一坰地是她家租種別人的土地,一年的租金就是2900元,這樣累積的成本大概是4300元,這樣算下來每斤大豆必須要賣到1元2角5分才會不賠本。
由于去年的大豆沒有銷售,李大媽家這一年來歉下了不少的外債,漏雨的房屋無法修繕,重病的在床的老伴也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
“將就過,對付過,就是對付過。”
再過一個月的時間,今年的大豆就要收獲,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收獲,李大媽的心理卻很矛盾。
“怎么不愁,新的豆子一上市,陳豆還是往下壓,陳豆賣不上新豆的價,新豆的價也起不來!
其實,賣不出去的遠不止是李大媽家的大豆,記者了解到,現在黑龍江當地大豆的價格在每噸2200元左右,比去年這會兒又低了550元,如果今年新大豆上市之前,市場價格還不能回升的話,黑龍江整個大豆主產區(qū)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
海倫市被譽為“優(yōu)質大豆之鄉(xiāng)”,記者在海倫市見到這里的田地里種植的絕大多數都是大豆,這也使得它成為這里的支柱產業(yè)。
“我們海倫市近50%的耕地用于大豆生產,全市409萬畝耕地有200萬畝大豆!
李書記告訴記者,由于地理優(yōu)勢,海倫市這幾年來已經形成了一個黑龍江省的主要大豆集散地,可是在這個原本應該非常繁忙的大豆交易時期,現在大豆市場確實內卻是冷冷清清,空無一人,這對去年全市的財政收入造成了直接的影響。
“每年農民減少1個億的收入,這是一筆帳;第二呢,就是財政收入減少,我們原來有三分之一的收入來源于大豆產業(yè),那么從去年,我們這個數字已經大幅度下降了,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或者說還不如,來源于大豆產業(yè)。”
那么,作為中國大豆的主要產區(qū),黑龍江全省今年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04年的10月份新豆上市到05年的7月末,這個期間,和05年新豆上市到今年7月末,鐵路運輸量同比減少了34個億!
據呂處長保守估計,去年黑龍江大豆總產的20%積壓在黑龍江農民手中,無論是呂處長還是李書記,這些都長年從事農業(yè)工作的專家,面對如今大豆的這種低迷情況,他們在焦急地同時,都感到自己無能為力。
“如果大連口岸有幾艘貨輪到貨大豆的話,那么我們的大豆市場馬上就反應,價格立刻上去,我認為我們現在跟國外的大豆沒有競爭的可能。”
他這種小生產和大市場,在對接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配套性,或者說假如一個省政府要解決黑龍江大豆的出路問題,好像是難度比較大的。
進口大豆“威脅”國內大豆
黑龍江大豆主產區(qū)的大豆賣不動,農民種植的熱情也開始銳減,今年全省大豆種植面積已經比2005年減少了25%,而明年大豆種植面積預計會比2005年還要減少40%左右,大幅下滑的還不僅僅是種植面積,前些年黑龍江當地曾經有過上百家以大豆為原料的油脂加工企業(yè),可目前能維持開工的只剩下四五家,這些企業(yè)和農民一樣,在面臨著進口大豆的沖擊。
記者見到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的總經理田仁禮時,他正在自己的工廠內與美國的一個大豆調查團交流情況。
“你美國一共才200萬農民,我100萬大豆就將使100萬農民失業(yè),你想對我們政府壓力有多大!
近年來,田仁禮每年要接待十幾撥這樣的來自美國的大豆團體,他很關注美國大豆的生產、價格情況,而作為農墾系統的一家下屬企業(yè),他所關心的不僅僅是自己企業(yè)的利益。
“我對美國大豆有想法,因為美國大豆是靠巨額的財政補貼進來的,而我們沒有補貼,這種競爭是不公平的,因為九三油脂從建廠那天起就是國有農場籌資建起來的,建這個廠的目的就是消化我們農場的大豆,后來我們擴大了以后,實際就是為了消化沿海的大豆,這是我們的主要目的,所以說現在農民的利益是跟我們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作為一家為農民服務的企業(yè),田仁禮相信自己的企業(yè)擁有世界先進的技術力量、設備力量,可是這家黑龍江本土發(fā)展起來的企業(yè),田仁禮現在面對的最大困境就是大豆的價格問題。
“我收購大豆,我一年的資金只能周轉兩次!
