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房地產調控政策
和加息預期影響
4月中旬以來,滬深股市在經歷了半年多的振蕩整理后,開始加速破位下行。以4月15日高點計算,上證綜指從3181.66點一路下跌到5月17日的2559.93點,跌幅約20%。房地產股所占權重較大的深證成指跌幅更大。我國A股市場跌幅遠大于近期全球主要股市。
股市之弱在5月11日體現得尤為明顯。5月10日,歐盟通過了針對希臘債務危機的巨額援助方案,當天歐美股市紛紛大幅反彈,將此前的跌幅“吃”回大半。但第二天A股僅僅略有高開,很快又開始下跌,當天還創(chuàng)下了調整的新低。
市場為何會出現連續(xù)下跌?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多重因素導致股市的連續(xù)調整,但目前來看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對房地產的調控。因為這一輪經濟的復蘇和股市的復蘇,房地產的拉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市場對于房地產調控的底線和最終目標還不能準確把握。地產相關產業(yè)鏈市值占比很大,調控也會影響到人們對鋼鐵、水泥、銀行等相關行業(yè)的判斷。
“有投資者之前猜測,調控房地產會促使資金從樓市流向股市,從而促進股市上漲。我認為,不存在這種情況,因為一般而言兩個市場關聯(lián)度很大,而不是相互替代的‘蹺蹺板’關系!崩畲笙稣f。
此外,貨幣政策逐漸由過度寬松到適度寬松常態(tài)化回歸,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已3次上調,市場對于加息的預期也一直存在。在這樣的政策環(huán)境下,股市的流動性不免緊張。而境外市場的劇烈波動,對A股市場投資者也會產生心理層面的影響。
股指期貨,振蕩下跌的“放大器”?
4月16日推出的股指期貨,使A股市場有了做空機制。在股指期貨推出的第二個交易日,A股市場即出現大跌。此后,期指與現貨指數雙雙快速下跌。有投資者認為,股指期貨的推出是股市下跌的原因。
投資者李先生說,在市場形成下跌趨勢時,參與股指期貨的人可以開股指期貨的空倉,等待股指下跌后平倉獲利,甚至不排除有人通過拋售所持股票促使股指下跌的可能。這相當于股指在下跌時,又被一股力量推了一把,速度肯定會更快了。
事實上,推出股指期貨后,股市出現下跌,在海外市場上早有先例。統(tǒng)計顯示,海外主要市場的股指期貨上市前后,大多形成了股票現貨市場的中期頭部。美國股市在股指期貨上市之后的幾個交易日開始下跌,歐洲一些市場在股指期貨上市當日即見頂。亞洲一些市場上也在推出股指期貨后不久形成了頭部。不過,從海外市場的長期運行情況看,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避險工具,并不能對股票現貨市場的長期趨勢形成實質性影響。海外市場的這種“先漲后跌”現象,與市場的“羊群效應”和投機氛圍有關。
芝加哥期權交易所總經理鄭學勤說,股指期貨的主要功能并不像許多人所說的,是為投資者提供了股市下跌也可以贏錢的機會。它的主要功能是為投資者提供了尋求保護的工具。有了這樣的市場,投資者就不必通過拋售股票來避免可能出現的虧損。他認為,目前我國市場的股指期貨交易,無論就交易量、持倉量和參與者而言,都只能說是建立起了一個市場的骨架。它還達不到對股市起實質性影響的規(guī)模。
市場人士分析,股指期貨上市以來,雖然成交金額看起來很大,但考慮到保證金交易和T+0交易的特點,這樣的成交金額是被放大了。實際上,目前股指期貨市場僅兩萬左右的參與者,幾百億元的保證金,與A股市值20多萬億元的總市值相比,還微不足道。所以,如果認為股指期貨是股市下跌的主因,就相當于“螞蟻絆倒大象”,股指期貨的市場能力基本上不可能主導這波長時間大幅度的下跌。當然,這次下跌也提醒人們,如何加強對做空交易的監(jiān)管,進一步完善股指期貨的相關制度。
真正的“市場底”,何時會出現?
經過這一輪下跌,市場是否已見底?
中信證券研究員卻峰表示,短期內市場有個“業(yè)績底”和“估值底”。據他們測算,即使以最悲觀的預期來看,2010年凈利潤同比增速下調至15.8%左右,按動態(tài)市盈率下調至15倍,對應上證指數也在2410點左右。不過,他也認為,估值的底往往是事后判斷,真正的“市場底”何時會出現仍取決于市場預期和經濟預期的變化。
就政策面的預期,中信建投分析師劉獻軍認為,4月份經濟數據尤其是居民消費指數(CPI)數據公布后,有兩個現象值得投資者注意,一是CPI雖然創(chuàng)新高,但其幅度低于大多數人的預期,二是在CPI數據公布后,市場上關于加息的聲音反而大大減少了。這至少能說明,在結構性的通脹數據下,經濟局面將更加復雜,此時央行對使用加息手段將更為慎重。
李大霄說,股市下跌,從根本上說是整個市場資金出現失衡。股市中總是有錢要進來,也有錢要流走,但流走的快過流入的。在這個問題上,如果有關方面能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大股東能夠進一步增持,社;、保險基金、公募基金提高入市比例等等,多方開拓市場資金來源,使得融資速度和引資速度相匹配,就更有利于市場的穩(wěn)定。
參與互動(0) | 【編輯:林偉】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