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丝袜高跟秘书在线观看,热热久久超碰精品中文字幕,台湾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本頁位置: 首頁新聞中心經(jīng)濟新聞
    觀察:中石油為何“豪”收購,“吝”分紅
2009年05月26日 08:07 來源:新京報 發(fā)表評論  【字體:↑大 ↓小

  中國石油分紅創(chuàng)三年新低,2008年度每股分紅0.15元,回報率遠低于同期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

  5月24日中石油發(fā)布公告稱:其下屬子公司中國石油國際事業(yè)有限公司新加坡公司,與新加坡吉寶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吉寶油氣服務有限公司達成附生效條件的協(xié)議,將收購該公司所持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交易評估值超過10億美元。交易現(xiàn)金對價為每股6.25新元。按照中石油當日公告以5月22日的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近70億元。該筆款項將于交易完成時支付全款。

  但這只是初步的對價支付。若交易獲得中國監(jiān)管部門批準,實際成交———按照新加坡相關法律規(guī)定,將導致中石油對目標公司:新加坡石油公司其余股票的強制性要約收購。

  就是說,假如此項交易全過程完成,中石油還要強制性要約收購其余54.49%的股權份。按照慣例,這部分股票的收購,其支付對價至少要比目前初步成交價格高10%。屆時中石油需要拿出多少現(xiàn)金,現(xiàn)在還很難計算,但總額肯定會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新加坡石油公司雖是一家地區(qū)性能源公司,但新加坡煉油業(yè)務,在全球煉油產(chǎn)業(yè)鏈上獨樹一幟,是中東石油轉向太平洋(601099,股吧)諸石油消費大國的重要樞紐,戰(zhàn)略地位無可忽視。

  與以往中國石油國家戰(zhàn)略布局偏向在第三世界,或者如俄羅斯等地,直接收購油田資源不同,這次收購顯然具備了相當程度煉化能力的市場領先性。

  但這么大的收購,卻難以讓人心悅誠服地為中石油叫好。

  在這次收購中,中石油同意以每股6.25新元的價格買入目標公司的股票,相對于上周五目標公司股票5.04新元收盤價有24%的溢價,相對于目標公司股票6個月均價有120%的溢價。這似乎大有不計成本一口吃下去的氣勢。

  當然按照中石油目前在全球收購各種資源的手筆來看,按照中石油現(xiàn)在全球最高市值、亞洲最能賺錢的家底來看,即使最后收購的金額超過160億元人民幣,似乎也一樣能做成功。

  有例為證。2006年為了股改和重歸A股上市,中石油內(nèi)部資產(chǎn)整合和收購就花了60多億的成本。在海外,單是2007年收購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67%的股權,也花了近28億美元。這次收購戰(zhàn)略樞紐位置的煉油企業(yè),多花點錢,高點溢價,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但與這個戰(zhàn)略上的豪爽相比,中石油在國內(nèi)的摳門,卻使人很難理解它作為一個上市公司的表現(xiàn),更容易聯(lián)想到它靠著國內(nèi)市場的壟斷才做大的事實。

  上周五中石油也發(fā)布了一個公告,稱公司將實施2008年度A股分紅派息方案,向全體A股股東按每股人民幣0.14953元(含稅)派發(fā)2008年度之末期股息,是其近3年最低的一次分紅。

  中石油前3年,即2005年、2006年、2007年的分配股息數(shù)額分別是0.180325元、0.154699元(2005年和2006年為在港股的分配情況)、0.156859元。

  若按照10元左右的股價計算(中石油25日A股收盤價為13.10元),投資者的分紅回報率約為1%,而同期銀行一年期存款利息是2.25%。這意味著2008年一年,A股股東以損失三分之二投入的風險(2008年最高價為32元,年底收盤價為10.17元),只換來比銀行存款低50%的股息。

  2007年11月中石油登陸A股后,首次對A股股東分紅即引起爭議。相比于豐厚的海外分紅,A股股東卻無法分享到該公司“最賺錢”的成果。中石油在美國上市融資不過29億美元,上市4年海外分紅卻累積高達119億美元。

  表面上看中石油A股和H股的持有者都是股東,但是他們?yōu)橹惺透冻龅拇鷥r不一樣。中石油A股發(fā)行價是H股的十多倍(中石油2000年在港上市時每股1.27元港幣)。同股同權,真正成為“風中的承諾”。

  再加上壟斷國內(nèi)市場的中石油,在無法抹平對A股投資人不公平的同時,對作為消費者的A股股東也未必公平。

  即使這次新加坡的收購很好,從經(jīng)濟上和公司的經(jīng)營上來說都大大成功,但中石油更應該向股民說明,這對他們有什么實質(zhì)上的好處?在大手筆收購的同時,國人最期待的,其實是中石油何時能做到“內(nèi)外同權”。 阿西(上海 財經(jīng)評論人)

【編輯:高雪松

商訊 >>
直隸巴人的原貼:
我國實施高溫補貼政策已有年頭了,但是多地標準已數(shù)年未漲,高溫津貼落實遭遇尷尬。
${視頻圖片2010}
本網(wǎng)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wǎng)觀點。 刊用本網(wǎng)站稿件,務經(jīng)書面授權。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wǎng)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042-1]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