“那么一噸大豆一年需要支付的成本?”
“是70塊錢,如果我買美國大豆,我的財務成本一噸就20塊錢,這就差出50塊錢了!
黑龍江是大豆的產區(qū)但不是銷售區(qū),企業(yè)必須一次性儲備一個榨期的原料,這樣收購成本一噸就高出了50元左右。
“我在黑龍江產區(qū)收大豆,我面對的是千家萬戶的農民,這里頭需要包裝費用,裝車費用,卸車費用,場地租賃,人吃馬喂等等這些費用,我收一噸豆需要75塊錢,但是我要進口大豆,那么從船上到車間里面一噸20到25就夠了,這又差出50多塊錢。”
這樣在收購大豆過程和存儲大豆過程中,成本又高出了50元左右。
“我們市場的競爭起跑線在哪里呢?”
“在沿海這一線,或者是大連以遠,或者是山海關以遠,那么我們黑龍江省,把大豆也好,把大豆產品也好,運到大連和天津,平均運費價格是70塊錢,這70塊錢我們的市場是不承認的,那么我企業(yè)就是自己背的!
這三項合計算下來,九三油質的產品要進入國內市場,每噸大豆成本要比進口大豆增加170元,這使得田仁禮面對的競爭壓力非常的大。
“承受不起,就像我兩個跳水運動員,我肯定競爭不過來,這個負擔是非常重的。”
田仁禮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九三集團在黑龍江的企業(yè)每加工一噸黑龍江大豆,企業(yè)就會虧損200元左右。
“如果這個企業(yè)是我自己的,我絕對不會在黑龍江辦廠,因為黑龍江省的優(yōu)勢沒有 它實際上是產區(qū)有大豆,但是有大豆競爭不過進口大豆,那你就生存不下去。”
為了繼續(xù)生存,田仁禮只有控制生產,減少損失,前兩年又在大連、天津分別建了一個廠,用以反哺黑龍江的企業(yè),可是目前田仁禮還要面對跨國公司在中國大豆行業(yè)的低成本擴張,而今,中國完全獨資的,能與跨國公司抗衡的企業(yè)也只剩下九三油質一家了,于是有人稱田仁禮是“最后的守望者”,那么,田仁禮究竟還能守望多久呢?
“應該說我守望不了多久,因為這個巨大的壓力不是我一個企業(yè)能承擔得了的,人家要來收購你,我不愿意賣給他,但是,市場是不管你這個的,你想堅守你這塊領地 你是堅持不了的,因為你競爭不過這些跨國糧食,競爭不過并不是我企業(yè)本身的問題, 就是你的原料!
外資企業(yè)沖擊國內市場
事實上,大豆進口數量猛增的幕后推手,是那些進入國內大豆加工市場的外資企業(yè),記者了解了一下,目前國內60多家主要的大豆加工企業(yè)中大部分都有外資持股,而外資持股后他們更傾向于采購價格較低的進口大豆,他們靠規(guī)模逐漸控制了中國的大豆市場,相比之下,國內農戶和企業(yè)的力量比較分散,不足以影響大豆的市場價格。
“黑龍江是1800萬的農業(yè)人口,如果說從這個大豆種的種植業(yè)來涉及這個農民,要超過一千萬!
而這1000多萬長年依靠大豆為生的農民,由于客觀原因,很難改種其他的作物。
“海倫以北或者是我們一些個山區(qū)這個,半山區(qū)的這個縣市,他由于是坡耕地,那么只能是種植大豆,種植玉米或者水稻都是不適宜的!
