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消息,因油門踏板問題,自本月28日起,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將按照相關要求,召回2009年3月19日至2010年1月25日生產(chǎn)的75552輛RAV4車輛。基于同樣的原因,豐田已在美國、歐洲進行了召回,召回總量逾800萬輛,已超過豐田2009年781萬輛的全球總銷量。 中新社發(fā) 吳芒子 攝
中新網(wǎng)2月5日電 (陳鑫)由于油門踏板故障,豐田公司1月30日宣布,將在歐洲召回大約180萬輛汽車,加上此前在美國、加拿大等地召回的汽車,豐田此次召回的汽車數(shù)量已達770萬輛。而2009年前10個月,豐田已經(jīng)在全球召回了9次,涉及車輛達625萬余輛。此次大舉召回對豐田公司造成了巨額的損失,也對豐田品牌產(chǎn)生了不可預估的信譽損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踏板門”將耗資135億元
豐田汽車公司常務董事伊地知隆彥4日在東京對媒體說,豐田公司處理從美國等市場召回的問題車相關費用約1700億日元至1800億日元(約合135億人民幣)。
伊地知隆彥當天說,費用支出其中,1000億日元用于召回問題車所需維修、更換等費用,其余800億日元為召回事件導致的銷量下滑等損失。而日本國內(nèi)出現(xiàn)的新款混合動力車普銳斯剎車不靈的問題,還未計算在內(nèi)。
不過,由于豐田公司在美國工廠從2月1日起停止生產(chǎn)8款汽車,加上其他召回所需支出,2009財年第四季度即今年1月至3月盈利將受影響。東海東京證券汽車產(chǎn)業(yè)分析師加藤衛(wèi)(音)說,如果普銳斯“剎車門”也演變?yōu)椤疤ぐ彘T”那樣的召回事件,豐田在這些重要市場的銷量將受到嚴重沖擊。
普銳斯是豐田公司去年熱銷的新型油電混合動力車。但眼下已有大約180起來自日本和美國客戶的投訴。這些客戶所駕普銳斯車在顛簸或濕滑路面行駛時,剎車會出現(xiàn)臨時失靈。
股價大縮水
豐田召回事件公布后,對投資者信心造成沉重打擊,豐田汽車本周一下跌1.2%至3450日元,而從1月21日以來,該股累計下挫約17%。
2日,豐田宣布恢復美國停產(chǎn)生產(chǎn)線并公布踏板維修方案,股價當日在東京股市止跌回升,上揚4.5%。部分投資者認為,這部分得益于日元貶值。豐田前7個交易日股價連續(xù)下跌共計18%,市值縮水超過200億美元。
停產(chǎn)停售損失巨大
豐田上周決定暫停銷售其在美國和加拿大銷售的八款車型,包括在美國十分暢銷的凱美瑞,而這八款車型占豐田2009年美國總銷售的57%。同時豐田在北美的5家工廠也宣布從2月1日起暫停生產(chǎn)這些車,停產(chǎn)將持續(xù)1周左右。
德意志銀行汽車業(yè)分析師庫爾特•桑格預計,在美國停產(chǎn)一周將令豐田損失400億-450億日元(合4.46億-5.02億美元)。桑格說,難確定的是,銷售下滑幅度會有多大。由于承受著削減成本的巨大壓力,公司越來越多地采用共用生產(chǎn)平臺的做法,因此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會很嚴重。
豐田汽車間接損失不可預計
與此同時,美國汽車業(yè)分析人士表示,召回事件給豐田在美國市場造成的間接損失不可低估。
美國汽車業(yè)分析人士指出,召回事件給豐田帶來的損失不僅包括修復油門踏板的直接費用以及豐田今后的促銷讓利,還包括聲譽上的損失以及相應的官司費用。為挽回從美國召回230萬輛汽車的市場損失,豐田已對在美銷售的無問題車輛實行銷售優(yōu)惠。此外,分析人士認為,豐田恢復其名譽的努力在短期內(nèi)難以見效。
日本《東京新聞》說,日本制造業(yè)向來以高品質(zhì)著稱,豐田的信譽受損,甚至可能摧毀日本制造業(yè)的信心!度毡窘(jīng)濟新聞》認為,日本汽車制造業(yè)的“品質(zhì)神話”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上。
通用、福特趁機大促銷 搶占市場份額
隨著豐田在北美市場大規(guī)模召回汽車,美國兩大汽車企業(yè)——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卻大張旗鼓推出針對豐田潛在客戶的促銷行動。
據(jù)悉,通用汽車公司1月27日表示,該公司將支付豐田車主高達1000美元,或提供無息貸款,以轉換成通用的汽車或卡車。通用汽車的促銷從1月27日開始,并將持續(xù)到2月。福特汽車也表示,將為原先購買或租借豐田汽車公司轎車的新客戶提供1000美元現(xiàn)金,以爭取豐田等其它汽車品牌的顧客。
個人消費者網(wǎng)站Edmunds.com稱,有意購買豐田牌汽車的消費者已經(jīng)有所減少。分析師預測,豐田汽車1月份在美國市場上所占份額可能下降至14.7%,創(chuàng)下自2006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隨著豐田汽車找回規(guī)模不斷擴大,豐田的競爭對手開始“落井下石”,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大眾和現(xiàn)代計劃推出銷售優(yōu)惠方案希望借此機會搶占市場份額。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