既然種植大豆是唯一的選擇,那么今年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已經減少25%的事實,又意味著什么呢。
“就是說100萬噸大豆需要856萬畝土地來生產,就按黑龍江生產水平,就每一畝235斤,生產一百萬噸大豆需要856萬畝耕地,而黑龍江的能源人口人均占有耕地就是6.6畝,850萬除以6.6,就是130萬!
田仁禮告訴記者,現在黑龍江還有近200萬噸大豆積壓在豆農手中,這就是說還有至少260萬農民受到了直接的影響?墒2006年上半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同比增加了15%,達到了1400萬噸,預計全年進口將達到3000萬噸,可能是今年全國大豆總產量1500萬噸的2倍。
“全國這個大豆產業(yè)就是加工業(yè)這一塊,73%份額已經是外國獨資和合資企業(yè)了,實際上我們這個行業(yè)已經失去了話語權,被人家控制了,所以我覺得再有一兩年,整個大豆產業(yè)就不存在了,而且接至而來的我們中國大豆種植業(yè)就可能不存在了,退出歷史舞臺了,這個現象已經非常明顯了!
大豆除了是油料原料以外,也是飼料蛋白豆粕的來源,大豆產業(yè)的穩(wěn)定直接影響城鄉(xiāng)農副產品的價格穩(wěn)定。
“中國大豆產業(yè)衰退了,到時候我們再需要的時候買美國大豆他不賣給你,再去恢復我們這個很難了,所以這個時候,就不光是一個適應問題!
記者也注意到,國內大豆產業(yè)面臨的這場危機,已經引起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去年開始,國家發(fā)改委已經組織相關部門對大豆產業(yè)展開了多方調研,今年7月,按照國務院的批復,國家發(fā)改委決定,由中糧集團牽頭,由土畜進出口商會協辦,建立聯合采購機制,一場由眾多政府部門參與的拯救大豆行動正在展開。
半小時觀察: 誰來拯救中國大豆
史書上記載,中國人在黃帝時代就種植大豆,中國人種植的大豆曾經比全世界其他地區(qū)種植的總量還要多。但是,這個輝煌的歷史絲毫不能幫助中國農民緩解今天面臨的困境,種了幾千年大豆的中國農民好象再也駕馭不了大豆了。剛才節(jié)目里提到了,最近 10多年里,中國大豆產量由原來的世界第一,退居為繼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而且,自 1996 年開始,中國已經從傳統的大豆出口國轉變?yōu)榇蠖、豆粕和豆油全面進口的凈進口大國。
5年前,當中國將要加入 WTO 的時候,有不少人就指出過中國大豆面臨國外競爭的危險,現在發(fā)生的一切只是應驗了這一警告。
其實,WTO 只不過是一個誘因,中國農業(yè)生產投入少、生產力低下、競爭力差才是大豆不堪一擊的真正原因。業(yè)內人士指出,在中國,大豆生產并未得到像小麥、水稻和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那樣的重視和優(yōu)惠政策。因此,大豆生產的發(fā)展受到單產更高的小麥、水稻和玉米生產的沖擊,大豆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比重一直在下降。與此同時,中國對大豆的研究投入嚴重不足,大豆技術的推廣不力,全國玉米、水稻和小麥的品種已經更新了幾十次,但大豆主產區(qū)的許多農民仍在沿用幾十年前的老品種。
中國大豆成本高、出油率低,與低價優(yōu)質的進口大豆相比,經不起沖擊自然在情理之中。但中國的農民不知道這一切,也無法改變這一切,當外國大豆在中國勢不可擋時,他們只有吃驚和無奈。
只有把中國傳統農業(yè)注入現代化內涵,提高其競爭力,才能拯救中國的大豆,而要作到這一點,政府、科技工作者和農民都要想辦法,政府擁有豐富的政策、技術、資金資源,在拯救大豆過程中負有最主要的責任。(來源: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記者:姜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